2017-08-17 不见神鹿见黄羊
也是从传说开始,也是以神话命名。“相传古时天庭有只神鹿,因偷衔仙果撒于人间而被坠入东海,遂成块状鹿形的孤岛,故名大鹿岛。”导游的解说词几乎千篇一律,但问到命名为大鹿岛是否还有小鹿岛,有导游说,大鹿岛之外的确有更小的小鹿岛,而另有导游则说,大鹿岛之外有小鹿岛,小鹿岛之外还有个中鹿岛。于是,传说又变成了另一个版本:晋代郭璞为温州造城,有三只白鹿绕城数周而去,上八洞大仙吕洞宾特意找了三只梅花鹿,可温州是白鹿城,吕洞宾一看不对劲,趁三只鹿没提防,都给推下海去,于是,梅花鹿变成了耸立在碧波上的三个小岛。
天庭神鹿,看来也是集体偷衔鲜果,集体被坠入东海。而当这带有惩罚意义的传说演变成2平方公里的小岛,变成79个自然生态景点,传奇色彩似乎也都变成了现实之一种,据说大鹿岛一直以来就是荒岛,岛上既没有常住居民,也没有植被覆盖,就以孤悬的方式静卧在东海之上。1963年的时候,一批知识青年相应号召,怀着绿化祖国的壮志,踏上了大鹿岛,他们风餐露宿,坡荆斩石,挑水植树,克服了许多困难,奋斗了二十多个春秋,终于使海岛遍洒绿荫,使荒岛变成了绿洲。
这是人定胜天的生动注解,也是大鹿岛第一次人为化而挣脱了神话传说的惩罚色彩,现在,大鹿岛上有林地2258亩、100多种中草药、6532立方的森林蓄积量,85.7%的森林覆盖率,使大鹿岛成为一个冬暖夏凉、空气清新、负氧离子丰富的天然氧吧。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目前岛上有10多种数千羽的鸟类,70多种昆虫;斑鸠、黄莺、雀鹰等成群出现,使得大鹿岛成为唯一的海岛森林公园。现在,行走在大鹿岛上,还可以见到放养的野生黄羊,它们或出没于林间,或昂立于岩头,构成了大鹿岛最生动的一副自然景观。
不见神鹿见黄羊,第一次的人为化改造对于大鹿岛来说,却是一种自然的再造。而第二次人为化看起来更像是一种雕琢,从1985年起,中国美院教授洪世清几上大鹿岛,致力于“大地艺术”的开拓,他以石赋形,以海生动物为题材,完成了秦汉风格岩雕近百座,完成摩崖十六处。在岛上的八仙过海处,海岸由于受到海浪的侵蚀,岩石柱状节理异常发育,岩石被切割成柱状排列,海蚀洞穴到处可见,形成数以千个形态逼真、场面壮观的阵列,如佛龛一般,很是形象。但是在这些海蚀的“佛龛”边,却又有许多雕琢而成的鳄鱼、鱼等石雕;而在龙门石刻处,沿大鹿岛蟹山向西延伸的山脊突出中断,形成的一道天然石门,海浪通过,犹如游龙,因而命名为“龙门”,但是在这里,却有20多件岩雕作品,除了摩崖石刻之外,更是有螃蟹、发财龟、黄鱼、鲤鱼等石雕作品。其实这种雕琢在某种意义上却是去自然化,好好的一块自然岩石,却硬生生按上了眼睛,硬生生凿出了龟壳纹路,人工痕迹太过明显,反而扼杀了其天然性和游客的想象力。
龙游洞、索桥风月、八仙过海、五百罗汉、寿星岩、渔翁老洞、乱石穿空、千佛龛,这是大鹿岛上的八大景观,从命名来看,都具有某种想象力,其实这一座浑然天成的孤岛,本身就可以激发想象力,但是正如人工化的雕刻一样,开发成4A级景区在某种程度上也破坏了它的自然性,小岛为适应游客需求建造了餐厅和宾馆,数量不多本无可厚非,但是在那餐厅边却又建造了酒吧,沙滩边还开辟了露天篝火晚会场所,生生地破坏了自然景观,更难以接受的是,不知什么原因,那露天篝火晚会场所废圮已久,桌凳横七竖八摆放在那里。
“海上桃园别有天 此间小住亦神仙”,这是大鹿岛官方的宣传语,不管是被天庭谪贬人间的大鹿和小鹿,还是吕洞宾推向人间的大鹿中鹿和小鹿一家三口,在这个不见神鹿见黄羊的小岛上,去自然化的人工痕迹在抑制了想象力的同时,也让传说远去,让神话湮没。
![]() |
![]() |
![]() |
岩石耸立 |
![]() |
像极了海龟蛋 |
![]() |
![]() |
![]() |
![]() |
![]() |
![]() |
![]() |
自然侵蚀 |
![]() |
![]() |
![]() |
![]() |
![]() |
![]() |
![]() |
人工雕琢 |
![]() |
![]() |
石刻 |
![]() |
![]() |
![]() |
如何面朝大海 |
![]() |
曾经的战壕? |
|
黄羊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69]
思前: 石夫人:海上人归会有时
顾后: 是硐非硐适成仙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