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地下室的怪物》:当恐惧成为一种诱惑

20220629-0.png

跌倒,回头,起身,女孩终于再一次走下楼梯,再一次进入地下室,最后消失在黑暗之中。“再一次”的发生,是总结教训之后的勇敢面对,还是命运在重复发生里的鲁莽冒险?杨·史云梅耶似乎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局,在门一直开着的世界里,在从看得见到看不见的黑暗中,小女孩到底要经历什么,是获得还是最终的失去?

对于这一疑问,似乎第一次的经历可以给出一些线索:从楼梯向下,进入到地下室,女孩手上拎着一只篮子,篮子里最醒目的东西便是一把标着27号的钥匙,显然,小女孩的这次行动是一次执行过程:她要到地下室的27号房间去拿一些东西。目的明确,任务明确,方向明确,第一次对于小女孩来说,并不是向一种恐惧挑战,或者说,她所执行的任务是她明显出于被动状态,因为她对黑暗的地下室一无所知。这就有了关于最后问题的第一层答案:她第一次没有以主动的方式挑战地下室弥漫的恐怖气氛,但是当她的任务没有完成,她第二次显然还是奔着第一个没有完成的任务而去,只是,这个第二次对任务的执行,外加了一种诱惑性的原因:她想结束第一次的失败,凭借自己的勇敢再去尝试。

如果她第二次的计划是让自己激发更多勇气去尝试,那么这很可能不是真正的勇敢,而是一种鲁莽。还是从第一次的失败说起。在女孩挎着篮子走下楼梯的时候,她显然感到的是不安,因为从楼梯到地下室,就是从光明进入黑暗,就是从已知走向未知。在可见部分,她所遇到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从下面往上走的人,他和女孩形成的是一种相对运动,当那个人一步步走上来,至少给了女孩消除不安的提示:下面或者根本没有什么令人害怕的东西,因为有人已经平安地走出来——史云梅耶在鞋子和鞋子、脚和脚、脸和脸的平行蒙太奇中,制造了一种向上和向下、出来和进去的平等性,这也就意味着地下室的黑暗不是真正藏着恐惧的东西。小女孩遇到的第二个人是正在擦洗地板的妇人,在女孩经过她身边的时候,小心翼翼的她显然还是有些不安,但是妇人朝她看的时候,有一个点头的动作,像是长辈的关心,点头表达的是认可,也就是在暗示小女孩走到地下室是可行的。

在楼梯上遇到的两个人显然让小女孩有了对地下室初步印象,它是平安的,它是可行的,它消除了小女孩的不安甚至害怕。所以小女孩开始义无反顾走向了地下室,在“进入”这个行为发生之后,她打开了手电筒,沿着不同门牌的房间向前寻找27号,这也是一个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方向明确的行动。而在地下室里,她也的确感受到了一些诡异和神秘,水龙头的水一直在滴,灰色的墙似乎有些开裂,一只黑猫出现在面前,之后她看见了穿着囚衣漱口的男人,看到了用煤块当被子的男人,用鸡蛋和煤的女人,他们在不同的房间里,就像在各自的家里一样,房间和过道,小女孩和他们隔着一段距离,这些人当然没有对女孩造成威胁,甚至他们还是友好的,那个妇人就将烤好的“煤饼”送给她。最后小女孩来到了27号房间,打开了那个木箱子,然后将里面的土豆往篮子里放。

导演: 杨·史云梅耶
编剧: 杨·史云梅耶 / Josef Kolber
主演: Monika Belo-Cabanová / 奥莉加·弗龙斯卡 / Aleksandr Letko
类型: 动画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
语言: 捷克语
片长: 15 分钟
又名: 去地牢 / Down to the Cellar

这就是小女孩来地下室的任务:把土豆用篮子拿到上面去。这个任务看上去没有危险,似乎也很简单,在消除了不安和害怕之后,小女孩即将拿着装满土豆的篮子回到上面。但是土豆却从篮子里消失了,她盯着土豆,才发现是土豆自己跑回了木箱子里,她于是再次将土豆放进篮子,篮子里的土豆又跑回了箱子,几次反复之后,小女孩用两只手终于把土豆装进了篮子,但是当她拿着篮子走出地下室,不小心在楼梯上摔了一跤,起身一看土豆又集体跑掉了,它们在通向地下室的那道黑暗之门处消失。任务失败,小女孩再次起身,她开始第二次走进地下室,当她也从门那边消失,看起来是向恐惧进行挑战的勇敢,实际上变成了闯进黑暗的鲁莽——走在前面的是她,跟在后面的是猫,一种前后的秩序已经彰显了危险的到来,黑猫不是引导者,而是把守者,尾随小女孩,就是最后把小女孩关进了黑暗里,里面发生的一起将是真正的恐怖。

所以小女孩的闯入变成了一种鲁莽,从勇敢到鲁莽,黑暗中的地下室到底启示了什么?地下室的怪物到底是什么?楼梯楼向上的人、擦洗地板的妇人,造成的启示是一种假象,而当小女孩真正进入地下室,那个和“煤”而睡的男人,将鸡蛋揉进煤里的女人,更是给小女孩造成了错觉,仿佛那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仿佛他们就是小女孩在地下室的邻居。实际上,他们的存在就是这个恐怖世界的隐喻:这是黑暗的地下室,这也是饥渴的地下室,这更是一个异化的地下室:煤是一种工业上的生产资料,即使作为家庭所需,也绝非是棉被和食物,而男人盖上煤入睡,女人将鸡蛋和在煤里,煤完全被异化了,而在煤被异化的时候,人也被异化了,而异化的根本就在于生活资料的严重短缺:小女孩是咬着一块面包走进地下室的,那块面包掉在了地上,一只像嘴一样的鞋子将面包脱了进去,里面几十只鞋子、几十只嘴开始疯狂抢夺面包,这是一个何等饥渴的世界?

而小女孩来到地下室的人物,就是装那些土豆,土豆当然更是满足需要的食物,但是小女孩几次尝试都无法带走土豆,这也是食物匮乏的一种标志,它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它只是在地下室、只是在木箱子里,成为一种摆设。而那只黑猫,在小女孩拿土豆的时候,就完全变成了她的对立面,它发出的叫声像是一种警告,身为一个守护者,黑猫无疑是黑暗地下室的一部分,无疑是异化世界的隐喻符号,所以当小女孩强硬拿走了土豆,黑猫的叫声变成了阻止,而最后摔倒在楼梯的她再次进入地下室,黑猫又跟在她身后,将她完整地推向了黑暗之中。

不是在恐惧中激发的勇气,不是面对黑暗时的勇敢,当忽视了危险的信号独闯其中,小女孩反而变成了被恐惧引诱的一个牺牲品,她进去之后会发生什么?史云梅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那里将可能上演的是:小女孩也将生活在煤世界里,或者睡在煤堆里,或者用鸡蛋和煤,当然,属于她的生活是:直接把煤当成食物,每天吃着,从此再也无法返回那个有光的世界——这也许就是她面对恐惧而采取鲁莽行动的后果。

《地下室的怪物》电影片头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5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