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5《玩具总动员3》:为了告别的聚会

 

小五的那几盒子玩具、手工和图书,被我们整理到了那个铁门已经锈迹斑斑车棚里,那里堆满了杂物,平时很少去开门,这说明,他的那些被整理的东西随着小五幼儿生活的结束而变成一种记忆。是的,仅仅在记忆里留下来。一如上大学的安迪把玩具放到阁楼里。这是很多记忆的归宿,存放在一个不被打搅的地方,从此安静,从此被遗忘。小五大约是没有多少不舍和依恋的,毕竟那些东西里缺少小五留下深刻印象的玩具,他们充实了小五的童年生活,但不是伴随着他成长的主要伙伴。

所以,和安迪的那种不舍不一样,那些活着的玩具是安迪生命中的另一个世界,带着深厚的感情,有着非凡的记忆。这个记忆也唤醒了很多一直珍藏着自己童年记忆的孩子。现在,安迪17岁了,即将上大学,而这部《玩具总动员3》也是跨越了15年光阴,一个世纪的成长,“我的靴子里有条蛇。”那个声音很好听,也像是复苏了曾经存在的记忆。

小五7岁,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这个人生转换的节点上,这部电影的意义就在于告诉他:爱玩具,也爱我们的童年。身处在这个还没有完全变化的阶段,当然是不会转身的,当然也不会看到未来某种东西的逝去。小五对于整理到车棚里的东西毫无依恋,或者只是没有触碰倒可以伤感的理由,所以在电影院里,对于玩具的那些遭遇还是没有多少感触,戴着新奇却越感难受的3D眼镜,小五最后把一场电影也当成了玩具,有时嬉笑,有时苦恼。

我承认,这样的情结不适合小五,同样不属于我,小五是未到可以回望而无限感慨的年龄,而我是在童年的光阴里,基本没有什么玩具陪伴,贫穷的童年,记忆中是不会有玩具的,所以对于玩具的那种童年感情和记忆的纪录的作用,也是凭着感受去体会。玩具时代没有出现在如我的一代身上,我们童年的对话不是机械流水线上的各类玩具,而是田野、虫鸟、蛙声,他们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地活着,所以对于逝去童年的追忆倒不是玩具,而是那些生命的离开。

如此说来,我和小五一样,是在经历别人的玩具情感,90分钟的电影并不是多了一个3D的噱头,他用拟人的童话外壳唤醒了我们逝去的爱与不舍,这一点倒是在普世意义之上,超越了童年的人文关怀和一种记忆的复活。玩具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承载着成长烦恼的情感记录,有思想的玩具就是为了拯救没思想的童年,拯救已经或者正在死去的那些记忆,从物化到人化、从出厂模式到个性模式、从爱到被爱,如此曲折的玩具大逃亡,就是为了找到自己永远的位置,重新回到不灭的理想主义世界中。

《玩具总动员3》对于15年来的皮克斯来说,当然也是对逝去岁月的缅怀,对记忆的重新唤起,“我的靴子里有条蛇。”这是成长的暗语,如果听到了,感到熟悉,请会心一笑,请把理想和美好留在他们应该呆的地方,不是阳光幼儿园,不是阁楼,也不是垃圾桶。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166]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