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西游补》:范围天地而不过

20241203-0.png

伯钦道:“如何说个‘同’字?你在别人世界里,我在你的世界里,不同不同!”行者道:“既是不同,如何相见?”
   ——《第四回 一窦开时迷万镜 物形现处我形亡》

行者是在进入“青青世界”城池之后遇到了刘伯钦,刘伯钦是谁?就是当年孙悟空从五行山下出来,他曾效一臂之力,一个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的齐天大圣,一个是曾经出手相救的山野村夫,此次相遇,行者当然充满惊喜,既是相遇,便是在同一世界,但是刘伯钦却说,两人在不同的世界,行者现在在“青青世界”里,即在别人的世界里,而刘伯钦却在行者的记忆和回想中,即在“你的世界里”,所谓不同;但是两人在不同世界里,缘何又会相见?刘伯钦解释说,青青世界的小月王造了“万镜楼台”,城池是琉璃楼阁阁,床榻、椅子、桌子、茶壶、窗户皆是琉璃,行者抬头,见四壁都是宝镜,大的小的,方的圆的,正形异形,不能细数,有天皇兽纽镜、白玉心镜、花镜、凤镜、汉武悲夫人镜、青锁镜等等,之外还有自疑镜、雌雄二镜、我镜、人镜、无有镜、不语镜等等,这些镜子指向的是有我无我,而有我无我呈现的就是不同之同,所以刘伯钦说:“有一镜子,管—世界,一草一木,一动一静,多入镜中,随心看去,应目而来。”

行者如何进入这“青青世界”?又如何在“万镜楼台”的镜子中看见有我和无我?同与不同在镜像里又意味着什么?第四回的篇目名称似乎就指出了这个寓言的寓意所在:“一窦开时迷万镜 物形现处我形亡”——物性而现,我型如何会亡?《西游补》之于《西游记》来说,当然是在同之不同处营造了一个更加奇幻的世界,作者董说无非是借用了《西游记》的人物和故事设定,以“补”的方式打开了如镜的世界:它从“三调芭蕉扇”之后叙述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众,自从离了火焰山,日往月来,又遇绿春时候。”正是遇见了绿春时节,所以在这个不同世界里,《西游补》所补的就是对于“情根”的迷和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说:鲭鱼精所住的青青世界就是“行者情”,卷首中说:“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就是这个道理,鲁迅认为,“其云鲭鱼精,云青青世界,云小月王者;即皆谓情矣。”

董说在整部《西游补》中就营造了这样一个进而走入“见得世界情根之虚”、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的迷幻世界,从绿春时节开始,先是看见了牡丹红,唐僧却说“牡丹不红”,也不是牡丹不红,而是“不是牡丹红”,也不是“不是牡丹红”,而是“日色照着牡丹”所以这等红,也不是“日色照着牡丹”而红,而是说悟空“心上红”,这牡丹红之色便成为情根的最初显现:它是心上红,所以唐僧说偈儿:“牡丹不红,徒弟心红。牡丹花落尽,正与未开同。”这便是不同之同。而对于唐僧的这一说法,行者指出了他的两大病,一是多用心,二是文字禅,多用心是怕长怕短,文字禅是歌诗论理、讲经说偈,但是行者认为,“文字禅无关正果,多用心反召妖魔。”唐僧的这两个毛病也是心之病;之后百花从中又出来孩童,又出来美人,行者照例拿棍将他们打死了,但是他又担心师父会念紧箍咒,“老孙只想后边地狱,早忘记了现前地狱。”为了不让师父念咒,行者想出了一篇“送冤”文字,以证明这些男女都是妖怪,但是在行者作“送冤”文时,却见师父已经睡着了,于是,“竟往西边化饭去了。”

编号:C24·2241004·2184
作者:[明] 董说 著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版本:2022年05月第一版
定价:55.00元当当27.50元
ISBN:9787532181162
页数:216页

从绿春时节关于牡丹红的说法,再到心上红、多用心、“送冤”文,都是关于色、心的情根,只不过在这里都是未入梦的现实之境,但是当唐僧睡去悟空化斋,故事便进入到真正的“见得世界情根之虚”之中:是师父入睡?还是行者做梦?看起来是师父睡去,实际上却是行者如梦,由此进入到了奇幻世界。行者先是看见大城池,上面写着“大唐新天子太宗三十八代孙中兴皇帝”飞金篆字,为了识别是真是假,就进入了“青青世界”,在万镜楼台中看见“三千大千世界”,尤其在“天子第二号”中为了找到秦始皇的驱山铎,行者化作蛀虫“蛀穿镜子”,在绿窗花缝里窥探,看见了“古人世界”里的绿珠女子、西施夫人和丝丝小姐,之后行者又化作了美人,不想美人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妻子,而西楚霸王竟“只是哭”,他还说秦始皇是“愚智”之人,而且在“蒙瞳世界”里,行者进入其中,本想向秦始皇借得驱山铎,让师父西天取经走一条捷径,不想在“关雎水殿”里行者发现唐僧和小月王坐在一起,而他早就成了一个将军,但是在与蜜王交战中,小月王被杀,唐僧首级被斩……

正当行者“大愤大怒,一时难忍”时,却被人叫醒,行者问尊者何人,尊者说自己是虚空主人,叫醒他是因为师父早就饿坏了——这只不过是行者的一场梦。当然梦绝不是普通的梦,它是镜像之梦,历史之梦,情根之梦,梦构筑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不同的,在梦里行者化身为美人、阎王、士兵,这是行者之变,而且他还遇见了不同的自己,这不同的自己却是一种同。比如他在万镜台遇到了古人世界中的新居士,由于玉门关关了,所以只能在未来世界中开饭店度日,当行者遵循“来路即去路”想回到古人世界,老翁给他指明了去寻师父的办法,而行者问他姓名,老翁说自己就叫孙悟空,行者好生奇怪,“一个功劳簿上,如何却有两个孙悟空?”正欲将他打出原型,老翁却说:“五百年前要夺天宫坐坐,玉帝封我弼马温做做。齐天大圣是我,五行山下苦一苦,苦一苦,苦得一个唐僧来从正果。西天路上有灾危,偶在青青世界躲。”老翁之后拂袖而去,留下一句话:“自家人救自家人”,随机化作金光不见,行者方才悟出这就是自己真神出现,以另一个自己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能“以不真为真,真为不真”。

之后在绿竹洞相逢古老,得知了“蒙瞳世界”,行者又看到有人说起孙悟空早就做了孙丞相,“原来孙丞相就是孙悟空,你看他的夫人这等标致,五个儿子这等风华。当初也是个和尚出身,后来好结局,好结局!”唐僧写了离书,八戒、沙僧也都散了,而唐僧自己成了将军,而听得此事的行者见取经一事被束之高阁,心中打乱,但也无可奈何变作军士混入了队中,当唐僧责怪他运粮不到,行者却说自己不是孙悟空,是孙悟幻,唐僧问孙悟幻的出身,孙悟空便道:“昔日是妖精,假冒行者名。自从大圣别唐僧,便结婚姻亲上亲。不须频问姓和名,六耳猕猴孙悟幻大将军。”孙悟空变身不同的人,也成为不同的自己:出神的自己,做了丞相的自己,把自己命名为六耳猕猴的自己,和那些变身一样,是行者在不同之中寻求一种同。而梦也是如此,所以最后被虚空主人唤醒,虚空主人便道出了这场梦的本质:是被鲭鱼精所缠住而至,而这鲭鱼精是和行者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是悟空属正,鲭鱼属邪,神通广大,却胜悟空十倍。他的身子又生得忒大,头枕昆仑山,脚踏幽迷国;如今实部天地狭小,权住在幻部中,自号青青世界。”行者在梦中所见一切都为鲭鱼精所变:

也无春男女,乃是鲭鱼根。也无新天子,乃是鲭鱼能。也无青竹帚,乃是鲭鱼名。也无将军诏,乃是鲭鱼文。也无凿天斧,乃是鲭鱼形。也无小月王,乃是鲭鱼精。也无万镜楼,乃是鲭鱼成。也无镜中人,乃是鲭鱼身。也无头风世,乃是鲭鱼兴。也无绿珠楼,乃是鲭鱼心。也无楚项羽,乃是鲭鱼魂。也无虞美人,乃是鲭鱼昏。也无阎罗王,乃是鲭鱼境。也无古人世,乃是鲭鱼成。也无未来世,乃是鲭鱼凝。也无节卦帐,乃是鲭鱼宫。也无唐相公,乃是鲭鱼弄。也无歌舞态,乃是鲭鱼性。也无翠娘啼,乃是鲭鱼尽。也无点将台,乃是鲭鱼动。也无蜜王战,乃是鲭鱼哄。也无鲭鱼者,乃是行者情。

梦中有青青世界,实际上鲭鱼者也是梦中之无,一切只不过是“行者情”。从绿春时节如梦到被虚空主人唤醒,董说让行者进入重重迷境,以天马行空之法书写了“西游补”,寻找着梦和现实的不同之同鲁迅评价说:“惟其造事遣辞,则丰赡多姿,恍忽善幻,奇突之处,时足惊人,间以徘谐,亦常俊绝,殊非同时作手所敢望也。”但是董说纵横捭阖创作这部小说,并非只是回到西游记早就写到的“情根”之上,从走入情内到走出情外是构筑了一种不同之同,但是这部神魔小说在董说那里还有讽喻的作用,“然全书实于讥弹明季世风之意多”,董说生活在明末清初,他亲见了“中原流寇之乱”,于是绝意进取,而是出家为僧,“三十余年不履城市”,而《西游补》虽然写于明亡之前,但是董说已经受到了边事之忧,所以他在书中对明朝末年的种种世风提出了批评,这既是对他“宾客车马驰逐鹜”,“伐钟鼓,吹笙竽,俳优侏儒之戏穷日夜”显赫门第生活的怀念,也是对明朝即将灭亡的无奈。

对于世事不同之同如何体现?第一回在绿春时节,行者将那些男女打杀,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人就是妖精就是强盗,而他认为师父耳根软慈悲太过,所以要作“送冤”文,“呜呼!南北西东,未赋招魂之句;张钱徐赵,难占古冢之碑。嗟!鬼耶?其送汝耶?余窃为君恨之!”这不是对当时朝廷的一种讽刺?看见了城池上写着“大唐新天子太宗三十八代孙中兴皇帝”,行者的疑惑是:“他既是慕中国,只该竟写中国,如何却写大唐?况我师父常常说大唐皇帝是簇簇新新的天下,他却如何便晓得了,就在这里改标易帜?决不是真的。”认为这是假的大唐,也显露了董说对所谓改朝换代的强烈抵制。而之后发现金鲤村的男女老少得了“踏空法儿”,一起在凿天,行者对于天就有了质问:

不知是嫌天旧了,凿去旧天,要换新天;还是天生帷障,凿去假天,要见新天?不知是天河壅涨,在此下泻呢?不知是重修灵霄殿,今日是黄道吉日,在此动工哩?不知还是天喜风流,教人千雕万刻,凿成锦绣画图?不知是玉帝思凡,凿成一条御路,要常常下来?不知天血是红的,是白的?不知天皮是一层的,两层的?不知凿开天胸,见天有心,天无心呢?不知天心是偏的,是正的呢?不知是嫩天,是老天呢?不知是雄天,是雌天呢?不知是要凿成倒挂天山,赛过地山哩?不知是凿开天口,吞尽阎浮世界哩?就是这等,也不是下界平人有此力量;待我上前问问,便知明白。

为何要换新天?这也表现出董说对“变天”的强烈不满。在“天字第一号”中,行者见到了镜子里发榜时的盛况,在这里董说就借行者的说法批评了文人世界的堕落:

老孙五百年前曾在八卦炉中,听得老君对玉史仙人说着文章气数:尧、舜到孔子是“纯天运”,谓之“大盛”;孟子到李斯是“纯地运”,谓之“中盛”;此后五百年该是“水雷运”,文章气短而身长,谓之“小衰”;又八百年,轮到“山水运”上,便坏了,便坏了!’当时玉史仙人便问:“如何大坏?”老君道:“哀哉!一班无耳无目,无舌无鼻,无手无脚,无心无肺,无骨无筋,无血无气之人,名曰秀才;百年只用一张纸,盖棺却无两句书!做的文字,更有蹊跷混沌:死过几万年还放他不过;尧、舜安坐在黄庭内,也要牵来!呼吸是清虚之物,不去养他,却去惹他;精神是一身之宝,不去静他,却去动他!你道这个文章叫做什么?原来叫做‘纱帽文章’!会做几句,便是那人福运,便有人抬举他,便有人奉承他,便有人恐怕他!”当时老君说罢,只见玉史仙人含泪而去。我想将起来,那第一名的文字,正是“山水运”中的文字哩。

在阎罗殿里,行者发现日历打头的是十二月却是正月住脚,每月打头是三十日初一住脚,“奇怪,未来世界中历日都是逆的,到底想来不通。”为什么日历都是逆的?因为要进入历史,进入历史便有了对秦桧的审判,“秦桧,你做了王臣,不思个出身扬名,通着金人,是何道理?”行者的这句话就是董说对奸人的发问,之后行者将秦桧的罪行一一剥出,并且让秦桧受尽各种酷刑:掌嘴秦桧、让秦桧过刀山、把秦桧碓成细粉,变百万蚂蚁吃、最后将其装进太上老君处借来的紫金葫芦中化为血水,如此可谓大快人心!引出奸臣秦桧当然更要引出忠臣岳飞,而且行者还拜了岳飞为师父,他说自己已经有了两个师父,一个是菩提祖师,一个是唐僧,再加上第三个师傅,“凑成三教全身”,一个是道,一个是释,显然岳代表的是儒,三教全身的意义在董说看来,就是通过儒家仁义达到拯救大明江山的目的。而且行者之后也做了丞相,唐僧则是小月王的将军,一切也都朝着这个目标行进。

但是董说还是在最后让行者从这个梦中醒来,继续西行的目的也就在于更漫长的得道,所以有了唐僧的新徒弟“悟青”,由此构成了“空青能净”;青青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心迷时不迷”的不同,是“不知心长还是时长?”的区别,是“心短是佛,时短是魔”的感悟,但是这不同之同在董说的梦境之后、镜像之后,回到了真正的同,一行人西去,行者走到一个静舍,里面正有人在讲书,而书所讲的一句便是“范围天地而不过”。这一句话出自《周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之所以天地之化而不过,就在于变之不变、不同之同,朱熹就说:“天地之化无穷,而圣人为之范围,不使过于中道,所谓裁成者也。”董说构筑“青青世界”,完成《西游补》,就是在走进和走出之中,探索“妖魔扫尽,世界清空”的理想世界,只是书成四年之后,大明的最后一个皇帝自缢身亡,满洲人的铁蹄踏进了中原之地,也踏碎了董说的万镜之梦。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5286]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