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7 凉如水
那天我和小五翻着日历,在“处暑”一天,我说夏天要走了,“处”无非是结束的意思,看着小五,我又说,处暑也就是暑假结束的时间了。结束,也需要纪念一下?越来越有夜凉如水的感觉了,一日一日正接近那个临界点,皮肤里渗进一些秋天的气息,而且今天,还真的又下了了雨。
小五又出去玩了,马不停蹄的样子,从青岛回来身体刚刚恢复,又和大家一起去了诸暨、绍兴、萧山一线,短途行,像是这个暑假最后的机会了。2个月的暑假,只留下掐着指头的倒计时了,这小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不知道让他记住了什么,培训?出行?游戏?有点感觉距离正在拉大,我们很少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了,此去,又无限思念在路上,仿佛很久了。
再开始值班。也是变得正常了,在凉爽的早晨开始,一个人的办公室,仿佛又回到了许久没有记忆的从前,按照某些一如既往的习惯认真操作着,世界很静,没有声音,时间也像停止了,很不适应了,我还是会想到我原来仍然在一种轨道上滑行,不偏不倚的在路线中完成形而下的动作,时间已经隔了很久了,我毫无知觉,我一定是误入了时间的迷宫,以为找不到出口,可是一转身,出口就在那里。
只是有时候看到了出口却不想出去。呆在夏季的尽头,看不到那个处暑的出口,8月还是闪烁着光芒,掩盖一些我们对酷热的怀念,以为是一次季节的更替,夜凉如水,却原来还是汗流浃背,还是酷暑难耐,还是一个人的办公室,还是看到了那些影子在低处说话,不去叫醒它们吧,我是害怕听到那些成长不起来、挣脱不掉的埋怨,让世界暂时安静一下,让凉如水变得有些诗意些。
诗是写不了了,《关于处暑午后的一个诗歌读本》也只是若干年前的一种心情。摊开书,读的确是关于时间的记忆,历史不会倒退回去,时间的滚滚红尘里只有那些印记,文字是唯一的流传。蒋介石的日记,历史深处也有那些叹息、无奈和害怕,当世界面对一个人的时候,叱咤风云或者英雄豪杰,最后主宰的只能是自己。一个国家的走向并不因着他们而改变,看起来这是一次对历史的选择,但其实“个别人物对历史的影响降低”,历史本身有着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的发展脉络与方向。
蒋介石和国民党因借着北伐与抗战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使中国能独立自主。毛泽东与中共则利用土地革命剔除了乡绅、地主、保甲在农村里的垄断,使社会上下层因素同有平均发轫之机会(台湾由“耕者有其田”法案及其他政策替代)。
其实,看不清历史,看不清被妖魔的领袖,也像这日子,越来越看不清真正的季节,凉如水,还真的又下了了雨,没有雷声,也不寂静,大风扬起城市的一张面目,看上去和平常一样,多么真实的存在,也很难判断风从哪个方向来,很难了解时间到底有多少维度,当然,也不知道“处暑”是不是真的变成了现实。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