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4 新生代

妻说,削梨头时我的手割破了,还流了血,是不是也是一种预兆?昨天,妻说这句话的时候,小五正有气无力地靠在桌子上,眼睛也有点黯淡了,半眯着,然后就是摸着肚子说,有点痛。下午放学的时候,小五就显得很没有精神,班主任告诉我说好像身体不好。我一惊,上午吃了早饭送去也是好的,怎么会生病了呢?我摸了摸他的头,没有发热,小五只说,头晕,肚子有点痛,他告诉我说在学校里还呕吐了。
基本确定是肚子吃坏了。于是就开始猜测到底吃了什么东西?小五说,上午第三节课就开始痛了,按照这个时间段和食物发酵的过程来判断,应该是早餐。早餐跟我在食堂吃的,一碗炒面、一袋牛奶,只有这两样,那么牛奶致病的可能性大些。妻曾交代我说,袋装牛奶最好能倒在碗里喝,这样就能够发现是否变质。昨天我照此方法做了,今天却没有,因为那牛奶是热的,包装袋上的日期也是前一天的,所以消除了警惕,有些侥幸,直接用管子饮了。大概这才是病原,妻子责怪我太懒,看着小五疲软的精神状态,我也为我的马虎感到后悔。
倒是接下去,小五并没有从简单的拉肚子转好,相反,情况有点糟糕。先是晚饭喝了点粥就没吃其他的东西,之后洗澡的时候不停地哆嗦,并告诉我说,冷。我知道他的体温热度上来了,一量,竟然达到了39℃,我吓出一身冷汗,赶忙给他吃药,让他早早安睡。其实,这样的形势面前,我和妻也是知道的,这个夜晚必定是不眠的。
小五的梦全部在我们预料之外了,在这个夜晚就只剩下我们的担忧了,隔个时间段量下体温,或者给他喝点温开水,或者给他盖好棉被……照顾必须是无微不至的,那灯是在房间里亮了一个晚上,只为小五的健康守候。
而他,知道不知道却是另外的事了。今天早上醒来,然后穿衣,然后吃饭,按照规律,按照习惯,一切如故,热度也终于降了。而妻几乎一夜未睡,当然作为家长也不会寄希望小五能刻骨铭心记住父母的所作所为,在他看来,年纪或许是个原因,但大都时候,他是觉得一切正常的,所以,在父母付出的背后,并没有孩子必须有的瞻仰和孝敬。而我们也当然是尽着责任和义务,尽着对孩子的一片爱心,尽着必须要有的养育之情,如此,和孩子的关系都是天经地义的,包括妻手指的那一道刀痕和留下来的鲜血。
原来是体会不到这种单向度的爱,后来接到父母的电话的时候,我一下子像参透了一些东西。母亲的电话在我忙碌的时候响起,并不是迫不及待,也不是紧要关头,我基本上能猜到电话的内容,母亲问我,体检之后有没有再去检查,比如血压、血脂,应该去检查一下,该吃药就吃药,免得贻误病情,还说,不要喝酒了,把酒戒掉。母亲的告诫当然没有多少新意了,每次都念叨相同的主题,连语气也惊人的相似。而我的回答,当然也是如此,重复说着不要担心的,我自己清楚的之类的话,口气中有些不耐烦。
这更多是我不太敢面对身体的变化,对于母亲的焦虑也是尽量回避,母亲说,听说我的体检情况后,夜不能寐,说我还年轻,身体千万要注意。我当然也是给了她一些回复,关于身体大致是不需要多少担心的,我已经有了一些清晰的改变计划,并且付诸了实施。母亲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安慰,挂电话之前还再三嘱咐我要记得检查,该吃药就要跑吃药。
搁掉电话,又去忙一些事情。其实母亲的话并无多少认真记在心里,反而有挂念起小五,吃好午饭,拿着药、开水和一次性杯子,去了他们学校。小五刚吃完午饭,我问他情况如何,他说还好,比昨天好多了。看他情绪不错,在给他喝了药之后,我也就告别了,末了,我当然告诉他,万一有什么不舒服,要记得告诉老师,记得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那情形和母亲对我的嘱托差不多,我后来想想,真的有一种循环的感觉,上一代和下一代,嘱咐和不要嘱咐,相似的故事不断重复,而我们在中间,既有上一代对我们的养育和照顾,也有我们作为父母对下一代的养育和照顾,感受会强烈许多,既成为施事者,也是受事者,一下子是父母那一辈的唠叨,一下子又如小五一般对感恩有些木然,所以我们的感受会很复杂。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的核心是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对子女更多是体现社会属性,而子女对父母则更多是社会属性。我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在这样不同角色之间的转变中,也有站在对方角度和位置的现场感,这样也能更感性认识子女和父母的交往心情,一代又一代的关系,有时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可以是上下的附属关系,可以是对话的朋友关系,也可以是压迫而产生的对抗关系,不管何种关系,都有可能在延续中变成翻版。榜样是有力量的,我们却极易走在老路上,重蹈一些覆辙,其实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有时候自己就会真正得到解放。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909]
思前: 神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