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3 “恍然别造”的雨中庐山
既未见“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瀑,也没有登临“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绝壁,大雨中的庐山便只是一种经过,仿佛是一个久远的传说,就在眼前,却总是被阻隔。
似乎这雨是专为我们而来,之前的之前,天一直晴朗,即使天气预报说,午后会有雷阵雨来临,也只是现实生活中而已,而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仿佛距离我们遥远,距离现实遥远,在一个被虚构的情境中,庐山也只是活在从早晨开始的长途奔袭中。出发,经黄山,过婺源、景德镇,直到九江,天也一直呈现着固有的状态,即使受到气象短信,那“短午后雷阵雨”,或“短时风雨较大”也只是在我们生活的那个城市。庐山在别处,雨便是一个传说。
6个小时后,进入庐山北门,也只是偶然的零星小雨降临,变也不放在心上,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峰仿佛才是真正需要抵达的目的地。“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庐山的气候多变,在逐渐上升的海拔中,才一步一步被验证。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的诗句润泽中,我们所要抵达的就是被无数文人骚客吟咏的避暑胜地。
然而,突然而至的雷阵雨让一切都成为泡影。刚到含鄱口,云雾便弥漫其中,登临而望五老峰之后,大雨倾盆而下,游客一时手足无措,淋湿了衣服,也淋湿了心情,缆车再一遍一遍的广播告示中停运,而在计划之中的三叠泉被取消,甚至行走,也完全是一次艰难的过程,“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一下子笼罩在急骤的暴雨中,甚至再也脱身不开,任凭大雨侵袭而无处可逃。计划被取消,而庐山一闪身,早已不见,留下的只是对于传说的喟叹,正如白居易所赞:“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255]
思前: 并非流行的水(诗歌)
顾后: 结“庐”在人境
随机而读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