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9 后面没有建筑物的脚手架
脱掉黄帽子,摘去红领巾,拿下校牌,身份的置换就发生在时间的一个端点里,随着“一二”的齐声高喊而走出校门,小五的学校生活告一段落,而等待他的是他期盼已久的寒假生活。
今天是期末考试,站在这个时间的节点上,小五的身前身后是两个身份属性,学生和孩子。而我们也仿佛在这一天完成了某种置换,想来并无特殊,也无重要意义,只是例行的考试和假期,但是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舒缓了许多,前面的曲折和多疑也被放置在一个不被提及的位置上。
昨天晚上,小五的班主任发来短信:小朋友该睡觉了,明天还有两门考试。那时是晚上8点的样子,小五也的确入睡了。两门考试,语文和数学,复习也终究不是辛苦的,入睡也并非是轻松。那一晚的梦竟有些压抑,是我的梦,也好久没有这样的状态,很奇怪我也被拉入了某种阵列,醒来看时间是凌晨一点,我以为天已大亮,是昨天之后的“明天”到来了。但其实就是沉沉黑夜,最多也只是一两点破碎的月光,继续入睡,却也无法安然,疑心是过虑了某些东西。
小五在手机的待办事项里写着:1月28日,考试。言下之意这是结束,是新的寒假的开始,但对他来说,考试并非是一种煎熬,只是为了开始而对于结束的“期盼”。而最近数月,对于小五越发有些忧虑,对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不敏感,我们反对的东西却有点喜好,学习也不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催促之,也便硬着头皮,有时候我们放下面孔,他也会掉几滴眼泪,而对于考试之类,也充满了仪式感,或者也仅仅是也从这里过去的形式。没有负担是件好事,但是没有重量,也并非是愿望中的。
而于我门,似乎也敏感得有点过了,这小小的考试也不能寐的样子,脑子里也总是闪出今天考得咋样的疑问,仿佛在此一举决定命运的人生大考,“孩子们的痛苦是我们苦涩的面包,但如没有这块面包,我们的心灵就会因缺乏精神食粮而饿死。”不一定是痛苦,只要是某些不安的东西,都会刺激神经,影响日常生活。
早上送他去学校,中午听到他们齐齐喊声,下午回家也询问考试如何,小五却也无在意,说没什么,模糊地回答。晚上班主任发来了短信,将成绩全部告知了我们,四门课,数字的汇总,然后也是打了电话过去问总体情况,特别是数学,还是因为审题不清而丢掉了主要分数。心里是摇摆而忐忑的,并不是好成绩和坏成绩的衡量标准,分数也不是唯一,但总是让人纠结着,总是让人不能释怀。
三年的小学生活,离想象中的那个位置总是有着越来越远的距离,包括小五,包括我们自己,总是希望自己能淡然一些,自己能省略一些过度的担忧,在非理性占据主要的孩子生活里,或许这些成长于他来说就是一次次的游戏,通关或者不通关,都是重新再来的可能。而我们似乎成了自己的问题,想象中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非游戏的问题,以及过度诠释的问题。
那个教育之后,一直以为有一个脚手架,可以爬上去可以支撑,但是,“它真正的荒唐之处在于后面没有建筑物”。那么也就是只是立着,像成长中的一个仪式。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264]
顾后: 《一代宗师》:不见众生,回头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