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9《魔鬼庄园》:“魔法”表演开始了
片名下标注为“Star Film 78-80”,连接号表明这不是一段独立拍摄完成的影像短片,3分22秒的片场是三段结合起来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乔治·梅里爱开始了电影“剪辑”的实践,而这种实践便是他具有开创意义并对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停机再拍”技术。
据说,“停机再拍”来源于一次偶然:那次梅里爱放映被拍成的电影时,发现一辆行驶的马车变成了运棺材的马车,他感到迷惑不解,后来发现是在拍摄时造成的“事故”,原来拍摄的时候胶卷因为机器的故障被挂住了,再次拍摄时,一辆运棺材的马车正好行驶在原来那辆马车的位置上,重叠变成了取代,取代变成了再造。受到此次偶然事故的启发,梅里爱开始探索这种技术在电影拍摄和制作中的运用,停机再拍变成了最早的剪辑手段——并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哪部,《灰姑娘》中就有南瓜变马车、灰姑娘旧衣服变身为绚丽晚礼服的镜头,这是梅里爱“停机再拍”技术的娴熟运用,而《灰姑娘》拍摄于1899年,无疑,梅里爱对这一技术的探索早于这个时间,这部拍摄制作于1896年的《魔鬼庄园》就充分运用了这一技术,使得“魔鬼庄园”变成了梅里爱施展魔法的舞台。
尽管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上认为,“梅里爱在1896年摄制的80部初期作品全无独创之处。”但是这部《魔鬼庄园》里的魔法呈现打破了梅里爱镜头下的固定画面。“魔法”之实施,梅里爱采用的就是一个超现实的题材:在庄园的古堡里,一只蝙蝠飞了进来,蝙蝠的飞翔一开始只是普通道具的使用,但是蝙蝠变成了黑衣人,黑衣人背向镜头,手指一挥变出了火炉,然后再一指,出现了生火的小孩,之后炉子里也出现了白衣人,然后是烧火的老头……黑衣人无疑就是魔鬼,而魔鬼出场,它所制造的一系列魔法便是“停机再拍”技术的运用:在空空的庄园里,蝙蝠出现,蝙蝠变魔鬼,然后是炉子出现,小孩、老头和白衣人的出现,从无到有的变化,是魔鬼的魔法,更是梅里爱的“魔法”。
导演: 乔治·梅里爱 |
从无到有的出现是“停机再拍”的创造性贡献,而从有到无也是“停机再拍”的技术运用:魔鬼的斗篷小时,拿着书的老头消失,炉子消失……发生的一系列“消失”和“带来”一样带来了观感的独特体验,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打破了场景的变化,使得空间得到了延伸,电影不再是一个镜头完成的叙事,它赋予了影像更大的表现力。无疑,在技术层面上,梅里爱的探索和实践是革命性的,对于1896年以后的电影来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而实际上,在这部短片中,梅里爱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更在叙事上具有了明确的主题性,甚至传达出其自身的宗教观念。
“魔鬼庄园”因为魔鬼的到来而变成了恐怖世界,蝙蝠、地精、骷髅、鬼魂和女巫轮番上阵,使得这部短片成为电影历史上第一部恐怖片、第一部吸血鬼电影,梅里爱自己饰演了魔鬼。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单纯展现魔鬼世界的魔幻舞台,梅里爱建立了完整的叙事结构:两个男人走进了庄园,从他们的服装上分析是两名士兵,士兵是普通人,是凡人,当他们闯入这个魔鬼世界,故事将如何走向?当士兵看见魔鬼,当眼前的凳子、木棍无缘无故消失,他们变得惊恐,在凡人和具有魔法控制力的魔鬼面对面,人当然是缩弱小的,所以两个士兵开始逃离,其中一个直接逃向了庄园的深处,甚至在成为远景中跳了下去——在固定镜头拍摄中,梅里爱的叙事在这里受到了局限,那个士兵从近景变成中景,最后变成远景,直到最后消失在镜头前,这种从有到无的过程展现并不是依靠“停机再拍”的技术,而是自然、真实地离开了镜头,但是在没有推拉中,那个士兵的命运成为了一种悬疑:他是逃离了?还是被魔鬼吓死了?
但是还留着另一个士兵,这个士兵在现场经历了比消失的士兵更多的恐惧:他看到眼前的凳子无辜消失,他发现面前突然多了一个骷髅,他看见蝙蝠变成了魔鬼,他被白衣女巫围在中间……在魔鬼世界里,他显得孤立无援,他变得恐惧不安,他想要逃离厄运……也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梅里爱拯救了士兵:他让士兵拿起了一个十字架,当士兵高高举起十字架,刚才还肆无忌惮的魔鬼马上失去了威力,他蜷缩起来,甚至低垂下了头——在头顶十字架的巨大威力下,魔鬼终于败下阵来,终于成为了恐惧者。用十字架来拯救,就是用上帝来拯救,十字架不再只是一个道具,在梅里爱的叙事中具有了神学意义,也使得这部短片透露出浓浓的宗教气息。
《魔鬼庄园》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