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1 《V字仇杀队》:面具下的剑与玫瑰
V是复仇战士的面具,V是拉克希尔拘留所的五号牢房,V是十万个多米诺骨牌组成的图案,V是伦敦大爆炸之后夜空中的美丽烟花,V也是拘留所爆炸中重生的囚犯和雨中的伊芙仰天的手势,而不管是面具还是符号,不管是复仇还是胜利,V是站在黑暗、强权、暴力和独裁对立面的一个象征。
In view,a humble vaudevillian veteran cast vicariously as both victim and villain by the vicissitudes of fate.This visage,no mere veneer of vanity is a vestige of the vox populi,now vacant,vanished.However,this valorous visitation of a bygone vexation stands vivified and has vowed to vanquish these venal and virulent vermin vanguarding vice and vouchsafing the violently vicious and voracious violation of volition.The only verdict is vengeance,a vendetta held as a votive not in vain,for the value and veracity of such shall one day vindicate the vigilant and the virtuous.Verily,this vichyssoise of verbiage veers most verbose. So let me simply add that it's my very good honor to meet you and you may call me V.
这是在宵禁的夜晚,V杀死追踪甚至欲行强奸伊芙的秘密警察之后的“自我介绍”,这是“V”与伊芙第一次见面时,以完整的句子一口气说出了很多个以“V”开头的词。这些词组成了复仇者V的自我命名,而这个自我命名是超越语言,超越身份,超越个体的。戴着面具的V战士有着法国大侠佐罗的风范,但是和佐罗在伸张正义之后所写下的无数个“Z”字不同,V字指向的国家、政府、秩序、阴谋的对立面,他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看起来像个小丑的戴着镣铐的舞蹈,也不是只为了在强权面前铲除邪恶伸张正义,戴上面具只是将一个人从个体复仇中移除,让更多的人成为V,更多的人加入反抗者的行列,更多的人在符号和象征中成为自己的V。
所以,即使在最后伊芙对V产生爱的时候,他也没有摘下面具,面具不是刻入了他的身体他的灵魂,而是他不想在面具面前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被认识的人,当宵禁的夜晚,伊芙问他是谁的时候,他反问:“问一个有面具的人是谁有意思吗?”面具不是虚华的外面,而是深藏着人类共有的呼声,这是对于正义、自由的呼声,而在所谓的当局看来,他是魔鬼是恐怖分子,面对围攻而来的警察,V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要找罪人,那么就照照镜子吧。镜子里的那个影像是所有人摘掉面具之后的真实身份,甚至比代表着国家、政府的身份更为真实。
V是一个隐秘的符号,而站在他对面的那些没有戴V的人也是一个隐秘的符号,他们是元首、司令官、媒体代言人,他们是主教、验尸官、警察,他们是国家的统治者,他们是政府的执行者,他们是维护统治秩序的国家机器,他们高喊着“英格兰必胜”,但是在他们身份的背后都有着隐秘的故事,戴着面具掌控着世界。曾经的政府要员普罗斯洛是BTN电视台的代言人,他专门发表言论帮助政府洗脑人民,但是在他身上隐藏着毒品的罪恶,隐藏着暴发的阴谋;主教利立曼曾经是拉克希尔拘留所的神父,他圣徒的面目下有着一颗魔鬼的心,他玷污宗教滥杀无辜,当伊芙假扮的女孩进入主教的房间时,主教的邪恶暴露出来,想要侵犯伊芙;验尸官的名字是德里亚,这其实是一个假冒的名字,戴安娜·施坦森博士是她在拉克希尔拘留所的真正名字,而这个名字代表着病毒、细菌、阴谋,正是她的那些秘密实验使拘留所的80%囚犯惨死。
![]() | 导演: 詹姆斯·麦克特格 |
![]() |
盛开的玫瑰,象征着爱和美丽,而在死亡面前,玫瑰一定是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于伊芙被关进的牢房里的那个老鼠洞,被折磨的伊芙发现了洞里的那些字条,上面是一个叫瓦莱丽的女人写的日记,她是一名同性恋,爱上萨拉、露丝,但是家庭和社会对同性恋排斥,她和她,一起过着和社会隔绝的生活,它们就在爱情里种植了斯嘉丽·卡森玫瑰,那些美丽的玫瑰象征着纯净的爱,而这种爱却随时可以被消灭被玷污,当局拘捕了露丝,最后也拘捕了瓦莱丽,在牢狱中,瓦莱丽写下了自己的故事,心中的玫瑰没有枯萎,但是她却受到了折磨,皮肤一寸一寸腐烂,最后死去,而她正是曾经罪恶的拉克希尔拘留所的无数牺牲者中的一个。她在纸条上最后写道“我希望你能逃出这个地方,不关你是谁。世界一定会变得美好,我爱你。”这依然是一个玫瑰的寓言,是美丽和爱,是不屈的信念,也是面对死亡现实而残存的希望。
玫瑰之于玫瑰,是美对于恶的象征,是反抗是复仇,所以当面对那个邪恶的国家阴谋的时候,玫瑰的出现是V战士以暴制暴的开始。而在这段历史中,并不只有普罗斯洛、主教利立曼和验尸官德里亚这几个实施者,他的背后是国家元首苏特勒和秘密警察头子克里蒂为首的国家独裁者,拉克希尔拘留所只是独裁阴谋的一个片段,验尸官德里亚深藏着的一本红色笔记本解开了这一段历史。当年还是国防副部长的苏特勒,以国家之名在拉克希尔拘留所进行试验,研发出一种致命病毒。在科里蒂的策划下,病毒被投放到圣玛丽学校、地铁站和自来水厂,在无辜百姓死伤惨重及社会出现巨大恐慌之时,苏特勒控制的药厂发了大财,他本人也并在当年的选举中逆转获胜,之后建立独裁政府。
这一系列生物恐怖事件造成了十万民众的死亡,而成为国家统治者的他们,却把这些恐怖事件归结为宗教极端分子所为,并四处追捕滥杀追求正义、自由的进步人士。伊芙的父母和哥哥就惨遭当局的镇压,本来是不关心政治生活的父母因为伊芙哥哥的非正常死亡,而从一个作家变成了反抗者,“艺术家用谎言道出真相,政客用谎言掩盖真相。”这是民众的转型,但是在政府的镇压下,他们对自由和真相的渴求变成了另一种阴谋。而这种屠杀依然是隐秘的,伊芙在床底下亲眼看见母亲被他们抓走,最后一眼她看到母亲的头被黑色袋子套出,这是黑暗统治的一次隐喻,黑色袋子是政府的面具,它蒙蔽了真相,所以在独裁统治的国家,处处都是看不见的“黑袋子”,伊芙供职的BTN是伦敦唯一的电视台,而这个电视台的节目完全被政府控制,独裁政府限制言论自由、控制舆论,当普罗斯洛被V杀死,而电视台的报道却说是死于心脏病突发,这种欺骗民众的新闻被观众视为“鬼话连篇”,而政府就是靠这样的“黑袋子”控制来维持独裁统治。电视台制片人戈登是个同性恋者,他制作了一期讽喻国家元首苏特勒的娱乐节目,虽然收视率很高,但是当局还是秘密逮捕了他,同样在床底下的伊芙看见那一只黑袋子套住了戈登。
|
《V字仇杀队》电影海报 |
黑袋子生存,对于异己人士来说,这就是政府用以统治的秘密武器,而V对于战士来说,当然是用象征正义、自由的面具来反抗暴力反抗屠杀反抗独裁。这面具连接了历史与现实,生存与死亡,爱与异端,以及思想和语言。这面具从历史的反抗声中而来,1605年11月5日,盖伊·福克斯制造了当时举世瞩目的“火药阴谋”,他想炸掉当时象征独裁统治的国会大厦,但计划失败,被英王詹姆斯一世处死。而历史和现实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是独裁,同样是反抗,同样是议会大厦,在400年之后,又有了V字的仇杀队,而这历史的延续中,不再是V的单一符号,而是思想,“那人是谁?我知道他名叫盖伊·福克斯,他在1605年企图炸毁国会大厦,但他到底是什么人?长什么样》?我们被教导要记住思想,不是人,因为人可能失败,他可能会被捕,会被杀死、被遗忘,但400年后,思想仍可改变世界。我亲眼目睹了思想的威力,我见过人们以它为名杀戮,为维护它而送命,但你不能杀死思想,不能触到它或者捧着它,思想不会流血,不会感到痛苦,没有感情。”
这个声音里,有着对于自由思想的崇敬,这有改变世界的向往,历史之死,却在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出现,这是虚设的伦敦,只有“英格兰必胜”的独裁,只有秘密的拉克希尔拘留所、只有无数的黑袋子,所以在以暴制暴的反抗中,继承思想的力量,便是国家的希望,就像留在牢房里的字条上所写:世界一定会变得美好,以及“我爱你”。而在爱复归之前,一定是战胜恐惧。所以V为伊芙安排了一个恐惧的体验,那间牢房,那种折磨,那被剃去头发的现实,都是如此真切,其实都是V虚设的场景。而用痛苦选择的死亡面前,伊芙却获得了自由,当她推开门的时候,才发现进入的就是V的家,那间在宵禁的夜晚被解救而住过的“暗影长廊”。那道门打开了伊芙没有设想的世界,对于她来说也仿佛看到了可怕的谎言,她怒吼着把V叫魔鬼和变态者,但是V却告诉她,这并不全是谎言,她拉开了一个房间,那里有美丽女孩的照片,以及她当年拍摄的电影《盐沼》,这时伊芙才知道纸条上的瓦莱丽和她讲述的那个故事都是真的,当然,恐惧也是真的,正是V和现实一样的设置,才使伊芙真正感受到了恐惧,感受到了死亡,在楼顶,伊芙面对瓢泼的大雨,伸出了代表胜利的V字手势,这和V在五号牢房爆炸的大火中伸出的手势一样,她说:上帝就在雨中。那一刻她完成了自我的命名,也开始了真正的救赎,关于爱,关于自由的救赎。
而这时离V当初在BTN约旦塔对政府所做的炸毁议会大厦的诺言只有一天的时间。这是对400年前盖伊·福克斯未完成遗愿的继续,11月15日,要记住的11月5日,不能忘记的11月5日,在400年后变成了一种轮回,而与400年前孤军奋战不同,V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战胜了恐惧的伊芙是所有觉醒的民众的代表,连同在系列谋杀案调查中逐渐换回良知的警探芬奇。V给伦敦的市民寄送了有着V字面具、黑帽和黑袍,十万套意味着曾经在政府独裁阴谋中死去的十万无辜姓名,这是全民的复仇。曾经V就是一个孤单义士,他的武器是剑,像400年前的盖伊·福克斯,而他的对手是枪,而且是一个群体,个体对群体,剑对枪,这是V战士的过去,也是盖伊·福克斯曾经失败的原因,而现在,这一场全民的战斗所要对付的是政府,是国家。十万人的V字仇杀队浩浩荡荡,占据了城市的没一个地方,而荷枪实弹的警察却没有了任何的行动,他们呆呆看着这些戴着V字面具的反抗者,“全民皆V”是理想,是乌托邦的再次回归,那些已经死去的人又“复活”了,伊芙的父母,留下日记线索的验尸官,咒骂当局”鬼话连篇“的近视眼小女孩。
而这时,V战士却以最后复仇的名义,面对着独裁的苏特勒和科里蒂,而其实苏特勒和科里蒂之间早就因为政治的争斗而矛盾百出,最后科里蒂用枪爆了苏特勒的头,而面对V时,科里蒂有着自己的手下,有着枪和子弹,但是,V却对他说:“不,你们有的只是子弹和子弹用光之前把我打倒的希望。因为不然的话,你们在重新装弹之前就会全部死光。”因为“面具之下不只是血肉之躯,而是一种思想,科里蒂先生,而思想是不怕子弹的。”正是由于这“不怕子弹”的思想象征,所以V变成了不死的英雄,像神一样在疯狂的子弹中没有倒下,而在他最后的反击中,那些剑像风一样划过警察的身体,最后连同科里蒂。独裁之死只是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正像V喜欢的电影《基督山伯爵》里的那句台词:“是你的过去让你失去了抵抗能力,而不是我的剑。”对于V来说,神的象征意义其实早就变成十万人的引领,所以V最后对伊芙说:“这张面具有一张脸,但不是我。”
当对十万人的救赎完成,V也最后恢复了凡人的身体,血染战袍,奄奄一息。面对V,面对始终戴着面具的V,面对看见的真相,伊芙对他有了最后的爱,像玫瑰一样,灿烂、美丽。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真相的力量,这是思想的力量,这也是被隐藏的那份爱的力量。死去的V身上覆盖着那些斯嘉丽·卡森玫瑰,就像那个字条里的故事一样,也完成了最后的仪式。警察局长芬奇看着伊芙最后拉开了地铁前进的按钮,载着无数炸药和死去的V的火车缓缓开动,这条通向议会大厦的铁轨最后将向独裁的国家做出做后的反击。
爆炸在这个未来的城市里响起,而夜空中现出的是美丽的图案:V字。芬奇最后问伊芙,他是谁?V从来没有摘下过面具,他到底是谁似乎并不重要,伊芙望着盛开着V的夜空说:他是基督山伯爵,他是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哥哥,他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6471]
文以类聚
随机而读
- 1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