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4 疯狂复制的夜晚

是因为“正在降临的夜晚”,是因为“危险的关系”,是因为马格利特的影像进入了“禁止复制”的梦里,而作为一个夜晚的实践者,丝毫不能反抗,丝毫不能返回,甚至不能装睡。

再次说到装睡的故事,还是小五。学校从这个礼拜开始安排午睡,所谓午睡也就是头靠在课桌上的一种休息方式,对于从来没有午睡习惯的小五来说,这像是一种惩罚。他说老师来了就靠在桌子上,不说话也不搞小动作,他说,很多小朋友也是这样装睡的。当然,在一个多小时的午睡时间里,要保持这样的装睡行为的确有难度,而对于小五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等装睡的白天过去,晚上到来之后,即使装睡也无济于事。

困扰的问题已经很久了。而按照小五的说法依然是因为电影、电视的可怕影像,他举例说到了《西游降魔片》,那里的妖怪,那里的可怕,就好像会在晚上在眼前出现。尽管我一再告诉他这只是电影,是制作出来的虚假的东西,而所谓的害怕,也都是自己心里的想法而已。我甚至从假设的角度出发还原生活,如果没看电影如果电影里没有可怕的镜头,那么你的脑子里会不会还是这样害怕。再退一步说,《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是黄渤扮演的,而他在《泰囧》里是一个正常的人,所以演员也都是经过化妆的,那么那些角色也都是假的。

绕了一个大圈子,无非是证明电影世界和现实的区别,无非证明脑子里的想象会挤走真实,但是不管我如何解释如何假设,对于小五来说效果依然不明显,他的讲法是,我实在没有办法不想到啊。所以在黑夜降临的时候,在小五的眼中处处有危险处处有隐患。我到房间他几乎也到房间,我到书房他则坐在我身边看我读的书,我到客厅他也不落地坐在沙发上。除此之外,他也用“亲情”的理由要求我晚上陪他睡觉。

今天是连续第三天。其实在他睡觉的时候他是独自一人的,但是要求是房间里灯要亮着,不管是小夜灯还是台灯,都要有光存在。而我只是在隔壁而已,大约半个多小时翻来覆去之后,小五会进入梦乡,但是这种梦境是浅度的,几个小时后他会醒来,然后又是辗转难眠又是翻来覆去,或者是惊出一声的汗。

对于每天都在降临的夜晚,甚至于我,都变成了一种梦魇的开始。那些他看见的虚幻,好像已经挥之不去了,又是我甚至会不耐烦地呵斥他,希望他能在某种“暴力”中“转变观念”,但是适得其反,对于小五来说,夜晚有着双重的害怕,甚至会掉下眼泪。现在看起来,那种害怕已经深入人心,已经变成了恐惧。电影其实不是起源不是最大的因,“电影即梦幻”,“电影是人造的梦”,在这些叙述的背后,其实是电影抵达了我们忽略的那个地带,那个在现实之外的地带,就如黑暗里的巨大存在,有时候连我也觉得正在夺去真实的感官,压过来不可逃避,仿佛现实就是这个样子的。

“凡不命名的于我而言皆不存在。”所以从逆向过程来看,是因为我们对在这个世界进行了定义,带着完全主观的定义,所以它存在了,而且慢慢取代了真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被命名的,包括自己。“发现自我的需求表现为力图强化自我,把千百个想象中的非凡人物当作自己的化身。这即是说,发现自我是为了逃避自我。”都是相互的,小五从心里涌出的害怕是因为具象的命名已经完全代替了我的解释,语言有时候在图像面前是无力的,所以在他越害怕越要构筑的虚幻世界里,他只能看到他命名的东西,狰狞、丑陋、夸张,挥之不去的梦魇,也从现实走进了梦境里。

“因此时常有怪物出现。”这是他的怪物,如果还能回忆童年,那么恐惧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童年记忆,特别是黑夜来临,一切都有了影子,一切都从看不清的地方出来,所以世界逐渐被我们自己命名,即使从睡梦中逃脱出来,睁着眼装睡,也会看到那些怪异的幻觉。而现实呢,真实的现实呢,那个没有鬼怪安全的现实呢?它藏匿不见了,隐蔽在黑暗中,即使出来到我们面前,也让人不安让人感觉背后的影子里有可怕的东西。

巨大的黑夜,笼罩在小五的头脑中,这是一个没有长大的“怀疑论者”的漫游,这是一个执着于自我命名孩子的无力感,这是现实造出的神话,这是只能慢慢消除影子的成长。禁止复制,其实是疯狂复制,疯狂带来自我的命名,疯狂地让自己进入恐惧的“诱惑”中。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26]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