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6 哪及山家野笋香
许是长久不进山的缘故,竟然面对着浓密野竹林,心有点畏然,见到着雨后乘势生长的小笋,伸出去的手竟然迟疑了好长时间。
野笋的趣味一下子回归似乎不太适应。同去的母亲则一头钻进树林,“吧吧”的声音不断,我能想象母亲收获的喜悦,而我也在充分适应了山林的光线后,把手伸向了那些可爱的小笋。
真的是很久没有体验拗小笋的乐趣了,那似乎只属于童年。每年这个时候,正式采茶、拗笋的黄金时间,农忙还没真正开始,家中栽种的竹笋也都大了上扬了,所以家家户户都要进山,去采摘野笋。
野笋的味道鲜美,又没有什么污染,自然是这时节的美味。可是,拗小笋并不是为了满足口福,很重要的是体验收获的乐趣。山上,腰间挂一只笋鞘,两边是口子,适应左右开弓采摘。拗笋的场所一般选择在野竹茂盛的地方,而有些竹林被砍掉的地方,也是绝佳场所,一来寻找的视觉好,而来不用钻进浓密竹林,免去发服的损害。当然,有一个地方也是经常光顾的,那就是小溪竹林,那是盛产最鲜美的水笋的地方。
从笋的品种来说,最长见的是枪稻笋,分布很广,其次就是这味道最鲜美的水笋,再其次就是广笋、红壳笋等,身体粗壮、肉质丰富,但是分布较少。以前小时侯记得在家不远一座山上,专门长有一种叫“观音笋”,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每节笋上都有一个很形象的笋芽,像极了观音菩萨,据说这笋还是我们那边的特产,其他山上基本上找寻不到。
我今天提出要去采些观音笋来,后来母亲说,因为造了砖瓦厂,那山上竹子都被砍光了,观音笋基本上绝迹了。心里直叫可惜。今日上山,我更多的还是观察着,一来陪母亲过瘾,而来只是让自己感受一下拗小笋的趣味。母亲在前,基本上作为开路先锋,一不小心便钻了进去,打声招呼只闻其声未见其影,因为现在上山劳作的人少,野竹子长得很高,基本上看不清前方的路,而小笋在地面,非得扒开竹林,一头探进去。这可是个技术活,各种野藤蔓布,连伸进只手也很难,而且密密麻麻都是带刺的植物,一不小心就划破皮肤。我硬是把头伸进去,戴个眼睛在地面寻找,看到几株健壮的小笋,心花怒放,也顾不得双手划破,那种收获的喜欢多年不遇,自然不能放过任何一次激动。有些地方小笋密度很大,那真的是一种享受。
不一会儿大汗淋漓,双手也被划破了好几道口子,也只好叫母亲快快回家,现在正式野笋生长的好时机,一上瘾就容易遗忘时间,以前拗小笋,那曾经是一天在山上转悠,满满麻袋的小笋收获,连背回家都不容易。所以我的想法还是点到为止,乐趣体验了就会有无穷的回味。真是差别太大,我还是不能适应这样的困难的采摘环境,出得山来,母亲竟然发服未损。
汗颜啊。
回得家,辛苦剥掉笋壳,弄点倒笃菜,便是作一道美味的野笋菜,食着这样山野的馈赠,实在是一种幸福的回归。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33]
思前: 玲珑山纪行
顾后: 《南京!南京!》:颠覆之痛
文以类聚
随机而读
- 1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