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6 《地球公民》:非人道的“动物消费”

他们强壮、聪明、勤劳,和我们一样;他们迁徙、进化,并适应自然,和我们一样;他们寻找自己的安乐,和我们一样;他们表现出各种情绪,和我们一样——他们是活生生的,而且和我们一样,是地球的公民,但是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或者是被抛弃的宠物,或者是被屠宰的“供肉动物”,或者是剥下皮毛用来零售的动物,或者是以生命的痛苦作为娱乐而被驯养的兽类,或者是打着科学的旗号进行活体解剖的实验动物,无论是收容所、屠宰场、动物园还是实验室,他们完全和我们不一样,他们被我们掌控,被我们屠杀,被我们娱乐,被我们吃食,被我们解剖,活生生的“他们”变成一种悲剧,而我们在他们的痛苦、死亡中进行着残忍却无知的“动物消费”。

他们和我们被对立起来,是因为我们是人类,我们是掌控者,我们是高智商的动物,我们有着更多的情感和需求,而其实,核心的区别只有一点,他们和我们是不同的物种。这是人类的偏见还是人类的无知,这是人类的征服欲望还是无法消除的歧视?极端的物种主义使人类每时每刻都在消费动物,都在虐待动物,都在成批地制造痛苦和死亡。在屠宰场里,他们被打上烙印,他们被剁角,他们被密闭在卡车上运输,最后则是被悬吊起来,一把刀子捅进身体,血流成河,挣扎、嚎叫,最后是睁着眼睛活活死去。这是人类和动物之间最惨烈的对立,不论是牛、猪、鸡等被驯化的牲畜和家禽,还是鲸鱼、海豚这些生活在大自然的海洋生物,都遭受着人类伸出的毒手。他们是供肉动物,从一出生似乎就注定了他们死亡被食肉的命运。

: 肖恩‧蒙森
编剧: 肖恩‧蒙森
主演: 杰昆·菲尼克斯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5-09-24(美国圣迭戈电影节)
片长: USA: 95 分钟
又名: 地球上的众生 / 地球居民 / 聚居地球者 / 地球上的生灵

“这在屠宰场发生的这一切,只是弱肉强食之歌的一个音符罢了,每分钟都会发生成千上万这样的事件,一年中就有六十亿的动物被屠宰,而这只是发生在美国的情况。”火红的烙铁印在在牛身上,是痛苦的叫声,不用麻醉剂直接使用钳子剁掉了他们的角,或者使用大量杀虫剂和抗生素使得奶牛高产——这是牛的命运;而对于猪来说,食肉的命运更加直接,他们在工业化养殖场里,通过人工授精使得母猪不断怀孕,不断地“制造”肉猪,而在工厂条件上,而是恶劣的环境,许多猪生活在一起,有母猪伤口化脓,也有被同类相食而只剩半个头,而死去的小猪则被扔进了废物堆。为了使猪多长肉,就对他们进行绝育手术,为了不被感染,就剪掉他们的耳朵,切除他们的牙齿,而等到肉猪长大,则是被送进屠宰场,用电帮执行死刑,或者掉在那里用刀子捅进喉咙,再在滚烫的开水里褪毛,有些还没有完全死去的猪便在滚烫的开水里挣扎吼叫。而那些家禽,则更为悲惨,当初养殖的时候就可能90万只在一起,拥挤着被啄死,小鸡被去喙只是他们身体遭受的第一次痛苦,他们可能在被运输的途中闷死,而等长大之后,他们也无法逃脱被斩杀的命运,用乱棍打死,或者被砍头而死,或者在流水线里被处置而死。

他们是养殖物,他们注定被屠宰注定被送上人们的餐桌,“我们优雅的享用我们的正餐,血腥的屠宰场被精心的隐藏起来。”这是爱默生说过的一句话,当屠宰场巧妙地坐落在几公里之外,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却呈现出某种默契。而对于更多的人类来说,他们以为买来的肉是动物毫无痛苦之下死去的,这是被隐藏的死亡,这是被忽略的痛苦,精致的肉,美味的肉,鲜嫩的肉,在食肉者面前,一切似乎都呈现了某种诗意,但是在几公里外的屠宰场里却是无数惨烈的叫声,无数血腥的场面,无数生命的消逝。如果血腥的屠宰场被隐藏起来,那么对于海洋生物的大肆捕杀则显示了人类对动物资源的掠夺,这些原本属于自然的生物被人类活生生装入碗里,用枪击、火器、直边钩、炸药进行深海捕鲸,用破坏声呐的方式围堵捕杀海豚,这些行为都已经变得赤裸裸,而当海豚被开通剖肚的时候,旁边还会经过那些小学生,在血流满地的地方上演着人类的暴行,而且光明长大被看见,这是另一种屠杀,不被隐藏的屠杀,而那些商店出售的海豚肉却被包装成鲸鱼片,却是人类为了经济利益欺骗自己的罪恶。

《地球公民》海报

与人类食肉一样,用动物的死亡来获取皮毛也是人类对待动物最惨烈的手段之一。印度的那些牛在铁掌和绳索桎梏下,在断尾和涂抹辣椒于眼睛上的酷刑之后,则是活生生剥去他们的皮毛,而野生动物则在铁笼里患上狂躁症,在失明、挨冻、受伤和宰杀中死去,而没有死去的则用肛门电击的方式残忍地结束生命,而这些死去的动物的皮毛则被展示在各种零售店里,“每年有一亿只野生动物因为它们的毛皮惨遭屠杀,仅在美国就有2500万之多。”

用动物的死换取他们肉和皮毛,而在动物园、马戏团,则是用动物的痛苦来换取人类的娱乐,那些动物并非是被食物的引诱而表现各种难度的动作,而是因为他们惧怕惩罚,在美国西部牛仔竞技中,一根皮带牢牢缠绕着紧勒住它们的阴部,公牛和野马因为疼痛而挣扎着翻越;在马戏团里,驯兽师将本来自然野生的动物,锁在狭小的笼子里,不能拥有正常的身体活动群体活动,在各地之间穿梭来往,然后通过惩罚而使他们跳过火焰,单足平衡站立,或从摇晃的高台上跳入水中;在驯兽中,统治、臣服以及疼痛,组成了完整的驯兽程序;而动物园里的那些动物只不过是:东西,野生的和外来的动物被捕获囚禁牢笼,通过运输和训练,做那些人类想让它们做的事情。而对于动物娱乐来说,最惨烈的莫过于斗牛,公牛和斗牛士并非是平等地站在斗牛场里,那些公牛一开始被故意喂服了镇定剂,并被殴打了腰部,有的则是被关在一间黑屋里长达48小时,有的脖子上挂重物长达数星期之久,就是这样的公牛,一出场其实就已经精疲力尽、灰心丧气,当斗牛士趁其不备将标枪插入他身体的时候,只不过是用疼痛激发了他仅剩的斗志,而当斗牛士将剑插入公牛的后背的时候,只不过给垂死的公牛一种仪式上的死亡,这是血腥的娱乐,这是人为制造的快乐,而这种娱乐完全是一种商业利用,“是野生动物的价值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

似乎在动物和人类的关系中,宠物生活似乎是最为和谐的,因为他们是作为人类的伙伴而存在的,但是宠物的存在是人类真正考虑动物的生存权利,还是仅仅是为了自己玩弄他们?宠物并非是一个单一链条,当宠物流浪街头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和人类失去了朋友和伙伴的关系,他们成为社会的废弃者,有些被病死在街头,被暴力伤害,而更多的宠物则死在收容所里,对于他们来说,失去了主人就意味着死亡的命运,他们或者被安乐死,或者直接闷在毒气室里痛苦死去。而在动物的最后一个用途里,打着科学的旗号进行活体解剖,则被认为是一种对真正意义的科学和人类智慧的玷污,通过折磨动物谋求治疗人类疾病对策的人犯了两个根本性的认识错误:第一是他们假设在动物身上获得的结果可以应用在人类身上,第二个不可避免的谬误就是试验法是有机生命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谬误是因为动物和人的反应不同,每一种新的药物,或者新的治疗方法在动物身上,试验之后,还必须在人的身上,再谨慎小心的进行临床使用,直至被认为安全可靠,这是法规,没有例外,而其实在动物身上做试验不仅危险,还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但这并不是科学实验的不人道,当一只完全清醒的狒狒被捆绑起来被套金属头盔,然后用高达1000克的力以60度角度猛击头盔的时候,当用喷火的枪直接在被捆绑的动物身上加热获取烧伤实验数据的时候,当把猴子送出地球、在无助的小狗身上进行原子爆炸试验、让灵长类动物接受核辐射的时候,他们只有挣扎、痛苦和喊叫,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

动物作为人类的宠物、食物、衣物、娱乐和研究,这是动物存在与人类社会的五种用途,而这些用途无不是人类对动物物种的非人道消费,“我们这个星球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屠宰场,人类已经堕落到何等残忍和无知的境地而不自觉。对于动物来说,地球如同地狱。”导演Shaun Monson引用列夫·托尔斯泰的话说,就是:“哪里有屠场,哪里就由战场”,把人类的这种屠杀本性暴露出来,而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完全是因为一种物种歧视,也就是说,人类是地球的领主,动物的命运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或者是恐惧威吓,或者是怜悯慈悲,但是动物永远是低等的,永远是弱者。而其实,Shaun Monson认为,不管是温血动物还是冷血动物,不管是脊椎动物还是非脊椎动物,不管是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还是人类,都只是这个星球上的公民,都是地球物种的一部分,“成千上百万的其它生物和人类一样,共同演化,共同生活在这星球上。”这是平等的观念,所以人类需要的是一种和动物保持距离却友好相处的观念,就像亨利贝司顿在他的作品《辽远的房子》中写道:“关于动物,我们需要另外一种,更明智,也像更为神秘的概念远离大自然,依赖复杂的技巧生存着的文明人透过他所掌握的知识,这幅变色眼睛审视着动物,看到的只有一片被夸大的羽毛和一幅失真的图片。”

不被夸大的羽毛所左右,也不被失真的图片所欺骗,在人类和动物的相处中,那些变成宠物、食物、衣物、娱乐和科学对象的动物生存命运其实是一个真理,而Shaun Monson就是要揭示这一真理,“真理为人们所接受的三个阶段:1. 嘲笑2. 强烈反对3. 承认。”真理在经历嘲笑和反对之后,必然要被承认,所以动物命运在被无知和偏见的人类长期主宰之后,必然要进入一个自我反省的阶段,不进反省自己的饮食习惯,反省传统生活方式,反省流行时尚,更重要的是反省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他们是和人类一样属于地球公民,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因为他们和人类有着相同的生存权利,所以真正的公平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些疯牛病、口蹄疫、赤潮,无非是人类对待动物之后大自然的报复,那些冲破动物园铁丝网而冲出来的动物咬伤咬死人类也是一种报复,人类食用带有抗生素、病菌的动物肉类而影响自身的健康,这也是一种报复,大自然对这一切没有责任,而唯一的责任就是我们自己。

在人类和动物相处的漫长历史中,人类食用动物,使用动物,驯化动物,是不是也是一种和谐?Shaun Monson似乎并不反对正常范围的“占有”,而是反对“人类为利用动物而制订的工业化标准”,也就是一种追求经济利益的批量化生产,而这种批量化生产就是把动物当成一种物,一种可由人类自由支配的物,一种被贬低被控制的物,所以最后Shaun Monson引用《李尔王》的台词回答如何保持和动物的关系:“我满怀情感地去看。”满怀情感是一种人道,是一种仁慈,是一种平等,“我们都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彼此联结根本无法相互隔离。”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88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