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0 在现场和现场之间

在现场和现场之间,是完整的一天,就像在消费和消费之间,是封闭的一天。

计划的一步,变成了计划的第一步,而后是延续着的第二步。18号,第一次在办公室里挑选亚马逊上的图书,关注的优惠活动包括满300减150、满200减100,以及常年的“满99元赠书”,也许是一种对于优惠的渴望,不加犹豫地选择了“满300减150”,是最大幅度的半价优惠。但是就像曾经发生的遗憾一样,最大幅度,最大力度,其实只是一种造势,当真正挑选的时候才发现需要的图书并不多——甚至只是把一本阿巴斯的诗歌《一只狼在放哨》放进了购物车,之后再也找不出自己想买的图书。

一种失望,继而调转了方向,选择了低调的“满100减30元”的优惠,的确所中意的书大大超过另外优惠幅度更大的活动图书,很快就满100元了,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和布朗肖的《灾异的书写》是最近阅读了相关作品之后,想急于找到一种回应。加上科塔萨尔的《被占的宅子》,三册图书便完成了十月的购书计划。但是在晚上回到家里之后,总感觉到意犹未尽,于是又在亚马逊上领了优惠券,再一次挑选,最后,乔治·佩雷克、布朗肖、布努埃尔,以及汉娜·阿伦特的图书进入了购物车。

下午和晚上,是两个不同的购书时间,它制造了一种隔离效果,而这种隔离最终变成了一天和另一天的到达,变成了现场和现场之间的等待:距离消费一天之后,第一批的三部图书运送到达,但是那个被静音的快递电话以一种疏忽的方式在那里沉默,现场被搁置在时间里,而当今天同样的电话响起,第二批图书准时到达,连同第一批,一起送到了手上,一起完成了接纳,也一起消除了隔离了整整一天的两个现场。

景观社会 居伊·德波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48.00元亚马逊28.90元
居伊·德波把《景观社会》看成是一本“完美的作品”,他不允许修改一个逗号,当意大利版本的编辑用一种错误态度与他进行理论的时候,居伊·德波对他们动粗,差点将唾沫吐到他们的脸上。完美而不能修改,是不是也是另一个“景观”?而樊尚·考夫曼认为:“德波世界里的一切都是为了拒绝而累积:令人尊敬的外表,要保持的身份、头衔和荣誉,简言之,即一切融入我们生活的后来很快被他称为“景观”的事物。”既然在拒绝“景观”,又为何让它完美?这或者是德波用一种游戏化的思维展现一种“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式表象”的社会形态。本书是德波转型为字母主义国际与情境主义国际人物之后的代表作,除序言外,全书共九章221条。

灾异的书写 莫里斯·布朗肖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32.00元亚马逊19.20元
《灾异的书写》是布朗肖晚年思考的“奥斯维辛”,一个共通体:“只要一个偶发的共通体在两个为彼此而生或不为彼此而生的存在之间形成,一台战争机器就设立了起来,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灾异的可能性:此灾异自身承担了普遍之湮灭的威胁,哪怕是以无穷小的规模。”他独特的思考在于把它当作灾异或灾变事件。中性意义上的灾异还不是灾祸,灾异与遗忘有关,它打开一个中性空间,作为“之间”在在场与缺席的外面。在灾异中,只有灾异如同解体的星际在警醒着,“灾异是礼物,它给出灾异;它并不考虑存在还是非存在”。它只是拒绝与抵制一切现成之秩序。而在纳粹的集中营里,所有的面容只导致对生产本身的否定,每个人已成为集体的匿名的脸,人甚至害怕自己的面容,集中营没有位置给面容。

被占的宅子 科塔萨尔 著 南海出版公司 49.50元亚马逊29.70元
我们熟悉的世界仍有无数空洞,有待落笔描述。在科塔萨尔笔下,世界宛如一张折纸展开,内里的一重重奇遇让人目眩神迷。噩梦般的气息侵入老宅,居住其中的两人步步撤退,终于彻底逃离;乘电梯上二楼时,突然感觉要吐出一只兔子;遇见一个生活轨迹与自己酷似的男孩,由此窥见无尽轮回的一角……科塔萨尔用爵士乐般自由的笔调,在寻常情境中挖掘出一丝耐人寻味的非日常,加上一点渴望、一点幻想,反射出心底令人战栗的深邃直觉,并在它的驱使下,抵达意想不到的终点。《被占的宅子》书中收录《彼岸》《动物寓言集》《游戏的终结》三部短篇集,《彼岸》轻灵可爱,《动物寓言集》别致精妙,《游戏的终结》深邃离奇。科塔萨尔说:“我想创作的是一种从未有人写过的短篇小说。”

萨拉热窝的谋杀案 乔治·佩雷克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32.00元亚马逊18.30元
《萨拉热窝的谋杀案》是乔治·佩雷克的处女作,也是他最后出版的一部小说。小说将一桩多角恋情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奥地利王储菲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身亡的著名历史事件相互穿插,交叉叙述,使得一个原本为妻子开枪射杀不忠的丈夫的日常谋杀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互文效果。“在我们的民族中,有九成是悲苦呻吟的农民,他们生活悲惨,没有学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同情他们的苦难。” 一个关于爱情、嫉妒、征服、控制、背叛的世俗故事和轰轰烈烈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背后承载的关于奴役、反抗、民主、自由的历史意义形成奇妙的组合,小说的实验性、开放性也得以完美地呈现。

黑暗托马 莫里斯·布朗肖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3.00元亚马逊13.10元
莫里斯·布朗肖的第一部“虚构作品”,此书的英、德文译者都不讳言其翻译甚至阅读的困难性,福柯曾指出布朗肖作品的特色之一在于“脱离表象的王朝”,而这正符合《黑暗托马》的阅读经验:没有过去、未来,没有动力、原因的一场爱情,轻浅地难以让人有明确的形象,但这些没有形象的意象却又如同恶梦般让人难以舍弃。“在与他凝视中的亵意奋战的同时,每个人都只是更深地陷入一股孤独感里,而在其中,无论想去到多远,结果都只是迷失而且将继续迷失。”这是一种表象的凝视,但是在看见的世界里,迷失被另一种东西取代,“然而,托马拒绝就这样被简单的印象说服。他甚至故意转向那年轻女孩,尽管他的视线其实可说是未曾从她身上移开。”

危险,切勿把头伸进来!布努埃尔等 著 新星出版社 36.00元亚马逊20.50元
《一条安达鲁狗》中刀片割开眼球,《欲望的隐晦目的》中,两位女演员扮演同一个角色……在布努埃尔的影像世界里,超现实的怪异变成了一种语言,而背后的布努埃尔来说,他所经历的故事是不是都应该是真实而具体的?“但凡电影记者都知道,要从布努艾尔的嘴里撬出几个字来是多么困难,而且,就这么几个字还往往是在嘲弄和打趣。”当何塞·德拉·科利纳和托马斯·佩雷斯·图伦特以对话的方式来探寻布努埃尔的世界,这本对话录涉及布努艾尔从《一条安达鲁狗》到《欲望的隐晦目的》的所有作品。布努艾尔在对话中坦承了自己的叛逆和对写作的畏惧。但是,他同自己塑造出来的大多数电影人物一样喜欢自我矛盾,因此到最后也不忘添上一句:如果不搞电影,他倒也挺愿意当个作家。

共和的危机 汉娜··阿伦特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35.00元亚马逊19.90元
“权力的每一次衰落都是一次对暴力的公开邀请”,汉娜·阿伦特这样说。《共和的危机》是汉娜·阿伦特于1972年出版的一本文集,收入《政治中的谎言》、《公民不服从》和《论暴力》三篇论文和一篇访谈录。这些作品见证了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学生暴动、黑人民权运动以及70年代前期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性动荡,体现了阿伦特的政治卓识。结合对具体政治现象的反思,阿伦特廓清概念,力陈己见,揭示“共和的危机”,旨在捍卫共和。其中,《论暴力》尤为著名。阿伦特在书中提出了“权力的每一次衰落都是一次对暴力的公开邀请”、“第三世界不是现实,而是意识形态”等著名论断,对政治学界、思想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02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