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9 一个人的三天
许是脱不了现实的干系,出门在外却事事牵连,工作联系是无法断绝的,电话总是适时响起,我倒是忘了今天是星期几,辨认一下还是工作时间,尚早,绵延着,终究不是躲避,终究不是疗养。
说是培训,也是很久没有如此集中如此按照脱产的方式来学习了,是关于新闻的,关于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和组织。似乎自己好久没作什么新闻了,离“记者”这个称呼很远了,当然,这些关于采访、策划的实践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理想的构架,曾经,很遥远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只是在那个小小的地方,那些小小的日子,我是如何到达不了高度的。所以只是静心做些笔记,认真听些实例,内心空洞无比。
美国89岁的“新闻界第一夫人”、白宫最资深的记者海伦·托马斯7日宣布退休,“她有刀子似的舌头和利剑般的智慧”,总统也奈何不了她,我不知道她40多年从业经历是不是证明她是一个真正记者,但是向总统发难的海伦也并没有“因言获罪”,相反她得到几乎所有总统的谅解和尊敬。虽然这次是国际事务的不当言论,但是很明显,海伦·托马斯的标本意义是存在的。
这条消息的获知也并不是可以映衬目前我们所处时代的新闻体制,党管媒体终究是长久的,也是根本的,只是在还原个体的道路上我们要走很长的路。培训大部分是针对传统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其实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采编力量、没有媒体主流地位,说到底,网络的境况是尴尬的,在草根的舆论场上,越发凸显个体地位的重要性和体制上的缺陷。
昨天,国新办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没有细看,只是掠影般在我面前晃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网上交流活跃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特点,论坛帖文、博客文章数量之巨大,在世界各国都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的网站十分注重为网民提供发表言论的服务,约80%的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中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2亿个博客用户,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数字上的纠葛我还是懒得去计算,我就信以为真,“网上交流活跃”似乎还是一个过去时,言及于我就是一个例子,我现在除了在自己博客上活跃外,已经不凑热闹去钆其他热闹了,论坛甚至已经忘了自己的号。没办法,洁身自好点好。未来总是发展的,互联网也是,网络媒体也是,新闻也是。
深究下去,终是自怨自艾。其实,这样的培训忘了自己的身份该有多好,三天,可以作为我自己完全关照自己的日子,白天如木头一样记录记录,抛却一些打扰的电话,晚会则是蜗居在一间房里,写点博客看点报纸,或者会打开窗户,看这个城市的夜色。我发现自己很久没有在夜晚近距离抚摸这个城市了,很久远的记忆,关于学生时代的那些回忆。只是有些生疏了这个城市的成长速度,反而陌生之极。我们逗留的地方偏僻,靠近运河,所以夜晚很安静,也很孤独,我的对面是一家酒店,每次开窗望过去,总会看到酒店门口的那个服务生,一成不变的位置,一成不变的装束,笑迎四方宾朋,礼貌而机械。这和我的某些状态何其相似,所以我总是仰望星空,浮云遮住了一切,混沌而茫然,而且,我发现,住在6楼的我根本没有机会“脚踏实地”。
是啊,高考过去了,人生也过去了,14年前,我学完了关于记者从业的知识,回到了家乡,我的学生时代便在这个城市里终结,此刻回到这个只逗留三天的城市,内心依然空空如也,其实,每个城市都是一样陌生而亲切,其实,每一个夜晚都一样安静而浮躁,也其实,每一个人都会存在而不知道意义。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