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6《吸血鬼》:我看见了自己的死亡

20220906.png

1932年全球发行的电影,1998年修复的德语版本,2022年观影的恐怖片,点击进入,当一个吸血鬼的恐怖故事以再现的方式呈现,90年的时间流转刻印在电影文本里,“进入”构成了一种对历史影像的窥探,其中的梦幻和诡异,其中的神秘和恐怖,仿佛就是对不存在之存在的臆想,而卡尔·西奥多·德莱叶和艾伦·格雷以不同方式进入之后,是不是也是为了那一种不存在之存在的窥探?

这是德莱叶电影生涯的第一部有声片,当声音变成电影内的元素,德莱叶极好地安排了声音元素的运用,虽然一开始还是明显带着默片时代的印记,“序言”便是一种文字的传递:“这个故事讲述了年轻的艾伦·格雷的一段离奇经历……”在电影展开的中间,也不时插入默片的文字提示,当艾伦进入到“碎石村”的那个房间,看见了里面不满灰尘的陈设,文字叙述:“这里的一切笼罩在神秘之中,他心中强烈的不安和恐惧萦绕在他的梦中……”而老人那包“在我死后打开”的包裹里,就是1877年莱比锡出版的书,保罗·博纳吉所著的《吸血鬼的传说》,艾伦打开书,出现的文字记载的就是吸血鬼的各种传说,而那个老仆人在艾伦之后也打开了这本书,大段的文字也在讲述着吸血鬼混入人间的故事,包括对付吸血鬼的方法也是用文字进行交代。不管是文字展开的序言,还是文字解读主人公的心理,或者是关于吸血鬼的传说,德莱叶还无法彻底告别默片时代的印记,有时候甚至文字的叙述超过了镜头语言,这或者就是一种创作的局限性。

但是,对于声音的运用,德莱叶第一次就达到了某种高度,电影中人物对话的声音仿佛就被笼罩在不安和恐惧中,虽然对话不多,但是在那种气氛里,说话的声音传递出来,让人感到不安,甚至对话更像是呓语;除了对话,声音大多是画外音,当那个发声者不在画面内,它更制造了诡异:艾伦在房间里看到了从楼梯下来的医生,医生却并没有朝他看,两个人在同一个场景中形成了一种“看见”的错位,而声音更是成为了错位中的错位,隐约传来声音,无法辨清是什么发出来的,这时的医生却问艾伦:“你听到了吗?”艾伦说:“是的,一个孩子。”但是医生说:“这里没有孩子。”艾伦又说可能是狗,医生也否定了:“这里没有孩子,也没有狗。”没有小孩也没有狗,却听到了声音,无疑增加了神秘感,增添了恐怖性;在城堡里,莱奥娜似乎被吸血鬼所伤,喉咙里多出了一个伤口,她从哭到笑,眼神也从正常到怪异,此时似乎在预示着吸血鬼的逼近,而莱奥娜的妹妹吉赛尔站在窗口,她似乎听到了某种奇怪的声音,但是和艾伦听到的一样,发生者并没有出现,声音由此制造了神秘和恐惧……

声音元素的运用,对于德莱叶来说,正是对默片时代告别的一种标志,而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片表现的是吸血鬼题材,德莱叶更是将声音表现为“吸血鬼”本身世界的一种符号。除了对声音元素的把握,德莱叶在这部制造诡异和梦幻的影片里,也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比如艾伦灵魂出窍的镜头,艾伦从城堡出来来到院子里,在摔倒之后坐在了那条石凳上,此时一个真实的艾伦坐在那里,而另一个虚幻的影子则慢慢起身,开始探寻吸血鬼的足迹,以及发现如何制服吸血鬼的办法;艾伦灵魂出窍利用的是幻影技术,而在电影中,更多的则是“影子叙事”:艾伦进入那间房子,从不同的房间进入,又来到了地下室,他总是看见墙上的影子,影子投射到那里,是一起跳舞人的影子,是乐队的影子,还有拿着枪的残疾士兵的影子;墙上的影子坐到了凳子上,而凳子的另一头坐着的是真实的士兵,身体和影子被分开来,但是当身体站起来的时候,另一边的影子又和身体合二为一;除了影子叙事之外,德莱叶还创造性地在镜头的回环过程中制造了不同的在场:镜头里先是躺在床上的莱奥娜,然后镜头平移过去,莱奥娜不在画面中,出现的是另一边的老女仆,但是当镜头再次回来,床上的莱奥娜却不见了,见与不见的过程就在德莱叶的一个镜头里完成了。

导演: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编剧: 克里斯滕·朱尔 /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 雪利登·拉·芬努
主演: 朱利安·维斯特 / 莫里斯·舒茨 / 瑞纳·曼德尔 / 西比·施米茨 / 扬·希罗尼姆科
类型: 恐怖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法国
语言: 德语
上映日期: 1932-05-06
片长: 75 分钟
又名: The Vampire / Not Against the Flesh / 吸血鬼:艾伦格雷的梦

无论是声音元素的运用,还是影子叙事,无论是灵魂出窍的特效,还是镜头的技术创新,对于1932年的这部有声电影来说,的确是一种为了更多“看见”的创造性贡献。而从影片的主题来看,德莱叶更是借一个吸血鬼的故事让观众看见了死亡。文字的序言是这个“看见”从现实走向梦幻的提示:“艾伦·格雷痴迷于神秘文化,终日研究魔鬼和其他迷信行为,他相信传说中的怪物是存在的,他分不清现实和梦想的界限……”一个痴迷神秘文化的人,一个相信魔鬼存在的人,一个分不清现实和梦想界限的人,是不是已经走火入魔,是不是已经自我迷失?而艾伦之后的看见,就是他的相信,或者说,看见是从相信开始的,而相信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梦幻:他沿着碎石村,经过了那条河,然后来到了小旅馆;从小旅馆又去了花园,去了城堡,去了墓地,在这个独自一人的旅行中,他的所见所谓本身就是自我痴迷、自我迷失的过程,就是一场梦——艾伦睡在沙发上,艾伦从书房醒来,莱奥娜醒来,吉赛尔入睡,他们其实都是艾伦梦的一部分,德莱叶也明确指出了这是一个梦,“这里的一切笼罩在神秘之中,他心中强烈的不安和恐惧萦绕在他的梦中……”正是因为梦的存在,所以会笼罩在神秘中,所以会有诸多的诡异,所以看起来是奇幻——德莱叶制造了艾伦的梦,也制造了偏执、神秘、诡异和恐怖。

那么艾伦的自我迷失,在梦里看见了种种神秘之事,是不是意味着艾伦自己在书写一个吸血鬼传说?这里就需要对吸血鬼进行一种预设,艾伦在整个过程中遇到了“死后才能打开”的老人,遇到了奇怪模样的医生,遇到了影子从身体脱离又合一的士兵,遇到了看起来像老头又像老太的玛格丽特,也遇到了莱奥娜、吉赛尔,当然还遇到了手拿镰刀坐在穿上的老头、花园里正在掘墓的影子,还有城堡里的男仆、女仆……到底谁是吸血鬼?要解开这个谜,就需要从那本《吸血鬼的传说》中知道吸血鬼的特征。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吸血鬼,吸血鬼是怎样形成的:“有人犯了罪,死后灵魂不得安息,于是变成了吸血鬼,他们和魔鬼撒旦结盟。”这是吸血鬼的第一个特征,他本身就是犯了罪的人,又和魔鬼撒旦结盟;吸血鬼并不是人类之外的存在,“满月之夜,吸血鬼就从坟墓里爬出来,他们会吸食成年人和小孩的血液,以延长他们的寿命,超自然的神奇力量让他们生活在活人世界。”这是吸血鬼的第二个特征,他们吸食人的血,具有超自然的神奇力量,还活在活人世界里,也就是说,他们看上去就是普通的人;生活在活人世界,吸血鬼犯下的是更大的罪,“吸血鬼会将人同化,被吸血鬼吸食了血液的人也变成了吸血鬼……”也就是说,吸血的行为可以传染,可以将活人变成吸血鬼,吸血鬼害死的人越多,吸血鬼也会越来越多——莱奥娜被吸取了血,她从正常人变成了病人,那么下一步她就是新的吸血鬼,而在这里吸血鬼就会越来越多。

《吸血鬼》电影海报

吸血鬼具有这样的特征,他本身是犯了罪的人;他又和撒旦结盟害死人,这是他的第二宗罪;他将活人变成了吸血鬼,这是他的第三宗罪。吸血鬼无疑是罪恶的化身,甚至比撒旦更为邪恶,这是德莱叶对吸血鬼做出的设置,但艾伦闯入了这个梦幻世界,他无疑也是一个吸血鬼,因为他痴迷神秘文化,因为他研究魔鬼的迷信行为,因为他混淆了现实和梦境,但是艾伦身上的这种病态的、罪恶的存在,并不完全等同于吸血鬼,或者说他只是在自我迷失中“吸血鬼化”了,所以他还可以被救赎,而德莱叶也提供了对付吸血鬼的办法:“打开坟墓,钉死死人,只有不安的灵魂死了,才是真正的死亡。”要杀死吸血鬼,就必须杀死那个躺在坟墓里的本体,只有本体被杀死,他身上的吸血鬼特性就没有用武之地,这就是扼杀式的拯救。得知了这一办法的仆人就打开了玛格丽特的坟墓,然后将她钉死,这时候棺材里的那具尸体变成了骷髅。

但是这只是吸血鬼之死,或者只是文本里对付吸血鬼的办法的实践化,而对于吸血鬼化的艾伦来说,需要的是同样扼杀式的救赎,于是德莱叶最经典的一幕出现了:艾伦看到了地下室的棺材,棺材上面写着:“生是尘埃,死也是尘埃。”他打开棺材,看见的是自己——自己死了,这就是艾伦真正看见的东西,死了就是迷信而死,就是迷失而死,就是吸血鬼化而死,而看见自己死亡的艾伦也看见了死亡后的世界:通过棺材上的那个窗口,死去的艾伦看见有人给他的棺材钉上钉子,看见了点着的蜡烛,看见了外面的树和天空,在艾伦死亡的视角中,他看见的是另一个梦境,而这个梦境里,死亡之所以存在,就像吸血鬼被钉死一样,反而变成了一种救赎:抬着他的棺木的人最后和他一起消失,而消失之后的艾伦和吉赛尔坐着小船渡过了河,在雾气的时候上岸,然后携手走进了那片树林里。

吸血鬼死了,作为吸血鬼帮凶的残疾士兵摔死在楼梯上,另一个帮凶则闷死在面粉里,而艾伦在死去之后获得了新生,这是救赎之后灵魂真正的开始,渡船过河便是为了抵达彼岸,就像莱奥娜摆脱了梦魇所说:“我的灵魂自由了!”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737]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