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勒阿弗尔》:“奇迹还是会有的”

20230524.png

一句引语,来自医生,当阿尔列蒂在做完检查时,医生拿着片子告诉她检查结果不是很理想,阿尔列蒂问他:“就是说没有希望了?”医生半是安慰地说:“奇迹还是会有的。”奇迹可能会有也可能只是美好的祝愿,但是这个属于医学上的奇迹在最后却变成了现实:阿尔列蒂经过治疗完全康复了,医生也惊喜于这个从未发生的结果就这样变成了治愈的奇迹,阿尔列蒂对前来看她的丈夫马塞尔说:“我们回家吧!”带着满面的微笑,带着新生活的希望,两个人手挽着手回到了家里,而院子里那株樱花正开出白色的花朵,簇拥着,绽放着,而且以向上的姿态触碰着天空。

“奇迹还是会有的”,从可能变成现实,和阿尔列蒂身穿的黄裙子、盛放的樱花、迎接主人回家的小狗莱卡欢叫一起,构成了美好的生活,从病患到康复,阿基·考里斯马基对于这个“奇迹”到来的演绎,设置的却是一种悬疑:马塞尔将一直保护的难民伊特瑞萨送上了开往伦敦的船只,然后拿着一束黄玫瑰来到了医院,在妻子阿尔列蒂治疗期间,他被医院拒绝看完,而昨天他本来要来医院,但是因为为伊特瑞萨筹集资金,他在慈善演唱会的现场,阿尔列蒂期限关照他送来最喜欢的黄色裙子,他也只好在包扎好之后让伊特瑞萨带到医院里。但是在今天,当他拿着鲜花走进医院,发现病床已经空空如也,而那包着衣服的包装似乎也没有拆开,当看到这一幕,不仅马塞尔,而且阿基·考里斯马基让观众开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之后马赛尔被叫到了医生办公室,当以为医生会悲伤地告诉他奇迹终于没有发生的时候,他却看到了医生对面站着的阿尔列蒂,她身上穿着的正是自己最喜欢的黄裙子,她微笑着对马塞尔说:“我康复了……我们回家吧!”

空空的床,未拆开的包装,被叫进医生办公室的不安,是阿基·考里斯马基设置的悬疑,但是当答案揭开,它更是以一种惊喜的方式上演。这就是所谓“奇迹”的打开方式,它带来的观感落差反而成为常规现实的一种逆反。而在这个表现难民题材的电影中,阿基·考里斯马基也是以这样的方式上演了一个关于爱的奇迹的故事。来自加蓬的男孩伊特瑞萨和其他偷渡者被关在集装箱中来到了法国的港口城市勒阿弗尔,当集装箱里发出婴儿的哭声,当地警察发现了这一条线索,他们其实都变成了“活死人”,在警察持枪打开集装箱之后,伊特瑞萨却逃出了集装箱,藏身在了大桥下,后来他又逃到了马塞尔的家里。

伊特瑞萨就是难民的代表,从加蓬偷渡到欧洲,勒阿弗尔只是一个中转站,他的目的地是母亲所在的伦敦。当阿基·考里斯马基从对芬兰小人物的书写转向对难民问题的关注,伊特瑞萨的遭遇无疑体现了阿基·考里斯马基对难民问题的看法。在他看来,无论战争还是种族原因,它带来的难民问题就是一种宏观的社会问题,而难民问题成型,社会似乎又无法完全将其解决,在勒阿弗尔的酒馆里,大家也正谈论欧洲,谈论法国文化;电视里播出的是世界动荡不安的新闻,一档节目的名称就是“真相”;伊特瑞萨逃出集装箱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以“警察”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他们的唯一武器就是枪支,只是因为伊特瑞萨是个孩子他们才没有开枪;伊特瑞萨来到勒阿弗尔当然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而这正是难民身份的非法化问题,这个非法化的身份却并不只是属于伊特瑞萨,来自越南的小张和马塞尔一起在街头擦鞋,小张自称自己是个“不存在的人”,他说:“地中海的出生证明比鱼还多,驱逐一个没名没姓的人更容易……”或者马塞尔也是一个不存在的人,他和小张一样在街头擦鞋,一天下来也没有生意,而自己的那双鞋也肮脏了,甚至破败了,将起曾经自法国的生活,马塞尔说自己那时过的是波西米亚生活,艺术就是自己的全部……

导演: 阿基·考里斯马基
编剧: 阿基·考里斯马基
主演: 安德烈·维尔姆斯 / 卡蒂·奥廷宁 / 让-皮埃尔·达鲁森 / 布隆丹·米格尔 / 叶琳娜·萨罗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芬兰 / 法国 / 德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11-05-17
片长: 93 分钟
又名: 温心港湾(台) / 心灵港湾(港)

“活死人”的伊特瑞萨、不存在的小张,曾经过着波西米亚生活的马塞尔,他们在这个社会里都是“难民”,而他们擦好皮鞋的那个男人,当他付了钱就被戴墨镜和戴礼帽的男人追杀,街头响起的枪声,也让他成为了“不存在的人”;马塞尔为了帮助伊特瑞萨寻找他的亲人,他去了敦刻尔克的难民中心,看见了那些难民的生活,伊特瑞萨的爷爷本来和伊特瑞萨一起乘坐集装箱来,但是他后来就被送进了难民中心,在那里几乎没有自由,而他说起伊特瑞萨的母亲,在一年前去了伦敦,在一家中国菜馆洗盘子,一家人出来也是为了找到她,但是老人的儿子却在途中生病死去了——一家人的生活就是难民群像的写照,艰难地活着,不幸死去,失去自由,或者还在到处躲藏。

正是因为阿基·考里斯马基将一切的不幸和苦难归结为社会问题,他才能构建一个“奇迹还是会有的”演绎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宏观的,不是国际的,不是社会的,不是机构的,而是微观、个体、鲜活以及充满爱的——两个空间似乎是完全不相同的,割裂而叙述,于是这个让伊特瑞萨留下来、保护伊特瑞萨、安全送到伦敦的故事才会在奇迹层面展开——阿基·考里斯马基对故事的设定几乎就是一句话:“遇见了好人”,而且是“遇见了好多好人”。伊特瑞萨从集装箱中逃离出来,逃到了桥下,那时的马塞尔刚擦完些买了一些食物当午餐,正坐在桥边台阶上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半浸在水里的黑人孩子伊特瑞萨。当时他的周围是正在搜寻的警察,马塞尔没有惊慌失措将自己的所见告诉警察,而是故意引开他们的视线,之后又将食物给了伊特瑞萨。如果这只是偶遇,那么接下来马塞尔完全将保护伊特瑞萨变成了自己的使命。

在回家之后他发现了藏在自己家里的伊特瑞萨,于是自己的家就成了伊特瑞萨的藏身之所,为了得到孩子家人的信息,他根据伊特瑞萨提供的线索去了敦刻尔克的难民中心,之后又辗转找到了伊特瑞萨的爷爷;为了让伊特瑞萨能尽快和母亲相见,他在酒馆老板娘的建议下筹办了一场慈善演出,年纪已大的好友还激情演绎了“鲍伯归来”的演唱会,最后用筹集来的钱马塞尔将伊特瑞萨送上了开往伦敦的船只。保护伊特瑞萨、让伊特瑞萨找到家人,这是马塞尔爱的表现,也是化解难民危机的一种个人努力,由于完全将难民问题归结为社会问题,阿基·考里斯马基将这个故事放在人性的表现上,没有隔阂,没有差异,和平共处,友好相处,甚至自己冒险危险,奉献的是全部的爱。

《勒阿弗尔》电影海报

马塞尔是伊特瑞萨遇见的一个好人,而在马塞尔的身边,伊特瑞萨所遇见的几乎都是好人。和马塞尔一起擦鞋的小张,在得知了伊特瑞萨的遭遇后也帮助他;马塞尔的邻居伊薇特和让·皮埃尔也保守秘密,还护送伊特瑞萨到船上;匪夷所思的是检察官莫奈,他是马塞尔的朋友,但是在伊特瑞萨出逃之后,他一直在寻找伊特瑞萨,还怀疑藏在马塞尔家里,有一次来到马塞尔的住处差点看见躲在门后的伊特瑞萨,在伊特瑞萨藏在船舱里准备出发的时候,赶来的莫奈终于发现了他,但是在警察准备搜查那艘船的时候,莫奈却阻止了他们,让伊特瑞萨能够顺利搭船出发……

遇见好人,遇见很多好人,难民伊特瑞萨的遭遇便走向了一种理想化,甚至阿基·考里斯马基将这种理想化变成了现实:伊特瑞萨没有合法的身份,他也无法公开出现在大街上,但是在马塞尔寻找他的家人时,他和小张却一起去擦鞋,有人发现了他给警察打电话,在小张的帮助下才脱身,担是后来马塞尔让他把妻子的黄裙子送去医院,伊特瑞萨竟然乘坐公交车出去,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危险就把黄裙子交给了阿尔列蒂;筹办慈善演唱会,马塞尔得知米埃和他丈夫在吵架,“鲍伯归来”是一个问题,但是马塞尔告知了米埃自己的打算,米埃欣然同意,而在酒吧里她的丈夫正在喝闷酒,当米埃进来两个人什么话也没说就达成和和解,夫妻有着化解不开的矛盾,却在这眼神中轻易被化解了,这何尝不是奇迹;当然更无法解释的就是阿尔列蒂的病情,在医生都只能期盼奇迹发生的状况下,治疗竟然真的出现了奇迹,而奇迹之所以发生,就在于阿尔列蒂和马塞尔之间深厚的爱,这种爱也是马塞尔帮助伊特瑞萨的基础,所以在必须让伊特瑞萨平安离开勒阿弗尔的前提下,奇迹就必须发生。

奇迹会有的变成了奇迹必须要有,于是帮助、关心和爱结成了阿基·考里斯马基所预设的命运共同体,于是非法化的难民问题在个体的努力中被化解,于是奇迹的发生变成了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理想化的影像,圆满地像一个人类的童话——但是理想化只是阿基·考里斯马基的想象式构建,甚至只是乌托邦,离开勒阿弗尔之后的伊特瑞萨还是一个不合法的难民,还是一个不存在的人,理想就此终结,他的未来依然未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477]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