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查令十字街84号》:我在地图上吻过无数次

20250812.png

查令十字街84号,一个地名,一家书店,它们都是静物般的存在,在时间的流逝中会化成一粒尘埃,甚至完全被湮没,但是,因为有书,因为对书有着特殊感情的书商和读者,因为在书的需求和寄送中结下了一份感情,静物般的存在被激活了,它构成了另一部有情有爱、有欢喜也有遗憾的历史。

从1949年海伦·汉芙第一次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看到查令十字街84号刊登的绝版书专营广告,到1969年她收到书店经营者弗兰克·多伊尔的女儿寄来关于父亲去世消息的信件,这一段跨越大西洋的故事长达20年,20年构成了我们称之为“历史”的东西,导演Mark Cullingham通过真实的黑白影像片段呈现了“历史”,它们是丘吉尔的演讲,是英国国王的葬礼,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登记,是甲壳虫乐队的芳美,是肯尼迪总统的遇刺,是太空的登月,是越南战争,当然还有梦露。黑白影像作为被记录的历史,它们构成了一种宏大的叙事,而这也提供了这个故事关于时代的背景。

如果说大事件和名人面孔构成的影像称为“历史”,那么这20年通过“查令十字街84号”连接的两端,就是关于具体的人、鲜活的人、爱书的人的“生活”,历史是黑白的,生活是彩色的,历史是片段的,生活是连接的,历史公共的,生活则是私人的:从英国伦敦到美国纽约,从书店书商到剧本编剧,他们因书结缘,他们用信交流,彼此没有见过一面,但是生活在信使之间流淌。第一封信海伦称他们“先生们”,“你们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刊登了经营绝版书的广告,让我有些害怕,绝版,意味着昂贵……”信从纽约的邮箱里基础,跨过大西洋送到了弗兰克的手中,他给海伦回信:“我们已经解决了你三分之二的需求,你要的哈兹里特的书已经寄出……”弗兰克的回信再次跨过大西洋寄到了海伦的手中,海伦的回信是:“书已收到,谢谢!”从纽约寄出,在伦敦收到;从伦敦寄出,在纽约收到;再次从纽约寄出,伦敦再次收到,这不是图书的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单纯关于“买卖”的交流,当寄信和回信构成了一个闭环,当这个闭环不是封闭而是不断拓展和延伸,它所构成的就是生活的本质:对话。

导演: Mark Cullingham
编剧: Helene Hanff / Hugh Whitemore
主演: 安妮·杰克逊 / 弗兰克·芬莱 / Ann Penfold / Kate Binchy / Marcella Markham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5-11-04
片长: 74分钟
又名: Play for Today S06E04

对话是关于古籍,关于绝版,关于抄本,维多利亚时代的诗集、不同的圣经版本、沃尔顿的《名人传》、乔叟的书、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书连接起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读者,不同的故事,但是书是一座桥梁,它导引的是我们对于生活的叙说,它演绎的是我们对于人生的态度:战后的伦敦食物还需要配给,海伦便经常给他们寄去饼干、火腿肠,还有丝袜,而书店也尽量为海伦提供她想要的书籍;海伦说起楼上的英国女孩和她的男友,提及自己的好友作为战地记者曾住在伦敦,说起约克郡补丁的做法,讲述自己搬出公寓搬进新住处的故事,说到了自己的牙病,希望他们为自己喜爱的道奇队祈祷,当然海伦作为一名编剧,也常在信中感慨和制片之间并不和谐的关系,为了生活创作庸俗的娱乐剧本和完美“谋杀案”,但是在抱怨的同时她也不往戏谑一把:“也许我该为你们写一集‘珍本书商谋杀案’,你想当凶手还是尸体?”在信件的交流中,海伦谈起她的生活,而措辞也完全折射出她敢爱敢恨的性格。同样,在书店这边,生活也在笔尖不断被演绎:英国战后实施的配给制,弗兰克拥有的第一辆车,在战争中失去的第一任妻子,逐渐长大的孩子……

信被寄出,信被收到,寄信人和收信人在完全私人意义上,甚至在唯一上实现着对话,但是Mark Cullingham将私人性解构了,它变成了被不断加入公共话题、成为了非私人的交流,弗兰克每次收到信都要在书店员工面前读出来,后来马丁住进了医院,弗兰克每次去看他还要念海伦的信,而写给海伦的信也从弗兰克一个人延伸到了其他人,比如塞西莉,比如妻子诺拉,他们也向海伦讲述着书店人的故事。20年的信函交流,也构成了他们20年的生活,马丁在医院去世了,布尔顿去了养老院,塞西莉离开了书店和丈夫去了中东,从此杳无音讯,梅根移民到了南非也没有再回来。书店的人常常邀请海伦来伦敦,诺拉说可以住在我们家里,但是海伦的生活并不宽裕,住在“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白天不供应暖气的老公寓”里,伦敦之行似乎也不能付诸实践,但是她的好友、演员玛克辛带着海伦的祝福去了书店,还有楼上的英国情侣有一天也跨进了书店的大门。

跨越大洋的20年历史,用信件联结起来的生活,Mark Cullingham就是在海伦的居所和书店之间进行转场,空间是单调的,甚至人物也是固定的,但是通过对信件的“朗读”,这20年的变迁被丰富地呈现出来,它是心灵的交流,它是爱的表达,它是对于人生的注解,当1969年收到弗兰克去世的消息,海伦一下子陷入了悲伤,她走到阳台久久站立,Mark Cullingham给了她门缝中的一个背影,片刻之后她转身回到屋里,将书橱里的那些书拿出来放到了地板上,画外音便是他写给弗兰克的妻子诺拉的一封信:

亲爱的诺拉:

读着你亲手写的信,我哭得像只漏水的龙头。谢谢你告诉我弗兰克那么多温暖的细节——他的幽默、他的谦逊、他“把知识当礼物”的样子。要是我早十年鼓起钱包的勇气,也许就能在伦敦街角的书店里,亲耳听他笑着说“下午好”。

你说羡慕我的信——可真正该嫉妒的人是我:整整二十年,我隔着大西洋拥有了一位绅士最慷慨的陪伴。如今他才走,我的书架就空了半边。

请把那些悼念的来信寄来吧,我想看看全世界如何记得他。也请你一定保重——要是哪天你真想找个人对着弗兰克的照片干杯,写信给我,我随时在纽约举杯回应。

告诉希拉和玛丽:她们的孩子若肯收,我全部少儿作品的题赠本早已备好,只等他们在扉页上写下新名字——算是让弗兰克的笑容再传一代。

至于84号,我已在地图上吻过它无数次。下次若有人路过查令十字路,请让他们替我多吻一次砖墙,就说我欠那里的债,今生都还不了。

  带着全部的爱

           海伦

查令十字街84号,一个地名,一家书店,一个在历史尘埃中容易湮没的存在,却在地图上被吻过了无数次,在那个岁月之吻中,故事超越了国界,感情溢出了书信,生活构成了历史,也许就像那些绝版书一样,查令十字街也将作为一个绝版的存在而凸显它永恒的价值。

《查令十字街84号》电影片头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727]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