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如何被爱》:至少我们曾爱过

20230707.png

回头,是一间空空的房间,是被风吹动的窗帘,以及最后突然传来的尖叫。空房间、微风和尖叫,构成了“回头”的场景,回头意味着对过去记忆的打开,但是那空房间里为什么容不下两个人?为什么风会悄无声息地吹来?又为什么会有女人的尖叫?尖叫的背后是怎样一种惨烈和恐惧?沃依切赫·哈斯营造了一种诡异的情绪,一切似乎都是因为回忆而起——“回头”是在镜头转换中的叙事,是场景变换中猝然而至的故事,也是叙述者奥菲利亚的震撼,在“回头”之前,她内心的独白是:“我没想到结局会这样,感觉自己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没想到结局是这样,就像尖叫一样指向了意外,而感觉自己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是个人历史化的不适,一个“回头”就传递出了过程和结局之间的反差,个人和历史间的错位,“我是孤独的姐妹,也是一个被遗弃的妻子,如果有一天我写回忆录,我会取名‘如何被爱’。”戴着黑色手套,品着红酒的味道,奥菲利亚在上飞机之前的内心活动也是对于记忆的一次“回头”,而这些记忆都和“我”有关的个体叙事:是一个孤独者,是一个被遗弃的人,回忆里是关于“如何被爱”的故事,但是“我”却从来不是孤立的自我,“我们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一切都像是罪恶的、疯狂的、还有虚无的舞台剧,我则扮演着一个喜剧演员,现在我已经退居幕后,但是爱情和家庭却轻易地被替代了,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不去考虑生命的意义,最好是假装一切都是合乎逻辑的,然后发出赞美之声……”这一段内心独白中出现了“我们”,我们取代了“我”,也意味着和我有关的爱情和婚姻也都被取代了,乃至生命的意义都变成了合理性的一部分:个人只是那个舞台必须出演的一部分,在罪恶的、疯狂的、虚无的悲剧里,我只是扮演一个喜剧演员。

奥菲利亚曾经就是一个在舞台上的演员,就是在《哈姆雷特》中扮演奥菲利亚,“猫头鹰是面包师的女儿”,于是自己成为了一个喻体,那么是谁导演了这出罪恶的、疯狂的、虚无的舞台剧?为什么爱情和家庭被取代的个体必须是一个面带微笑的喜剧演员?我不是“我们”必然的一部分,是被“我们”拉向不属于自己的那个“我”:于是发出赞美之声,于是不考虑生命的意义,于是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一切的错位就在于奥菲利亚上了飞机听到旁边有人说起波兰,说起自行车,说起乡村生活时对这个国家的某种描述,戴着黑手套的奥菲利亚拿着一杯干邑,内心独白才指向了真正的原因:“这是一个我不了解的国家,最初我们认为生活不过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之后会发现你的命运其实和所谓的国家联系着……”

个体的生活最终和国家有关,是国家导演了罪恶的、疯狂的、虚无的舞台剧,是国家命运取代了个体命运,是国家让每个人都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在国家导演的舞台剧里,个体真的只能发出言不由衷的赞美之声?甚至微风吹动窗帘之后的尖叫声?上了飞机开始一段旅程,这是属于奥菲利亚的现在,她的旁座是一个来自美国的细菌专家,摆弄着收音机对于奥菲利亚来说是一种奇怪的举动,但是对于现在的奥菲利亚来说,吸引她的却是作为一个男人的存在,而“男人”也将她引向了和个体有关的爱情,引向了“如何被爱”的话题,因为这是“他”——这是一次关于个体的投影,他和她坐在一起,就像在战争期间,他和她也站在一起,于是,这个关于“如何被爱”的话题,在奥菲利亚的凝视和回忆,以及想象中,变成了“如何爱”的故事。

导演: 沃伊切赫·哈斯
编剧: Kazimierz Brandys
主演: 芭尔芭拉·克拉夫托夫娜 / 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 / Artur Mlodnicki / 韦恩泽斯洛·格林斯基 / 维斯拉夫·格拉斯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63年
片长: 97 分钟

奥菲利亚想到的他叫彼得斯,他们曾经一起出演舞台剧,在城市响起爆炸声后舞台消失了,她成了咖啡店的服务员,而他成了顾客,当店里出现德国军官,彼得斯将咖啡摔在了他们的桌子上,以此抗议德军对波兰的占领,而在几分钟之后街上响起了枪声,德国军官基弗倒在地上,打死他的正是彼得斯,于是彼得斯被通缉,而奥菲利亚从抵抗组织那里得到了命令,将躲藏在修道院的彼得斯营救出来带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奥菲利亚执行了命令,但是她没有将他带到卡塔尔齐纳大街8号二楼的指定地点,而是带到了自己居住的房间。这是一个关键的分水岭,奥菲利亚执行组织的命令,就是在一种国家层面行事,但是她却把彼得斯带到了自己住的地方,这是从国家到个体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核心就是:如何去爱。奥菲利亚认为这就是自己对他的爱,而且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奥菲利亚照顾他保护他,给他带来消息,甚至还被德国军官和士兵强暴,所有这一切都是奥菲利亚付出的爱,甚至在战争结束后,奥菲利亚被审讯,判决她禁演五年,她也毫无怨言,从不后悔,“有一种力量没有失去,因为我爱过一个人。”

这就是奥菲利亚的爱,它是无私的,纯粹的,充满力量的,但是对于奥菲利亚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如何爱,而是“如何被爱”,从主动的爱到被动接受到爱,也是从我转向他的一个痛苦性转变,既然我爱着他,躲过了战争,但是为何“被爱”会成为一个难题,甚至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他认为我给他带来了灾难,这就是命运……”的确,在《灰烬与钻石》中戴着墨镜的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在哈斯的这部电影中也一样戴着墨镜,彼得斯始终是一个冷漠的人,正如奥菲利亚的自我感觉一样,在爱着他的整个过程中,他都认为是这个女人给他带来了“灾难”,所以在爱面前他没有回应,被爱也变成了一个伪命题:在一起出演舞台剧而听到爆炸声的时候,彼得斯让奥菲利亚去地下室躲藏,“你还年轻可以等……”在咖啡店里他在德国军官面前示威,军官警告咖啡店必须被关闭,彼得斯对德国侵略者的反抗从来没有顾及奥菲利亚;他在街上枪杀了基弗,抵抗组织让奥菲利亚去执行命令,奥菲利亚将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时,彼得斯没有对他表示感谢,甚至由此开始了对奥菲利亚的误解;当奥菲利亚从咖啡馆带来消息,他们认为他已经被杀而且已经被埋,奥菲利亚认为这意味着危险已经过去,但是彼得斯却痛苦地说:“很明显,这意味着我没法逃走了,他们不会来接我了。”甚至指责是奥菲利亚自作主张只是为了和他在一起;在德国军官搜查房子的时候,奥菲利亚被强暴,彼得斯也没有任何感激,甚至认为是她在讨好军官;战后奥菲利亚默默承受着对自己的不公,但是彼得斯并没有感动,甚至在咖啡馆里和其他女人调情,当她们问他那时候藏在哪里时,彼得斯用手指戳着女人的胸部说:“在这里。”这甚至形成了对奥菲利亚的侮辱;“你会回到我身边吗?”对于奥菲利亚的问题,彼得斯的回答是:“你当时就应该打死我,我们都是战争中的小人物,我是德国间谍,你是妓女……”

爱着他,为了他而失去了身体和尊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是,“男人总爱把悲伤写在脸上的女人,我受过这世间千万种伤害,你却不爱我。”爱和被爱之间的错位也许源于从修道院出来对于“安全”的不同理解,也许来自于德国军官搜查时发现的那只男人鞋子:在奥菲利亚看来,将彼得斯转移到安全地带就是一切的根本,自己的房间就是比卡塔尔齐纳大街8号二楼更为安全,而她用身体接受了德国军官和士兵的强暴,也是为了保护彼得斯。但是对于彼得斯来说,因为自己没有转移到指定地点,所以他们认为他已经被害,所以不再去接他,所以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德国士兵来搜查房间,在彼得斯看来也是因为奥菲利亚丧失了自尊,“我快烂了”,没有感谢,也没有爱,他感觉自己已经死了,所以奥菲利亚的“如何被爱”在本质上就是错位中产生的一个伪命题。

《如何被爱》电影海报

但是,错位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国家和个体层面的不同表达,自始至终奥菲利亚的付出都是在自我的层面上,都是所谓的爱情意义上,但是彼得斯虽然对于奥菲利亚的爱无动于衷,但是他内心也有爱,那就是对所谓国家的爱:他在战争爆发之后不退缩,他敢于反抗侵略者,他甚至不顾个人生命危险枪杀了基弗,作为抵抗组织的一员,投入战斗是他的使命,也是对国家的爱,但是当他被“死亡”,当他不再肩负新的任务,他就是被取消了爱国家的权力,甚至战后他都没有得到任何的褒奖,他也无法成为国家英雄,那张当年的通缉令他一直放在身边,这是对自我的证明,担是在国家的遗忘面前,这一切又是如此的可怜。所以彼得斯把自己说成是“德国间谍”,说成是战争中的小人物,轻易可以被遗忘可以被除名,回忆中小时候照顾的那些玩具娃娃只是自我安慰,在自己的爱早已不在场的情况下,他终于选择了真正的死亡,而这也构成了“回头”的生命定格:那尖叫正是奥菲利亚发出的,彼得斯从微风吹拂的窗口跳了下去,永远结束了这个为国家奉献了爱的生命。

奥菲利亚爱着彼得斯,是个体意义上的爱,彼得斯爱着国家,这是国家意义上的爱,两种爱在战争这场罪恶的、疯狂的、虚无的舞台剧中必定会走向完全不同的结果,但是哈斯并不只是呈现战争的残酷和荒诞,并不是在揶揄波兰这个国家,他最后还是要将两种爱在“如何被爱”中合二为一。从过去到现在,奥菲利亚对于邻座男人的大量,不仅仅是凸显“他”,更是在男人说出自己曾是战争中的飞行员时,想象他在空中作战并取得了战争胜利,奥菲利亚的目光中充满了某种憧憬,而这也是自己在这段经历中变成“失败者”的一种心理补偿。但是在和男人的对话中,她却认识了属于他的另一面:男人的儿子自杀了,在飞机上闭上眼睛是在回忆儿子的过去,这是从战争返回个体的一种过渡,对儿子爱就是一种私有的爱,战争中的胜利者也一样有失去爱的悲伤,那么在某种意义上,爱本身就具有复杂的一面,当在舞台上发出赞美之声,并非只是讨好和无奈,有可能在爱的名义下,也是真实演出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无法逃离国家、战争等宏大叙事,这也许是一种个体的不幸,但也是在经历中学会爱与被爱。当飞机即将着陆的广播传来,奥菲利亚开始化妆,她要做好出发的准备,用好的一面迎接明天,“红色的鸟儿飞过天空,带着它们的伤痛。它们即将死去,没有我们,世界就是一片冰冷。当我们绝望时必须相信重生。”冰冷而变得温暖,死去而相信重生,不是学会“如何被爱”,而是我们曾经爱过,现在爱着,以后还将爱着一切。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09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