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节日开始了》:巴黎是撒旦的城市
法文片名“Que la fête commence”,英文片名“Let Joy Reign Supreme”,都比“节日开始了”更具狂欢意义,它是奢靡之风呈现出一种极盛之势的描写,导演贝特朗·塔维涅在电影中展现的就是法国大革命之前菲利普二世摄政的那段狂欢至极盛的时期。
法国历史上的这段“摄政时期”开始于1715年,那一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去世,菲利普二世便成为了摄政王,成为摄政王之后的1718年,菲利普二世恢复了国家秘书;1720年与西班牙签订了《马德里条约》,但是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五世也想成为摄政王,于是威胁菲利普二世,菲利普就和英国、荷兰、奥狄莉结盟,对西班牙宣战,结果西班牙战败,但是这一年法国在苏拉特等地的贸易站被英国夺走;1722年,菲利普被任命为首相,也就是在这一年,12岁的过往回到了凡尔赛,路易十五在兰斯大教堂登基加冕;1723年,13岁的路易十五成年,菲利普结束摄政,国王留下他负责国事;1723年,国王任命菲利普为首相,12月2日他因中风去世。
这就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摄政时期”,菲利普具有亲和、宽大、诚正、口才和高教养的优点,在摄政期间,也曾数次尝试改善法国的财政状况,最著名的一次就是苏格兰银行家约翰·劳的改革,但是因为密西西比公司的泡沫而失败。在外交方面,对西班牙表现出强硬态度,利用同盟的力量击败了西班牙,在对外扩张上也有一定的功绩,美国城市新奥尔良就是以他儿命名的。但是,法国历史上的这段“摄政时期”却是混乱和放荡的代名词,菲利普沉溺于酒色,腐化之风在他摄政期间蔓延开来,尤其是宫廷从凡尔赛迁回巴黎之后,巴黎感染上了这种放荡风气,路易十四期间的神圣、节制的风气完全被改变,生活放荡无度的菲利普开启了“节日开始了”的奢靡之风,当时的人们称法国宫廷里的人是“该死的朋友”。
导演: 贝特朗·塔维涅 |
而在摄政时期,不得不提菲利普的亲信杜布瓦,他是医生之子,在路易十四死后,他进入政界,他的贪欲比之菲利普过之,1720年成为了康布雷大主教,一年之后成为枢机主教,1722年成为了首相,当他被提名为法国教士大会主席时,他的丑行也终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之后他如愿成为了红衣主教,摄政时期结束之后,杜布瓦也走向了衰落,在菲利普去世的那一年,杜瓦布也去世,爱国者曾批评他说,“与其说他是法国摄政王的大臣,不如说他是英王的大臣。”因为他曾从英王乔治一世那里秘密领取了10万金埃居的津贴。可以说,正是由于菲利普和杜布瓦放纵逸乐,写就了混乱和放荡的“摄政时期”。
“1719年,布列塔尼”,这是电影在开场时标记的时间,这一年可以说是各方矛盾逐渐显露的时期,电影从布列塔尼的起义领袖庞卡莱克试图建立布列塔尼共和国开始,他想要通过西班牙军队的援助使自己获得独立,而之所以独立,就在于他认为摄政王是篡权者,“巴黎是撒旦的城市”,所以他筹集资金,四处奔波,当然还不忘给菲利普写信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布列塔尼的起义,当然对于菲利普来说是一件头痛的事,但是他认为自己可以随时逮捕庞卡莱克,当然,他对庞卡莱克也是网开一面,他就是要证明自己的摄政王不是靠阴谋得来的,甚至也希望为法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布列塔尼的起义对于杜瓦布来说却是一个机会,他就是要利用镇压叛乱的机会让自己成为一名大主教,掌控宗教界的权力,所以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抓获庞卡莱克,甚至唯一的愿望就是将他送上断头台。
菲利普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在那些弄臣的谗言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他几乎每天都沉浸在酒色之中,和妓女埃米莉形影不离,他对生活的态度可以从酒宴上的一句话得到解答:“当蜡烛熄灭的时候,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那些沉溺的酒色之中的人都是灰色的猫,即使和西班牙的关系日趋紧张,即使和英国的同盟关系都是利益所驱,即使布列塔尼共和国正在走向独立,菲利普似乎都不管这些,尤其是在杜布瓦的怂恿之下,寻欢作乐冶游无度。但是贝特朗·塔维涅在这部电影中,却多少把菲利普塑造成一个本性善良的人,而这种“善良”又通过和杜布瓦之间的对比体现出来的:杜布瓦要和英国缔结同盟,而这恰恰是有又一个祸水,杜布瓦要将庞卡莱克送上断头台,菲利普却认为“审判是可耻的”,杜布瓦偷偷截获了菲利普妻子求他原谅庞卡莱克的信,菲利普知道后大为恼火……重要的是逐渐取得大主教权力的杜布瓦根本就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菲利普却会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你相信天堂还是地狱?”他曾这样问埃米莉,埃米莉的回答是:“我相信上帝会怜悯我们的。”身为妓女,也能如此回答,这一点也超过了虚伪的杜布瓦和说只有11根手指的主教。
但是,贝特朗·塔维涅将菲利普从酒色之徒到展现某种善良、亲和的转变中,还是缺少过渡和铺垫,当庞卡莱克被逮捕即将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他忽然就对埃米莉说:“国王是个健康的小男孩,而我已经是一具腐朽的尸体。”这一句话就成了菲利普的忏悔,也就是在那场狂欢之宴中,菲利普又一次忽然感悟:“这里恶臭难闻,到处是魔鬼的味道。”然后他伸出自己的一只手,闻了闻说自己的手太臭了,埃米莉给他洗手,菲利普在洗完之后再次闻了一下,说情况更早了,“一定是我病了。”于是他匆匆离开要去找外科大夫。他闻到了腐臭的味道,他更是从自己的手上闻到了法国的腐烂味,更是认为自己病了,这就是菲利普的一次觉醒。但是当他坐着马车匆匆赶去的时候,在路边撞到了一辆农民拉着的车,车上的男孩叫马修,被撞之后马修的头上流出了血,马修的姐姐在一旁哭泣,菲利普见状下了车,然后给了他们钱,又让埃米莉照顾他们。
这就是菲利普最后的善良,而这善良对于这一场事故来说,也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了,马修的姐姐起身,然后走向路边废弃的马车,号召人们将这辆贵族曾经坐过的车焚烧。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农民们制造的熊熊大火,它将马车完全吞噬,最后只留下一个空空的架子,这是底层人的怒火,而这怒火也预示着一场革命的到来——菲利普和他的“摄政时期”,不正是法国大革命的一次预演?
《节日开始了》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