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4 小学课本:只待成追忆

因为学校的要求,每天必须检查小五的作业,对于他的课本开始熟悉起来,看着现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课本,心里忽然涌出一种怀旧的情怀,当年自己小学的课本是什么模样,记忆大概模糊了,但怀旧却越来越浓,那些过去的岁月已经沉淀太久了,却开始触及心灵深处的那些点滴。

我是1981年上的小学,距今30年,我们是最后一届五年制的学生,之后便是教材和教学体制的大转变,在记忆中,小学是在村里上的,从家出门要走20分钟的路,学校就在村的大礼堂旁边,平房,只有几间教室,有一个操场,当然没有跑道,一切都很简陋,甚至乡村学校里教师的配置也很不全,有复式班,也有老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在小学阶段,也只有这两门课,所以学生的发展极不平衡,在我的童年记忆中,音乐和美术、体育都是一片空白。在那所小学读了5年书,之后便是20里外的初中。现在想来,这些最萌初的记忆都不再清晰了,那些时光里发生了什么也都没有了太多的回忆,而现在,村里的小学已经撤并了好多年,后来我也一直没有去过学校,似乎都在时间里湮灭了。

一样的情况是,小学的课本也都找不到了,我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一次性把家里堆积在那里的图书资料都卖给了收废纸的,这其中包括这些小学课本、我收藏的30多册小人书、当成玩具的烟标等等,现在想来,真的有一种遗憾,它们的消失显得那么自然,但是对于记忆来说,一定是一个损失,在那些发黄的书页中或许能找到童年最纯真的记忆。所以当怀旧情怀涌上心头的时候,也只能从网上的一些图片中唤醒沉睡近30年的记忆。

网上资料倒是不少,但似乎总找不到我们学习过的那些版本,我记得那些课本除了封面和插页是彩色的,内页都是黑白的,每次发课本下来都用报纸或者废旧的纸包上书壳,而里面的那些课文,现在想起来也是耳熟能详的,比如:“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比如:“排起队来做早操。伸伸手,弯弯腰,天天做操身体好。”比如《乌鸦喝水》、《蜜蜂引路》、《朱德的扁担》,而现在的小学课文里,这些都已无踪影,留下的只是少量的经典,比如《小小的船》。

岁月的流逝往往很不经意,当我们再回首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东西已经被时间带走了,虽然百度吧里有小学课本的专门讨论吧,很多收藏站点也都在出售那时的课本,网上还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有着这样的怀旧情绪,但毕竟不能完全找回那种逝去的感觉了,文本不在了,在凌乱的记忆中搜寻,毕竟也是破碎的,是的,过去都是死亡的存在,而我们在面对这些发黄的记忆时,也只能感慨,每一种记忆都属于那个时代,它不能超越,也不能永驻,那个80后集体怀旧的《韩梅梅和李雷》也只属于他们,而留给我们的,只有沧桑的现实。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30]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