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1 数字迷局
小五开始学习乘法,每天都要背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虽然机械,但富有节奏,从加法到乘法,也标志着他对数字的认识和学习开始了一个飞跃。每次检查作业,我也总是怀着对数字的敬畏之心,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那些数字,我有些不安的,一不小心就会犯错,就会变成谬以毫厘失以千里的错误,数字而数学,我自认自己的逻辑能力处在低水平,所以纠缠在数字和数学之间难以自拔,就可能把自己理性思维萎缩掉。
也并非危言耸听。从小学、初中之后,我就开始怕数字,那些小数点、无理数,看得眼花缭乱,辛辛苦苦做下去等到校对答案却是错的,满盘皆输的不是答案,而是实实在在的信心,所有从此失去深入思考的耐性。所以日久生情,一看到密密麻麻的数字、符号,就只能怨天尤人,到最后是避之不及,也就造成了对数理的讨厌。不管是左脑还是右脑,也完全是发育不全,所以生活中的数字也仅停留在70级台阶、2100多元工资、312步石板等诸如此类具象化的东西里。
当然,这种倒退的生活是遇到了一些挑战,甚至不是挑战,是挖苦。秘密的数字打开了另外一个窗口,你在外面,但是你必须走进去,然后自己列算式,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再来些百分比和四舍五入,也就是一个要把你围困住的世界,交到你手里也就无法挣脱了。这是数字的迷局,这是数字的困境,难就难在,数字也是不自由的,和我一样是被统计在方框里的。这就是最大的悲剧,推倒重来,然后再推到,如此反复,数字却还是数字,不长脚,就在那里,沉默也好,观望也好,总之还是写在白纸黑字上的数字,123456789和小数点百分比组成的数字,就这样光明正大,却也是不得触摸。
其实,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有很多东西是无法计算的,有很多人是不会计算的,也就是说数理是需要和现实的结合,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而最亲密无间的,大抵是可以用计算器、电脑或者智能终端来代替,绝对不会出错,千真万确,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是一次真正的解放,对于30多年脑力中理性思维萎缩的拯救,就像拯救我自己一样,也从此,我可以大胆注视着那些数字,以大无畏的精神剔除生活中烦人的作弄游戏。
这仅仅是铺垫,无法离开数字生存,说到底,只是惧怕不适合自己的角色,本来应该顶天立地,却行为艺术般头着地脚朝天,没有叫好只有脑充血,到最后是自作自受,这就是规律和现状,我也就换了角色成了数字的奴隶,成了非我。这深秋的最后一些日子,正襟危坐,在不是我的办公室里,就像关着数字的黑框,我也只能看看掉落了石灰的天花板,看着茶杯四分之三处的茶叶,看看被香烟烧破了一个洞的沙发垫子,都和我没有丝毫关系,我却要很认真地装作是一次放眼未来的确定性命运,实际上是颠倒和错位。
数字离我如此之近,从小学时代开始的眩晕开始袭击我薄弱的意志,包围我的何止是123456789,完全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颠覆。望出窗外,黑夜慢慢降临,活奔乱跳的数字留在记忆中了?不,他说,数字死了,到处都是他们的尸体。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220]
顾后: 万物生长七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