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2 人间词话,及肉身的经验

快递过来是同事签字的,我也以为是妻下单的东西,所为消费和运输,对我来说,也只是和书有关,近期也无购书经历,每月一日的“购书日”也还有一周,所以忽略了这份快递。等我外出归来,QQ上跳动着贾勤的留言,最后一句是“对了,《人间人》收到没有?”

“对了”完全是作为承上的一个词而存在,打开QQ记录,他的这最后一句话除了知道给我寄来了他的诗作外,也传递信息的错位带来的一些尴尬,他本是给杭州恶鸟留言的,也是推介我的书评,却是点错了对象,推介的路径倒一下子变得直接,其实,于我来说,阅读之后“很认真”地评论,也是包含在阅读之中的事,所以也并没有什么可以特别推介的,倒是他们对于词语的敏感和执着让我有些汗颜,他们在自己建造的那个王国里,自由生存,就比如这寄来的两册诗文,贾勤“公寓三年诗选”的《人间人,人间诗》和亚伯拉罕·蝼冢“歧义十四首及其它”的《经验集》,也都是另外的风景。

人间人,人间诗 贾勤 著 不是出版基金
行走着的双脚,在分割线以下,线之上是两个人,复制的影,夹着那双行走的脚。线条的简洁,倒是富有诗意的传递,2008-2010的三年,作为一种生存状态,是否如线条的设计一样,是身体和行走的交错?“三年以来,我一直在诗中强调所谓的应对之谜,渴望着将我交还于主宰授权的人间人,将唯一的命运献给母亲,将泪水还给旁观者,一股注释的洪流将我挟裹。”对应之物,或许在人间这个宏大主题下将是弱小的个体,所以贾勤在《题记》中说:“我相非相,我空非空,我若在夜间与盲人争道,必受挫折;我若不懂得爱,则必然也不懂得尊重童年某个清晨的觉醒所引发的平生悔义。”对于人间的注解,贾勤说:“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这就是人间。”想起前几日说到《安陀迦颂》时,他在QQ上对于“人间人”的注释:“故唐人选唐诗有集曰《中兴间气集》,中间一点灵气不肯消歇,吾辈以心击之,深穿其境,此即宋人周密所谓“人间人”,即王国维借以作人间词话之根源。”

《经验集》亚伯拉罕·蝼冢 著 新死亡诗派 天读民居书院 编选
副题:“歧义十四首及其它”,而在豆瓣里,是“新诗十四首及其它”,词语的变化或者传递着一种隐藏的注解,这本2011年被评为“新死亡诗派年度奖暨免费出版中国诗人作品集奖”的诗集是完全隔开着传统规则,编选署名的“天读民居书院”或许和“不是基金”一样,是民间出版机构,所以在这本非《经验集》的跋中,亚伯拉罕·蝼冢说:“他不得不承认诗歌是自我的占卜游戏,占卜师和被占卜者之间阅读友谊的建立是一种隐约而幽暗的卜算过程。”这也算是对于经验、歧义在死亡诗性中的意义。其实,我更感觉兴奋的则是“作者简介”里的那张照片,完全是我在评点《地方性知识》的那个“肉身的霍香结”,我曾说:“‘蝼冢’这两个词组成了本地父性-母性的谱系,和‘亚伯拉罕·蝼冢’一定是某种约定的关系。”而当现在“霍香结”变成亚伯拉罕·蝼冢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这种身份的虚构一下子变得如此彻底,它甚至解构了我曾经以悬案形式出现的想象。当一切都变成“歧义”的经验,我便听到了亚伯拉罕·蝼冢在《黑暗传·第一部》中的那句话:“我将在所有我所选的物中公开自己。”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737]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