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0 诗歌里的2:巨兽和蝇王
亚马逊的递送速度超过了我的预料,因为事物忙碌18号忘记了购书,7月的购书日推迟到了昨天,其实,购书具有的仪式意义超过了其他,我似乎能从中真到一种信心和力量。所以在5月疯狂购书之后,这两个月的仪式感更加突出,挑选图书也成了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正是这种对仪式的践行,导致对其中出现的纰漏也一无所知。
昨天中午下单的书三本,戈麦的《戈麦的诗》、保罗·奥斯特的《巨兽》和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没有仔细核对,总额53.60元便也成交了。中午在办公室,书已经被送到了,仅仅隔了一天,这是迄今为止最快的图书网购速度,拆开,一时傻眼,上海译文出版社“名著名库”057的竟然有两本,一样的橘黄色的封面、一样的“猪头”剪纸形象,一样的《蝇王》“Lord of Flies”的书名,起初还以为是上下册系列,但睁大眼睛检索的最后结果,还是: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我下单了两本《蝇王》,忙打开亚马逊网站,查看订单,“数量”栏里果然是“2”,再查看发货单,也是同样的数量“2”,那一刻,仿佛我还在读徐淳刚的《树叶全集》里的那篇《2》:“2的意义是多样,但2本身却是绝对的。”
![]() |
诗歌、北京大学、自杀、蓝星诗库,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我能闻到属于诗歌的万劫不复的沉重感,“诗歌应当是语言的利斧,它能够剖开心灵的冰河。在词与词的交汇、融合、分解、对抗的创造中,一一会显现出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照亮人的生存。诗歌直接从属于幻想,它能够拓展心灵与生存的空间,同时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这是戈麦的诗歌观,诗歌拓展了心灵与生存空间,却压缩了生命长度,对于戈麦,我们或许能够用这样的的时间段落来定义他:1967年8月8日生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宝泉岭农场,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毕业后到《中国文学》杂志社当编辑,1991年9月24日自沉于京郊万泉河。《戈麦的诗》以《戈麦诗全编》为基础,以创作时间排序,失收的戈麦佚诗10首。收录诗歌包括:《冬天的对话》、《七点钟的火焰》、《太阳雨》、《星期日》、《艺术》、《秋天的呼唤》、《寄英伦三岛》、《水》、《坏天气》等。
![]() |
还是关于死,关于死的证明:“六天前,一名男子在威斯康星州北部的一条公路边将自己炸死……”彼得·阿伦开始讲述那个故事,本杰明·萨克斯,彼得·阿伦的挚友,一次意外坠楼事件差点要了萨克斯的命,之后他就失踪了,再次见面时,彼得发现萨克斯就是破坏全美各地自由女神像的“自由幽灵”。死亡变成一种幽灵,本身就带有太多的玄秘,导致萨克斯之死的人生线索拼接起来。书的封底上说:“在十五年的时间里,萨克斯从生命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等他到达人生终点时,我怀疑他是否还知道自己是谁。两端之间如此遥远,他不可能记得起点位于何处。”这部与《月宫》《纽约三部曲》并称保罗·奥斯特三大代表作的小说,《巨兽》与其说揭示了一个政治寓言,不如说还在《幻影书》的那个起点上:“他要么是一九二九年死的,要么是前天死的。什么时候死的都无所谓。他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我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了。”
![]() |
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样是充满着残杀和死亡,在历史被虚构的情境中,活着的人如何继续活下去,荒无人烟的孤岛里存在一个空白的秩序,而只有人的到来才改变了这里的一切。未来的核战争,孩子的世界里没有童趣,没有善良,在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孩子们从最初的齐心协力,变为某种争夺,由于害怕所谓的“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而告终。恶的本性统治了一切,也主宰了一切,威廉·戈尔丁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猪头说:“别以为野兽是你们可以捕捉和杀死的东西!”那颗布满苍蝇的猪头象征人性恶和心中的黑暗世界?由于他的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的寓言,总是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就像《蝇王》中所说:“恶之出于人,犹如蜜之出于蜂!”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145]
文以类聚
随机而读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