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3 《北京遇上西雅图》:久别重逢,已无"联想"
一个是未婚先孕的“非职业小三”,一个是事业落魄的“吃软饭丈夫”,他和她相遇,是城市与城市的相遇,是生活与生活的相遇,是爱情与爱情的相遇,那里是“缘分的天空”,那里有“遇上对的人”,那里就是一场久别重逢的戏剧表演。
北京在身后,北京是记忆的某一个瞬间,北京是长于斯却不得不逃离的城市,这是相遇的出发地。文佳佳的肚子里有一个生命,但是这个生命所代表的并不是爱情,是幸福,是依靠,而是背叛,是分离,是孤独,“非职业小三”的命运只是被抛弃在一个陌生城市的开始,而肚子里的生命也意味着某种抗争,对于文佳佳来说,这是她争取与老钟最后爱情地位的资本,而且是代表着传承意义的儿子。所以在文佳佳的心中,要让孩子生下来是最终极、最直接的目的。所以从北京到西雅图,不仅是一种逃避和分离,也意味着更大力量的反击,意味着另一种生活的真正开始。而北京对于Frank来说,也是过去的一个符号,在那里,他叫郝志,他是北京阜外医院的著名心外科主治医生,但是因为女儿的教育和妻子的忙碌的工作,他自动离开那个有着身份意义和归宿感的城市,移民西雅图是在追寻新的生活,其实也是一种背离。
所以,离开北京,所以,抵达西雅图。24小时的飞行距离,阜外医院、小三、美食编辑、金钱至上,这一切的象征意义都在西雅图这个陌生城市被解构了,甚至文佳佳这个人,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把自己身上有关的属性都一一解构。为了过安检顺利抵达西雅图,她隐藏起微微隆起的肚子,她用生硬的英语表达着“Sleepless in Seattle, I love it.”的归向,而当世界真的呈现给她的时候,西雅图并不完全是代表浪漫、新奇和可以容纳错误的爱情的场所。护工Frank也迟到30分钟,文佳佳亲眼看见月子中心成为非法机构,也是一种逃离中,孤独恰好是那个雨夜的注解。而西雅图的生活在文佳佳看来,依然是一个宣泄自我的空间,她孤独一人,但是有大把大把的钱,她可以付几倍的钱而拥有一个大的房间,她可以用几百美元买一只阿拉斯加大闸蟹,甚至她的生活完全是金钱开启的一种秩序,Gucci、Chanel、Tiffany……这些包品牌构筑了她孤独生活的另一面,那就是物质主义的享受,但是这种享受给文佳佳的依然是空虚,圣诞节答应来看她的老钟最后只送来一个圣诞礼物,而那礼物依然是一只包。“圣诞节有个包,春节有个包,三八妇女节有个包,连六一儿童节都有个包!都是包都是包”这就是文佳佳“我什么都没有,但我有包”的疏离生活。同样的疏离也在Frank身上,他曾经是一个著名的心外科主治医生,但是妻子作为商界代表有着比他更为风光的事业,为了女儿的学习和生活,Frank放弃了北京的一切,来到这个陌生城市,做司机,做护工。
这是他们共同的生活符号,他们都在物质主义的生活困境中,有不解,也有痛苦,而从北京到西雅图的“相遇”,恰是从偏离的物质主义轨道上寻找自我,这种落入俗套的转折在另一个异域城市或许有着另外一种意义的重建。老钟的卡被冻结了,物质生活一下子跌倒了最低点,对于文佳佳来说,这是一次痛苦的转折,她不再拥有享受的金钱,甚至一切的服务都要她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而Frank的遭遇似乎更为不利,他和妻子其实早就离婚了,为了女儿的成长才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她,但其实,他也知道和女儿的那种依存的关系才是超越物质的,才是舍弃不得的,所以曾经所陷入的物质主义生活,当然是偏离正常生活的。所以在这样的境遇下,“Finding Mr. Right”似乎从人生态度的端正开始的,遇上对的人就是看见一个符合自己的生活,并且为之奋斗,或者自食其力,或者勇敢袒露,文佳佳以自己的能力生下了孩子,而Frank也在自己的女儿努力下重新拿到了做医生的资格证书。
![]() |
《北京遇上西雅图》海报 |
但,从偏离的轨道上重新走上发现自我的生活中来,似乎并不是电影叙述的目的,或者没有了名贵的包,没有阿拉斯加大闸蟹,没有了圣诞夜的豪华包厢,没有了法餐和游艇,但一定可以有豆浆油条,有两个人的凝视,有以假乱真的爱情,也有那离别时的泪水和挂掉胡子的想象。其实,这样的一种“对的”爱情,在现实面前显得困难种种,但是没关系,只要情真意切只要两情相悦只要爱上对的人,还有障碍不可以扫除?文佳佳肚子里怀着老钟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背叛,但是没有关系,老钟有经济问题,而且从来不去西雅图看望她,那么文佳佳所谓的爱情一定是错误的,慢慢走近了观众的心理期许。而在另一方面,Frank有一个女儿,甚至还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但是这一切只不过是假象,他早就离婚,而且妻子即将要结婚。对于文佳佳和Frank来说,一切道德的束缚正在一一解开,他们“对的”生活正一步步走来。而那场在警察局里的陈述,看起来是一次谎言,是为了明哲保身而将感情当成了一种解脱的工具,但其实,离婚、爱情,这些都便成了“假戏真做”,成了故事向前推进的真正情节,甚至说到的“一家三口加一只狗”的生活模式也是向未来生活释放的信号。
他们相爱了,真的相爱了,而且Frank在为文佳佳母子生命延续的那一刻,完成了精神意义上对“父亲”的命名。作为一个“非职业小三”,文佳佳肚子里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具有砝码性质,而随着生命的一天天长大,那种没有父亲的无奈其实也为以后的生活设置了难题,而在诸多月子中心产妇的故事里,“父亲”这一角色几乎都是缺席的,“白发魔女”周逸居然是个同性恋界的纯爷们,她以“父亲”的身份剪断了婴儿的脐带;而陈悦至始至终也未见丈夫出现,而文佳佳在感受胎儿在动的时候,也幽默地对肚子里的孩子,也对一旁脱了鞋给她穿的Frank说了一句:“宝宝,你别搞错,这人可不是你爸!”而在文佳佳被接走回到北京的生活中,那个隐藏在背后的“老钟”也一直没有出现。北京的生活,对于曾经的文佳佳来说,似乎是期盼的,物质享受,有了儿子和名分,但是孤独依然包围着她,物质带来的不是享受,而是更深的疏离——最大的疏离是那个叫“老钟”的父亲的缺席。
这种缺席当然不是那种“对的”生活,所以在感情的不断递进中,最后的障碍也需要扫除,那就是文佳佳和老钟又分手,而那个缺席的老钟又和前妻复婚。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至少在伦理和道德上,一场爱情就要走上正轨:Frank离婚了带着女儿,又取得了行医资格;而文佳佳也终于摆脱了“小三”的命运,建了自己喜欢的美食的网站,单身,充满爱意,而且都寻找到了自我。那么,或者只缺一个真正的相遇。
相遇一定会来到,不可逃避,不是在物质有关的那个北京,也不是那个初次相遇的西雅图,而是距离西雅图3800公里的城市,那个有着为实现心愿的帝国大厦的城市,雨还是雨,从西雅图一直下到纽约,也从文佳佳下到Frank,从那个说话不停的儿子到情窦已开的茱莉。他们必定要相遇,必定要在最高的帝国大厦里完成“对的”故事,这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相遇。那一句话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么好了,一切都是天注定的,那张照片通过微博被看见,而其实,不管是Frank还是女儿,不管是文佳佳和儿子,他们都没有离开,他们一直在故事的现场,所以最后即使手机摔破了,在60楼拥挤的大厦高层,在转角也一样可以遇见,毫无悬念,毫无波折,遇见便是遇见,天注定的遇见,也是天注定的爱情。
这是另一个“缘分的天空”?西雅图,相遇,阿拉斯加大闸蟹,帝国大厦,这是向20年前的那部电影致敬,“Sleepless in Seattle, I love it.”从一开始这种致敬就融入了诸多的缘分和标签,或者说,《西雅图夜未眠》的经典再现,也是用20年的时间来演绎另一个“缘分的天空”——20年后,经典《西雅图夜未眠》遇上中国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西雅图夜未眠》中帝国大厦的相见,是为了弥补《金玉盟》中加里·格兰特未能实现和黛博拉·蔻儿相见的诺言,《北京遇上西雅图》当然是再造了同样的场景,从擦肩而过到将要错过,到最后也终于相拥站在一起,陌生的城市里有最熟悉的味道。
这样的致敬,在20年后当然已无悬念,甚至已经变成了一场物质主义的秀场,婚纱店里的联想打印机、Frank驾驶的丰田汽车,以及民生银行卡、腾讯微博,这些植入广告又显露无疑地将故事推向一个没有任何悬念的结局中,还有文佳佳两年未换的手机,Frank被摔坏的手机,都有一个熟识的“Lenovo”标志:联想K900和联想S2,是啊,“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的疑问到最后一定变成了一种戏谑,一种再无其他可能的“Mr. Right”。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941]
思前: 它们不是词语
文以类聚
随机而读
- 1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