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1 《捉妖记》:跨界是一场冒险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借用《大话西游》的那句经典台词,挺着大肚子的宋天荫便实实在在成了一个待产“人妖”的“孕夫”,生还是不是的选择,其实最后变成了生下来是人还是妖的纠结,喝人血的是妖,捉妖身的是人,妖和人势不两立,而此刻妖在人身上,而且人会成为妖的“父亲”,宋天荫一定看清了最后必将带来极大的破坏,带来人和妖既定秩序的颠覆,所以宋天荫的“人妖”恐惧变成了现实意义上难题:人和妖能不能共生共存?人妖会不会就是一次跨界的冒险?
冒险是必然的。电影一开始交代的背景就是这种冒险的历史宿命:“自古以来人妖共存于世,人欲主天下,妖遂被驱逐入山。其后历朝,妖偶有越界,皆由捉妖天师秘密处理。老妖王辞世,妖界大乱,众妖越界流窜,一时间世间人妖难辨。”人妖共存于世是美好的远古,而当人变成天下之主的时候,这种美好就荡然无存,和谐变成了你死我活的争斗,甚至变成了不共戴天的战争,所以人在人世,妖在妖界,分界而治,或者也是一种现实,但是这样的平衡却并没有持续较长时间,妖界的善恶之分也最终使得冲突变成了内部争权,所以混乱,所以越界,所以冒险。
所以从背景意义上来解读,人妖跨界其实完全是一种妖界单方之乱,或者是越界而躲避,或者是流窜而追杀,他们闯入了人间,也为着这一场冒险的到来带来了无数种可能。而老妖王的王后为了生下小妖王,也不得不来到陌生的人间。而在人妖对立的现实来看,尽管妖界有着巨大的身躯,有着强大的力量,有着变幻的能力,但是相对来说,妖还是一个弱者,人世有捉妖的天师,天师具有超强的法力,无论是画符还是念咒,种种本领似乎都压过妖界,而妖界,即使有可怕的火甲虫,也只是针对妖自己,针对妖中的更弱者。
所以妖进入人间,唯一的办法便是“人化”,永宁村的那些妖都披上了人皮,化成了村民,而且一改喝人血的习惯专门吃素,实实在在按照人的规矩来生活,这似乎是一种共存的理想状态。宋天荫的父亲宋戴天身为捉妖的天师,又是永宁村保护村民的保长,这双重的身份恰是人妖共生的和谐隐喻,所以那个大娘在葛千户把他们抓起来的时候,对他说:“我们全都改吃素,我们安生地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已经证明了人和妖能够和平共存,你们人类已经把那么多动物都搞灭绝了,为什么还没有接受教训,为什么就是不能放我们一条生路?”放一条生路不仅是消除妖界善恶相争的哀求,而且也成为在人间和谐相处的期盼。许多年,对于这个人妖共存的村子来说,的确提供了一个样本,但实际上,这也仅仅是一种乌托邦。宋戴天为什么要离开存在,而把全村人的安危交于没有任何能力,而且脚也瘸的儿子宋天荫?面对葛千户带领的那些天师堂的天师,宋天荫不要说保护村民,就是自己也岌岌可危,差点成为牺牲品。
这是乌托邦的脆弱。作为弱者的妖需要的是人类的庇佑,而人类天生是妖的敌人,妖在本质意义上,就是一种邪,这是一种人类的心理认知,不仅需要避而远之,而且还会成为消灭的对象,甚至,也成为人类权贵的一种象征,捉妖技术越高,胸前挂着的铜钱就越多,所受的尊敬和地位也就越高。这是人类在消灭妖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等级秩序。而那个通向天堂的顺天府,其实是妖的地狱世界,在这里人买卖妖,人烹饪妖,人也要吃食妖,捉妖、卖妖、烹妖和食妖,完全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建立的完整产业链。
|
《捉妖记》海报 |
而葛千户作为这个产业链的顶端,看起来权力无限,但其实是一种伪人类,他实际上就是妖界恶的代表,他化成人类居于天师堂之上,只不过是要实施他的阴谋,而他披着数重人皮,把自己妖的真面目隐藏得那么深,就是要利用人类的力量、技术和智慧,使自己成为一种强势,但是在本质意义上,葛千户还是难逃妖的宿命,那一把浸透着人血的宝剑开锋之时,也是人类力量爆发的最大化,宝剑不仅具有锋利刀刃,还凝聚着那一份厚重的爱,只有爱才是无敌的,不管是宋天荫和霍小岚之间、宋天荫和奶奶之间人类的爱,还有他们和胡巴之间人和妖的爱,汇聚在一起,是最大的善,足以将最大的恶置于死地。
永宁村村民的逃避而入人世,是为了自己能逃避妖间的追杀,葛千户伪装成天师堂的首领,是为了自己在妖间的统治,所以不管是村民还是葛千户,都是妖对于人类的妥协,他们的跨界冒险注定无法改变人类的强势地位。但是在这两种跨界之外,小妖王胡巴的跨界却是革命意义的,一方面他是老妖王的后代,背负着建立妖界和谐秩序的重任,而另一方面,他又成为宋天荫肚子里的“孩子”,是人和妖杂交的生命体,所以这种特殊性为人和妖的跨界带来了新的可能,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颠覆性的意义。
而这种颠覆的最大改变是感情的注入,妖后冒着生命危险要将胡巴生下来,这是一种和人类一样的母子感情,胡巴出生之后是妖界新的统治者,所以他背负着重振妖界兴盛的国家感情,而当妖后将这个生命体放入宋天荫的肚子之后,最为复杂的人和妖的感情开始了漫漫征途。这条路是曲折的,也是充满了误解,而这或许是这种感情的可贵之处。宋天荫成为胡巴的“父亲”,完全是一种突发事件,那个小圆球被吞下而在肚子里安身,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宋天荫的被动命运,甚至在挺着肚子的时候,也希望霍小岚能除掉这个孽种,只是因为流血和痛苦,他才放弃了,无奈地让自己有了一种新的身份:妖之父。而当宋天荫真正降生这个孩子之后,在和他萌态的生活里,在不同习惯的适应中,在投入自己的感情里,他们渐渐走向一种父子关系。胡巴呆萌可爱,本性调皮,他的一哭一笑,他拉屎放屁,似乎都慢慢像一个孩子。而宋天荫也在这种共处中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爱。胡巴肚子饿了,宋天荫便希望霍小岚能够像母亲一样给他喂奶;而当胡巴生病发热时,他们又极尽关爱之情,给他降温。
胡巴和宋天荫、霍小岚像是一个充满温馨之爱的家庭,可以说,从胡巴进入宋天荫的肚子开始,一种养育的感情就已经萌芽,帮妖后生下小妖王,不仅是对于妖界传宗接代使命的完成,也是对于人类某种爱的唤醒。宋天荫的肚子不单是一个简单存放生命的安全之所,而且也是输入人类营养和感情的地方。而在胡巴出生之后两人的照顾中,也使得宋天荫和霍小岚渐渐产生了男女感情,这是人类自己的爱。另一方面,宋天荫身上的那种爱的激活,也是对于自身从小丧失父爱的一种弥补。在宋天荫的记忆中,父亲宋戴天离自己而去的场景历历在目,那句“我不要你了”时时刺痛着他,这是他受伤的开始,也在心中留下了抛弃妻子的男人不是好男人的观念,而生下胡巴,自己成为胡巴的父亲,在内心深处就是一种回归和弥补,胡巴是自己的一个投影而已,宋天荫就是要把曾经缺失的父爱重新找回来。所以当胡巴仍然是一个妖而走向被出卖和烹饪、吃食的最终命运时,宋天荫在不舍中质问霍小岚:“即使他没有感情,我有!”
感情的培育和升华,使人和妖走到了一起,”捉妖记“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救妖记“,他们面对葛千户的恶,用这种升华的力量共同维护一种秩序,那就是善,揭露葛千户的身份,并用宝剑将他铲除,这是小妖王的胜利,也是人类的胜利,包括天师罗钢在捉妖过程中,反被保护胡巴的情侣妖竹高和胖莹所救,而最终以感恩之心联手打败天师,也是一种跨界之爱。但是不管是宋天荫、霍小岚对胡巴,还是罗钢和竹高、胖莹,其实最后都回归到宋戴天建立永宁村的乌托邦道路,人和妖的跨界带来了温馨的爱,带来了战胜敌人的力量,带来了和谐共处的局面,但这些都是暂时的,妖注定要回到妖的世界,人也最终要返回作为人的属性。
人和妖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更像是一种同病相怜,胡巴的家族遭到灭杀,宋天荫的父亲和村民生死未卜,所以他们都是这一场争斗的牺牲品,所以惺惺相惜,所以在爱中彼此温暖,罗钢身为捉妖天师,所有的努力也只是为了生存奔波,而那些妖也是无奈,他们在篝火燃起的夜晚一起唱出的命运之叹,也是逃不出的宿命。所以当胡巴被卖掉含着泪告别的时候,这种跨界的冒险便开始了,当胡巴被关进铁笼的时候,他又回归到了妖的身份,而宋天荫无奈离开的时候,他也被恢复了人的属性,人和妖的分离变成了必然的命运,所以宋天荫和胡巴的关系从人伦意义上的跨界走向了终结。而实际上,跨界一开始就预设了某种无法破除的隔阂,小妖王出生之后,无法改变喝人血的习惯,而那些永宁村的村民尽管吃素像一个人,但是他们这种改变自我强行融入的妥协到最后依然是流亡。打败了葛千户,妖们还是要被人类赶到更遥远、更荒芜、更杳无人烟的深山老林,甚至不知所终,而对于自己投入感情的胡巴,宋天荫也仍然像他父亲当年那样,对着自己的“孩子”大吼:“走吧,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生活,现在这个世界还没办法接受你,我把你留在身边,会害了你。”
从起点又回到起点,一个轮回,最终依然是人和妖的分离,依然无法建立一个人妖共存的理想社会,正义、宽容、羁绊和共生或者已经在人和妖的世界里相继激活,但是在这分界的现实里,依然有背叛,有胜负,有强弱,有优劣,跨界不是最终的融合,而是继续在冒险的道路上。这种继续或者是电影埋下的一个伏笔,为以后的续集预设了另外的可能,包括宋天荫父亲的最终下落,包括那个像天使一样的菠萝妖怪,都没有融入到真正的剧情里,在游离中预示着接下去会有新的跨界冒险。
跨界是一种冒险,其实也是电影命运的一种写照,《捉妖记》早在2014年就已经拍完,正等待后期和上映的时候,因为主演柯震东吸毒事件波及而无法上映,最终来了角色大更换,宋天荫为井柏然扮演之后,剧组又投入了7000万重新拍摄,致使而影片总投资高达3.5亿。虽然是“长痛不如短痛”的决然,虽然为主打合家欢的三部曲留下一个改造的机会,但是这种“跨界”还是付出了代价。而从电影的创作来说,也像是一种冒险的跨界行为,“山雄伟,海辽阔,经奇幻”的背景交代像是对于《山海经》远古神话的一种引用,而其实“聊斋之宅妖/聊斋之捉妖记”的别名却使故事带有了鬼狐文化的影子,据说,导演与编剧一起,曾把《山海经》和《聊斋》里所有的故事都看完了,最后才找到了一个叫做《宅妖》的小故事,而实际上,这个故事的“跨界”意义带有太多的硬伤,把长山李公“近抚按之,随手而曲,殆如肉耎,骇而却走。旋回视,则四足移动,渐入壁中”的鬼怪演绎成一个有着家仇国恨的小妖王,“油炸不死,蒸煮不烂,刀剁不碎”的胡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妖界的美猴王,“万物有灵且美”的主旨在鬼怪故事里,变成了对于现实的逃避,而人类的秩序、规则以及等级移植到妖界,妖只有披着人皮、舍弃自我才是一条捷径,变成了人化的妖却是对于现实的一种妥协。
不论是乌托邦的共存,还是伦理上的亲缘,都像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超越和妥协,独立和融合,根本不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宿命的背后永远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因为,“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683]
思前: 关于“乌力波2”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