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美国朋友》:被置换的自我救赎
黑帮的救护车终于在大海边被焚毁,当黎明启幕,当旭日东升,这应该是美好的一天,沙滩上只留下雷普利一个人,当他看着齐默尔曼·乔纳森和妻子开车远去时,发出了怪异的笑声,而看到车子横冲直撞冲向堤坝并最后停住的时候,雷普利说出的一句话是:“不管怎样我们成功了。”干掉了威胁他们的米诺和安吉,消除了黑帮的威胁,这是一种成功,但是雷普利口中的成功并不仅仅是逃亡之后的胜利,而且他是看见乔纳森出现状况甚至走向死亡时才说的这句话:乔纳森先是带着妻子玛丽安开车离开,这是对雷普利的舍弃;接着自己疯狂开车,他对妻子说:“他永远不会把披头士请回汉堡的,丹尼尔在等着我们。”一种否定只是为了回到自己的家,回到儿子身边;接着他对玛丽安说了一句:“好黑暗啊!”头一歪,便靠在了方向盘上,汽车失去了控制,冲向了堤坝,甚至差一点冲进大海,是玛丽安拉起了手刹,才避免了另一场悲剧,但是乔纳森还是因为疾病发作死了——当雷普利被所谓的好友抛弃,当雷普利被乔纳森怀疑,甚至当雷普利看见乔纳森死去,为什么他还会说出那句“我们成功了的话”?
成功意味着脱离陷阱,意味着重抵安全,当雷普利说出这句话,其实只是在自我层面达到了成功,这是消除恐惧的一种释放,而乔纳森的离去甚至死去,在他看来已经和自己无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美国朋友”只是一种虚伪的命名,所谓的帮助甚至一起杀人只是为了自我赎罪,就像乔纳森知道雷普利不会把披头士带回汉堡,在整个过程中他也知道雷普利不是为了所谓的友情,当回家成为无法实现的梦想,当疾病最终夺取了他的生命,在“美国朋友”的虚设中,他只不过是某种牺牲品,而“成功”的人生哲学最后就是一个被置换的自我救赎。
《美国朋友》改编自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的犯罪小说“雷普利系列”的第三部《雷普利的游戏》,这部小说曾经两次被改编成电影,文德斯之后意大利导演莉莉安娜·卡瓦尼将它改编成电影《午夜守门人》——和原作、卡瓦尼版不同的是,当文德斯命名为“美国朋友”,似乎就隐含着对主角的置换,小说文本中的主角是雷普利,而在文德斯的影像里,雷普利变成了“美国朋友”,这也意味着把他当成“美国朋友”的乔纳森成为了主角,但是连同“美国朋友”的设置一样,文德斯在主角的置换中,一方面减弱了雷普利的戏份,他甚至只是穿插在乔纳森被黑帮收买的两次杀人过程中,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将乔纳森完全作为主角,而是让两个人共同支撑起情节,乔纳森更多围绕着身体之变,在为了家人的目标中走向了杀手之路,而雷普利则更多在灵魂的痛苦中如何用友情来为自己救赎,一种是物质意义和情感意义的存在,一种则是灵魂意义上的体现,两者结合在文德斯看来才可以阐释“朋友”,但是当两个人成为主角,却也削弱了剧情的主次,在几乎没有重点的情况下,无论是对于“美国朋友”在精神意义上的维系,还是最后的死亡和成功,都变得平淡、琐碎,它只不过在一条平直的线上滑行,甚至逻辑关系上也是问题多多。
身为画框制作者的乔纳森,从他第一次出现在拍卖会上帮助艾伦拍走了德怀特的名画开始,他的故事便被展开了。乔纳森有自己的工作,有支持他的妻子,有可爱的儿子,对于他来说,这似乎是一种“成功”的人生,但是由于身患血液病,他的这一切慢慢开始解体。他一直担心自己的疾病是不是加重了,医生加布里尔告诉他情况很稳定,让他不必担心,但是乔纳森似乎无法让自己心安,这种担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于家庭可能陷入的悲痛表达了不安。而黑帮的米诺正是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在他找到乔纳森的时候,就告诉他因为病情他不久将别于人世,所以他交给他杀人的计划,只要完成杀人,一个或两个,他就可以拿到25万马克的报酬,家人的生活完全无忧。乔纳森刚听到这个计划的时候,当然是拒绝的,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杀过人,也不会去杀人,但是米诺不断诱惑他,甚至制造了谎言:他为乔纳森安排了巴黎的医生,让他看到了自己病情恶化的报告,这份作假的报告让乔纳森信以为真,也从此变成了一个非职业的杀手。
导演: 维姆·文德斯 |
乔纳森杀死了在地铁里的第一个目标,但是这不是结束,米诺又让他杀死第二个目标,在火车上,他与前来帮助他的雷普利共同杀死了两个人。杀人计划完成了,但是米诺却遭到了另一黑帮安吉的追杀,而米诺知道这无疑是雷普利透露的消息,于是他又来追杀雷普利,最后在一个黑夜中,雷普利和乔纳森干掉了安吉和米诺,烧毁了那辆救护车,在“不管怎样我们成功了”的终结中消除了恐惧和不安,但是乔纳森还是没有逃离死亡,他最后的暴死看起来像是疾病复发,但是在逻辑上更像是因为自己陷入这一桩骗局的悲伤,是对被“朋友”欺骗的愤怒,是悲伤和愤怒共同夺走了他的生命,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这个杀人的过程让他成为了一个利益角逐的牺牲品。
雷普利没有死,而且他宣告了“成功”,在乔纳森杀人的故事中,雷普利一直是作为配角出现的,在拍卖会上他们是第一次见面,接着雷普利又去了乔纳森的工作室,让他为自己的画作制作画框,这是从相遇到相识的过程,在杀人行动中,乔纳森的第一次谋杀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但是在接手第二次谋杀时,雷普利帮助了他,尤其在火车上,正是在雷普利的周密计划,这个杀人行动才最后完成,而且没有对乔纳森造成后续影响,它最后演变成安吉和米诺黑帮之间的火并,而乔纳森和雷普利最后一次合作便是成功解决了这两个具有潜在威胁的黑帮,如果抛开乔纳森最后的死亡,杀人过程无疑是完美的。
但是雷普利并非只是一个过客,并非只是一个朋友,当文德斯讲述乔纳森的故事,他把雷普利放在了一个次要位置,但是背后起决定作用甚至推动乔纳森沉浮的就是雷普利,在这个意义上,雷普利又成为潜在的主角,而这个潜在的主角之出场,之帮忙,之成功,都是在帮自己走出困境,走出恐惧,走出罪恶。雷普利在乔纳森还没出场时,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就是颓废,就是无助,他拿着一部录音机录下的一段话是:“1976年12月6日,没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只有恐惧本身,对于自己是谁以及其他人是谁,越来越不清楚。”这句话无疑揭示了雷普利内心的黑暗,也成为文德斯希望在电影中表现的主题:当世界只剩下恐惧,只有用另一种恐惧才可以消除它,比如乔纳森最后走向杀手之路;当人已经不认识自己,不认识他人,隔阂的世界拥有的也许只有“美国朋友”式的友情,但是这种友情只不过是自我欺骗而已,最后依然是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别人的迷失。
《美国朋友》电影海报
文德斯就是让这句话成为一条线索,让雷普利在恐惧和自我迷失中寻找救赎的方式,所以当他在背后主宰了乔纳森的行动轨迹,他又更像是主角。在拍卖会上,他无疑是利益的代表,甚至是背后操控者,那幅德怀特的油画其实在专业的乔纳森看来,可能是赝品,但是艾托还是以高价买走了,当雷普利和乔纳森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雷普利伸出手想和他握手,乔纳森似乎看穿了他并没有给以回应,这让雷普利非常尴尬,而这种尴尬也从此让雷普利心生怨恨,他就是通过艾伦的口吻给乔纳森发了一封电报,说他的病情可能已经恶化,希望他保重身体,这是乔纳森情绪变化的一个起点,正因为最后的朋友对他的提醒,让他开始对自己的病情感到不安,也终于答应米诺成为杀手;而成为杀手,似乎又是雷普利暗中策划的,起先米诺找到的是雷普利,但是雷普利认为要杀人最稳妥的办法是找一个陌生人当杀手,这样才能避免嫌疑才能不被对方发现,由此米诺才找到了和利益毫无瓜葛的乔纳森,这便使得乔纳森走向了这一条不归路。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米诺让乔纳森去杀第二个目标时,心怀愧疚的雷普利才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乔纳森,最后完成了任务,迎来了成功。
无疑,雷普利几乎决定了乔纳森所走的这条悲剧之路,这就体现了雷普利自身的矛盾性,他录下那段话是想找到逃避恐惧寻找自我的方式,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不是试图改变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反而制造了更多的恐惧,反而让乔纳森无法自拔,最后在火车上帮助乔纳森,按照雷普利的说法是:“我只是想去阻止第二宗谋杀,米诺的计划会变得越来越疯狂,而乔纳森是我的朋友。”把乔纳森叫做朋友,只是雷普利自己的命名,甚至只是他逃避自己所犯下罪过的一种方式,而乔纳森也早知道了雷普利的这种自私,所以在最后焚毁救护车的时候,乔纳森终于绝尘而去,最后那句“好黑暗啊”是对自己生命状态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以雷普利为代表的利益主义者的一种愤怒,“以我的身体为赌注”,其实谋杀早就开始了,所以乔纳森最后的死反而变得没有了恐惧。
文德斯似乎用电影在描绘身体之死亡和灵魂之迷失的时代画像,但显然这种对时代病态的揭露太过直白,而在剧情的设计上又暴露出诸多的矛盾性,甚至很多地方缺少逻辑的支撑:仅仅是在拍卖会上乔纳森让雷普利难堪,雷普利怎么可能用艾托的名义散布乔纳森病重的谣言?乔纳森关注自己的身体,怎么就突然不相信一直以来对他治疗的加布里尔医生,而会相信完全陌生的米诺?第一次在地铁上杀人,乔纳森是拙劣的,甚至自己的眉角撞到了垃圾墙而受伤,这样一个拙劣的杀手,米诺竟然会让他去实施第二宗谋杀?第一次杀人,乔纳森完全被监控拍了下来,但是之后他为什么会平安无事?第一次杀人只得到了一半的钱,乔纳森怎么没有和米诺讨价还价反而又答应第二宗谋杀?米诺和安吉都是久经沙场的黑道人物,但是他们怎么轻易被乔纳森和雷普利这两个业余杀手所杀死?……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