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国王的全息图》:我们该如何连接?

20230726.png

结局是温馨的,是圆满的:艾伦写给女儿凯蒂的信中说,自己回家的几乎要无限延后了,虽然公司的项目在竞标中败给了中国供应商,但是对于自己来说,“我找到了另外的工作……”公司竞标结束,意味着在沙特阿拉伯的旅程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在个体意义上,找到工作成为了新的起点,而且“无限延后”是一种主动的选择——门打开,是满脸笑容的哈克姆像迎接主人一样欢迎他“回家”,门关上,是门上太阳和月亮在一起的图案,就像新启动的生活本身,关于工作,关于爱情,在太阳和月亮合一的结局中变成了圆满的现实。

汤姆·提克威2016年拍摄的一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这是汤姆·提克威紧跟时代而创作的一部电影,艾伦从美国飞到沙特完成“国王的全息图”,是为了公司的前景,也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经历在他出发之前对他说的话就是:“你要紧跟这个时代。”全息图就是这个科技和互联网时代的标志,在这里无疑具有隐喻意义:全息图是一种实现真实的三维图像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它是以激光为光源,用全景照相机将拍摄记录在高分辨率的全息胶片上构成的图,全息图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干涉条纹的存在,它和传统照片所呈现的真实物理图像不同,全息图包含了被记录物体的尺寸、形状、亮度和对比度等信息,它也和其他三维图像不同,全息图提供的“视差”可以让观察者通过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来观察不同的形象,就好像真实物体在那里一样。

这是在技术层面对全息图的解读,全息图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便是对真实图像的投影,所以“投影”是电影的一个关键词。艾伦在启程前往沙特之前,其实在现实中遇到了太多的无奈:妻子和他已经离婚,女儿上大学的费用没有着路,家庭关系在隔阂之中,而自己的工作也并不顺意,这无疑是美国国际处境在个体身上的投影,到达沙特的第一个晚上,艾伦和凯蒂通过电邮聊天,女儿抱怨母亲的态度,艾伦也给曾经在过朝鲜战场的父亲打电话,父亲抱怨的则是经济的下滑和“中国威胁论”。所以对于艾伦来说,出差到沙特进行项目竞标就是为了缓解公司的窘境,而紧跟时代也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

国家经济和个体命运之间形成了投影,而在电影开场快速切换的场景中,艾伦更是对自己的生活表达了无奈,“你可能会发现你正住在一个烂棚子里,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家让你感到陌生,你可能会发现你正在找一辆大车,你可能会发现你没有漂亮的房子,人生也不够完美,你可能会问自己,呃,我是怎么来到这世上的?”自言自语、自怨自艾,身后的一切最后都化作了粉色的烟雾,一下子便消失不见;而在过山车疾驰的不安中,艾伦的无奈变成了喟叹:“就跟本该如此似的,就跟本该如此似的……”不断重复着这句话,自己的命运就像过山车,在刺激和不安中体味着人生的境遇。

导演: 汤姆·提克威
编剧: 汤姆·提克威 / 戴夫·艾格斯
主演: 汤姆·汉克斯 / 亚历山大·布莱克 / 萨莉塔·乔德霍里 / 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 / 本·卫肖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墨西哥 / 美国
语言: 英语 / 阿拉伯语
上映日期: 2016-04-22
片长: 98分钟
又名: 沙地阿拉发(港) / 梭哈人生(台) / Ein Hologramm für den König

国家处境在个体生活中有了难以摆脱的投影,而在沙特,这种投影更为明显:叫了约瑟夫的出租车,从城市出发穿过沙丘才到了项目所在地;团队工作的地方竟然是帐篷,里面没有通畅的Wifi信号,连空调有时也不制冷;因为艾伦和国王的侄子有交情他被派到这里,但是他根本见不到国王,一次闯入进入遇见了丹麦女人汉妮,汉妮告诉他,自己在这里等了18个月都没有见到国王一面,等待是唯一的办法;不仅国王见不到,连这里的负责人也总是约不到,那个叫卡里姆的人也是无影,但实际上卡里姆就在里面,艾伦也是以闯入的方式找到了他,卡里姆带他去工地,不想扔下他自己开车离开了……艾伦最后终于等到了国王,终于展示了3D全息图这项技术,国王对这种高科技也是频频点头,但是最后还是败给了中国公司——这是美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投影到个体上则是一连串的冷遇。

而对于艾伦个人来说,从美国来到沙特,必然存在西方与东方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所以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的焦虑感越来越强,他只有和凯蒂保持电邮,和父亲通话,但是这些无意于他化解焦虑,反而在无休止的等待中,在各种冷遇中,他发出了“我受够了”的感慨,“功能受到影响”成为这一切对他造成影响的投影:一方面是作为男人的功能,汉妮邀请他参加丹麦大使馆举办的派对,在劲舞中,艾伦应该融入其中,但是当汉妮将他拉到试衣间跨在他身上的时候,面对女人的主动,艾伦却选择了放弃;另一方面是身体其他功能,背部长出了一个瘤,别人无法看见,只有自己一个人在酒店房间里的时候,这个瘤就像他无处可逃的现实,深深影响到了情绪,终于他拿起了用餐刀,最后在床单下留下的是一滩血红,去医院检查他对医生哈克姆说的就是,“它影响到了我身体的功能……”

艾伦在异域的沙特短暂生活,变成了被投影的全息图,但是全息图在“投影”这个关键词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关键词:连接,在演绎全息技术的时候,在美国的工作人员即时出现在沙特的展示厅里,美国和沙特实现了两地的无缝对接,空间距离变成了零,虽然是一种虚拟的存在,但是变成了现实的一部分。美国和沙特被连接,虚拟和现实也被连接,艾伦来到沙特也完成了一次连接——汤姆·提克威在连接之前制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酒店不提供酒精饮料,经过圣城麦加的时候不能以美国人的身份出现,在乞讨的孩子面前竖一根手指是“上帝会赐予你的”,决不能开玩笑说自己拍照是在CIA兼职……文化差异是一种现实存在,艾伦的他者身份更加明显,而他三次从椅子上摔下来无疑就是这种不适应的写照。

《国王的全息图》电影海报

但是汤姆·提克威的这种设置,只有一个目的,就像全息图一样,遥远的空间产生的距离感却能在技术的连接中被化解,同样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也能够在“全息图”中消弭。这种连接被具化为两种元素:一种叫友情,另一种则是爱情。艾伦在租车的时候认识了约瑟夫,之后的每天他都坐在约瑟夫的车上,两个人逐渐成为了朋友,约瑟夫告诉了艾伦这里的禁忌,邀请他吃阿拉伯美食,在艾伦夜晚发病而呼吸困难的时候就打了约瑟夫的电话,后来他去了约瑟夫的老家,晚上和他们一起去狩猎,约瑟夫甚至还问他,“你会为我们而战吗?发起民主革命你会支持我吗?”当然更重要的是,艾伦在这里遇见了爱情,哈克姆本来是艾伦就诊的医生,那个背部的脂肪瘤终于在哈克姆的手术中被成功切除,那晚遭遇的身体危机也在哈克姆及时赶到中化险为夷,之后他们通过邮件联系,逐渐建立起了关系,最后哈克姆邀请他去了自己海边别墅,还告诉他自己和丈夫离婚了——在这里离婚极其复杂,但是哈克姆还是勇敢走出了第一步。

他们从病人和医生的关系变成了朋友,最后在碧蓝的海水中,在美丽的珊瑚礁中,在柔软的大床上,用接吻和激情完成了跨越地域的爱情,而这份爱情维系的关键则是他们走出了自我的困境:哈克姆在手术时让他想起自己美好的事,告诉他自己对孩子的感情,而艾伦则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和父亲去野营,在迷路之后两个人搭建了棚子,然后将所有的衣物做成了睡袋,“躺进去真的很暖和……”对孩子的爱,对父亲的爱,对彼此的爱,这当然就是一次连接,在全息技术的连接中,没有了距离,没有了差异,没有了隔阂,最终和太阳、月亮一起,开启了最温馨的生活。

投影和连接,这便是“全息图”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是艾伦紧跟时代的态度,也是汤姆·提克威对时代的一次呼应,只是这个走向大团圆结局的故事,看起来更多还是一种俗套 ,纯粹的友情和爱情似乎来得太过简单,艾伦的融入以及对危机的化解也过于理想化,艾伦最开始对命运的喟叹在这里反而变成了对汤姆·提克威电影消费主义的一种质疑:“就跟本该如此似的,就跟本该如此似的……”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20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