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倒霉》:死亡之不可抵达

20240425.png

1921年的默片,面无表情的基顿终于在穷困潦倒中走向了极端的一步:自杀,它是一种自我毁灭式的决定,但是将这个主题引入到电影中,尤其是喜剧电影中,自杀便成了自杀未遂,自杀未遂便成了保留希望,保留希望最后变成了幸福生活。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基顿选择自杀,是因为他成了一个破产的人,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被警察怀疑,被富人鄙视,连服务周全都拿不到一点小费。终于,他踏上了死亡之路,但是这条通往死亡的路上又被设置了众多的障碍,在追逐死亡又被死亡拒绝的道路上,基顿可以说用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命运又将他推回到了原点:躺在铁轨上卧轨,火车开到他前面,却突然停住了,然后又往回开;割断了别人的绳子,套在树上准备上吊,不想树枝竟然垂了下来,最后还被折断了;想让摩托车从身上碾过,不想两辆摩托车直接将中间躺着的地方留出了口子;发现柜子里一瓶毒药,喝下去没有什么反应,再喝下去也没有什么疼痛,原来是服务生偷偷藏着的威士忌。

想死而没有办法死,这就是基顿的“倒霉”之处,但是在死亡不可抵达之后,基顿闯入了狩猎俱乐部,看到了骑在马上的女人,这时对于死亡的追求又消失了,因为他看到了希望。于是他成了狩猎俱乐部的狩猎员,从这里开始,基顿又开始远离死亡:在河边垂钓,当然那可以投水而死,但是他却在那里钓鱼,鱼的诱饵就是更小的鱼,然后从小鱼变成大鱼,大鱼变成更大的鱼,最后钓上来的竟然是庞然大物;在乡村俱乐部,枪拿反了不小心走火,看到别人在水上安全行走,自己尝试却掉进水里,原来别人用的是高跷;从水上上来,学着猫抖掉了身上的水,马匹学着他交叉着脚,在水中马又变成了轮船,之后找马发现了公牛,拉马绳竟然变成了一头熊……

导演: 爱德华·克莱因 / 巴斯特·基顿
编剧: 爱德华·克莱因 / 巴斯特·基顿
主演: 巴斯特·基顿 / 弗吉尼亚·福克斯 / 乔·罗伯茨 / Bull Montana
类型: 喜剧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21-03-14
片长: 22分钟

基顿一如既往地设计各种乌龙,乌龙成为了制造笑料的必备。之后的基顿遇到了杀手科普·卢克,外号“蜥蜴”,卢克发现了女人然后调戏他,基顿果断出击,用鱼钩勾掉了他手上的枪,凭着自己娇小的身材和粗壮的卢克决斗,最后用爆竹袭击了卢克。战胜卢克,基顿终于可以在女人面前求婚,但是厄运再次降临,“我的丈夫就在河边。”基顿一抬头,看到就在旁边坐着满眼凶光的男人,于是拿起旁边的四叶草,送给女人,成为自己爱的表达最后的礼物。从最初的求死到无法死去的倒霉,到发现生的意义追求爱情而无果的厄运,生和死都成为了基顿的“坏运气”——但最终,在送给女人四叶草之后,纵深从高台上跳下,身体砸出了一个大窟窿,旁边围观的女人说:“这洞太深了,根本看不到他……”

那就是真正的死了?死亡真的抵达了?倒霉真的结束了?基顿在这部电影中最亮眼也最让人思考的便是这个从“几年后”开始的结局:那个砸开的破洞中,基顿爬了出来,不再是掉进去穿着短袖的基顿,而是身着中国清朝服装的男人,也不再是基顿一个人,之后出来的是抱着孩子的中国女人,是女人牵着手的两个孩子……原来,基顿一条跳进了地球内部,然后穿过去到了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于是在那里娶妻生子——死亡发生了,却原来是新生,爱情没有了,却原来是异国情缘发生了,而这似乎也是从厄运变为好运的标志。但是这个结局实在颠覆了基顿以往的电影套路,跨国婚姻的表达是基顿基于怎样的一种设计?看上去这更像是一个梦,一个“走投无路”之后的梦,一个“穷途末路”之后的梦,而这个梦更像是基顿真正抵达了死亡之后的“回来”。

依然以梦的方式结尾,但多了一种神秘,也多了一些诡异,而这部电影据说现在能看到的也只是残片,那么完整版的缺失是不是也是一场梦?

《倒霉》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6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