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5 《黑猫警长》:被贩卖的童年记忆


这是我看过的最短时间的一部电影,这也是我见过观众最少的电影之一。

4月23日全国上映,也可谓是做足了文章,名为“王者归来”,号称有着八大看点,而最唤起人感觉的就是主打怀旧牌,与众不同的动画片《黑猫警长》从1984开始播放于,到1987,整整四年时间就制作了5集,也创造了当时中国动画片的一个世界之最,所以旨在唤起70后亿万粉丝的集体记忆的这部影片,就是想在25年之后重新抓住00后的市场。

这似乎是一个理想的出发点,但是明显遭遇到了黔驴技穷的尴尬。李扬的配音、鞠萍的旁白,老兵上阵,而对于这些00后来说,完全没有记忆,完全唤不醒他们内心的同声记忆,而林妙可的片尾曲演唱时,我已看不见影院里的任何观众:剧情结束,一切都结束了,他们才懒得用心去体会那个被创造出来的“林氏神话”。

这是23日上映后的第一个双休日,中午12:50,进场的一个8个人,四个大人四个孩子,孩子都是00后,他们保持着最新鲜的《黑猫警长〉动画片印象,小五是在温习一部幼儿园里反复播放的动画片,而剩下的大人,应该是有过孩童时代的动画片记忆,但很明显,今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唤醒记忆,重温经典,作为孩子的解读者,更大的作用则是告诉孩子电影与电视的区别,在这里,童年记忆是被抹杀的,在影像的拼贴过程中,一条保存了25年的怀旧线索被轻易剪断了。

剧情没有任何改变,还是一样的形象,一样的人物,黑猫警长、一只耳、白鸽探长、白猫班长、吃猫鼠、食猴鹰,78分钟的时间里,情节还是如此局促,几乎是将原始的5集内容拼贴在一起,历时25年,《黑猫警长》还是中国一只长不大的猫,先进的武器降低了警长应有的机智,而反衬出一只耳的狡猾,在一个文化简单、矛盾单一的时代生产的电影,到了2010年我们仍然是在看一部远落后于时代的电影,穿越了时间,却变得更加苍老,变得更加无力。

《黑猫警长》是一部电影版的动画片,不是新鲜出炉的制作,却是一件穿越了时代的旧玩具。这具玩具上布满灰尘,无法给人带来除对岁月蹉跎外的任何情感。虽然出现了一些现代口头语,如走光、潜伏、和谐、买房不如租房、打酱油、躲猫猫等等,但看起来显得滑稽可笑,融入的诸如反恐、法制、环保、科学观念与意识等现代元素对看过动画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失败的拼贴,它破坏了最后的童年记忆,在成人般的娱乐元素下,我们还是看到了创作主办方的急功近利。

不知道是不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想钱想疯了,这样拙劣的招数都使出来了,炒冷饭,还美其名曰是创新和改革,我不知道为何要把这样的功利型电影卖给孩子看,这不是中国儿童电影的突破,这实在是在贩卖童年记忆中对观众的一次亵渎。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119]

思前: 残忍的四月

顾后: 在别处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