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仁义的墓场》:只有在中间活着
死是必然的死,所以称为“赴死”:站在高楼之上,裹着薄薄的毯子,然后将鞋子脱掉,纵身从高处跳下,没有犹豫,也没有遗言,最后重重坠落在地上,坠落在警察和围观者面前。1956年2月2日,死亡发生,扬起的不是尘土,而是鲜血,甚至整个身体都浸没在血泊之中。这是石川力夫从生到死的一瞬,他用32年的时间注解了一个黑帮人员的生,却用短短几秒就完成了死亡,生是挣扎,死是猝然,生是暴力,死是惨烈,生是混乱,死是解脱。
除了必然的死带来坠落的快意和围观的愕然,石川力夫还留下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曾经关押过的牢房墙上的几句话:“三十年的疯狂,多么可笑——石川力夫”,这像是他对于自己32年人生的一种自我注解,疯狂和可笑成为两个关键词;另一样是生前就刻好的墓碑,上面有自己的名字,有曾经的兄弟今井幸三郎的名字,他是被石川打伤之后第二次遭到石川枪击而死亡,还有地惠子的名字,她是妓女,是石川最开始强暴的对象,在她自杀前10天他们结为合法夫妻,除了三个人的名字,墓碑上还刻着两个字:仁义,为什么将仁义刻在三个人的墓碑上?“这仁义无人知解,也无人理解。”
疯狂和可笑的32年人生,和朋友、妻子刻在一起的三人墓碑,以及无人知解的仁义,构成了石川“仁义的墓场”——对于石川的无解,并非仅仅是墓碑上的“仁义”,还有他对朋友的暴躁,还有他对妻子的怜爱,还有他对生命的态度,也许对于他来说,任何无解的东西都会以死亡的方式发生,友情和爱死了,甚至是他亲手将它们杀死带走,自己也死了,当然也是他对于生命必然结局的安排。当死亡成为复数的死亡,当死亡成为必然的死亡,它是向下的过程,从高处一跃而下永远无法逃避向下的过程,永远无法躲开死亡的宿命。但是他曾经却有着另一种向上的渴望,那个不断出现的红气球是这种渴望的象征:石川从窗户望出去,看见了红气球,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这是石川在卑微、暴力的生命中难得一见的微笑;在石材店看人刻墓碑的时候,他再一次看见了红气球,依然是生命中最美丽的一抹亮色;但是当看见窗外的红气球微笑的时候,患病的地惠子却吐出了一口鲜血,这是疾病对她的折磨,在石材店看见红气球的时候,他已经看见了和朋友、爱人在一起的死亡,终于在吸食毒品的时候,他被人从后面砍出了鲜血,倒在血泊中的他挣扎着再次看见了红气球,此时的红气球被刀砍断了绳子,正慢慢飞升,但是向上的气球没有逃离,没有飞远,而是完成了最后的爆破。
导演: 深作欣二 |
向上的红气球代表着逃离的希望,飞升是它活下去的行为,但也意味着最后的爆破,所以红气球在石川的世界里,代表着想像的美好,却也以死亡而终结。向上的希望最后指向死亡,向下的解脱最后也指向死亡,在上端的死亡和下端的死亡之间,是石川活着的32年,而这32年的活着状态更像是一种不断趋死的过程,更像是为自己建造“仁义的墓场”的人生。“石川力夫,1924年8月6日,出生与茨城县水户市。”电影一开始,深作欣二展现了一种和死相对的生,这是石川生命的起点,也是死亡的开始,在纪录片影像里,深作欣二以采访的方式完成了对石川童年往事的素描:他曾是一个“爱哭鬼”,很早就失去了母亲,他把聪明用错了地方,学校时就开始干坏事,1941年离家出走,前往东京新宿加入了黑社会,1943年因打架斗殴而入狱……深作欣二也出生在茨城水户市,他用当地人的回忆和黑白照片构成了石川力夫这个老乡的真实历史——也许是这种风格本身的局限,深作欣二“记录”了石川少年时代的成长问题,却并未对他性格进行更深的叙事,失去母亲、学校闹事、加入黑社会、被捕入狱都是一种介绍式的呈现,它们和石川的遭遇有什么必然关系?性格的畸变是不是社会造成的影响?
从黑白到彩色,从纪实到剧情,从少年到黑帮成员,深作欣二在片名之后进入了叙事之中,而一开场就是石川在新宿汽车站附近和“三国人”发生冲突,戴着墨镜的石川拿出枪抢地盘。这是1946年的故事,斗殴入狱的他应该是刚放出来,深作欣二从这里进入到真正的叙事之中,似乎有着深刻的含义,因为这就是“战后”的景观,在纪录片“序幕”的最后,画外音是:“可能是战争引起他的混乱……”战争的混乱对石川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影响,而他的卑劣、冲动、暴力以及仇恨就代表了被战争影响的战后一代,黑帮似乎就是战后社会的缩影,当传统的义理在战争中被颠覆,战后的一代只能在精神的狂乱中一步步走向毁灭。纪实的战前和战时,叙事的“战后”,构成了深作欣二的电影结构,而当以石川为代表的一代进入战后,手持拍摄、滤镜渲染依然呈现出某种纪实风格,但是它以更混乱的方式呈现出来——深作欣二似乎想要用这样的风格还原石川最后的毁灭过程,但是对叙事的慢慢放弃中,战后一代的迷失、残酷和暴力依然是扁平的,依然是混乱的。
石川的性格和行为似乎沿着一条单线发展,性格没有起伏,人生也没有转变,他只知道用武力解决问题,最终自己也被卷入无休止的暴力之中:在新宿对付“三国人”时,根本不讲究方法,最后两派人员都关进了监狱,只不过黑帮在警局认识更多人拥有更大力量,所以被放了;今井幸三郎是石川的好友,当时他就劝石川不如自己出来单干成立石川组,但是石川没有这个雄心也没有这个实力,倒是今井后来组建了今井组,这说明石川本来就无大略;在野津喜三郎参加议员竞选时,石川又惹了事,他痛打了和池袋组有关的女人,之所以这样他为了不让池袋组的势力渗透进来,“这是我们的地盘”,但是池袋组并不罢休,两派对峙着,野津喜三郎只好通过美国人摆平了这件事,但是他们把矛头指向了冒失的石川,之后野津喜三郎竞选失败,更是教训了石川,石川怀恨在心,一把火烧掉了野津喜三郎的轿车;河田一直批评他,石川更是愤怒地举刀砍死了河田,最后自首入狱;在狱中的石川不仅没有改掉自己的脾气,而是更加极端,更加暴力。
《仁义的墓场》电影海报
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生气就愤怒,甚至就拿刀拿枪,所以之后的石川不仅成为了警察的首要目标,也被黑社会排挤,甚至黑社会也把他当成了必须除掉的仇人,而这就是石川在中间的状态,他在黑社会的对面,不是恶的反面而是破坏了江湖规矩的恶本身,他在警察对面,当然也不是善而是社会秩序的反面。出狱后的石川更是将暴力人生疯狂演绎,在被赶出东京之后,他在大阪开始吸毒,之后返回东京的赌场,被昔日的好友今井看见,今井劝他赶快离开,否则河田组的人会杀了他,今井还给了他钱,但是石川认为今井背叛了他,用刀砍伤了今井,在今井并没有报复的情况下,不久石川再次闯入了今井本部,向今井扫射。在暴力面前,再没有兄弟情谊,当然更没有仁义,这就是深作欣二对石川的解读,之后他更是一步步走向极端,1949年走投无路的石川被捕。
在石川不断走向沉沦之路的时候,他的世界里出现了地惠子,也许在地惠子身上他表现出了仅剩一点的人性,但是一开始他也是将她当成自己暴力的对象。在和“三国人”冲突的时候,他闯进了地惠子房间,躲过了一劫;第二次再去地惠子那里的时候,却不由分说强奸了她,身为妓女,地惠子无依无靠,石川对她的强暴她有苦难说,但是之后石川一次次去找她,地惠子开始将他当成了依靠;之后石川越来越偏激,地惠子却照顾他,在石川杀死了今井被判入狱之后,地惠子四处奔波为他上诉;在石川出来后,地惠子已经身患绝症,在那一刻,他拥抱了她,地惠子也最后依偎在他身上,他们最后结成了夫妻,10天后地惠子自杀身亡,在地惠子死后,石川带着她的骨灰去见黑社会老大,希望能给自己一点钱,他在他们面前将地惠子的骨头残渣咬进嘴里。
起初是强暴,之后是依靠,最后变成夫妻,在地惠子身上石川也许感受到了人间最后的温暖,而将今井和地惠子的名字一起刻在自己的墓碑上,石川也许将这种悔悟看成是“仁义”,但是砸深作欣二的叙事中,不管是对石川恶行的交代,还是最后显露出人性的微弱之光,都显得不够丰满,他始终是一个疯狂、暴力、沉沦的人,始终未能发现生活之美好,始终不想自己有真正的人生,所以他就是好战、堕落的战后一代,不能像那只红气球一样飞离这个污秽的世界,也无法在中间状态挣扎着活下去,唯有最后的死:堕落的死,坠落的死,惨烈的死,无息的死。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