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平原游击队》:我们都是李向阳

20250225-0.png

“1974年重新拍摄”的字幕打在最后,时隔20年后对1955年的革命电影进行“重拍”,黑白变成了彩色,扮演李向阳的演员从郭振清变成了李铁军,导演则由苏里和武兆堤变成了武兆堤和常甄华——除了方化依旧扮演日寇队长松井之外,剧组人员均完成了替换。“重拍”并不是将黑白变彩色在色彩学上达到新审美的要求,和《渡江侦察记》一样,在那个特殊时期,“重拍”更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政治审美,是为了在“三突出”中塑造英雄形象。

无论是旧版还是新版,故事中的绝对英雄就是李向阳,作为游击队的队长,李向阳在一开始赶到团部去接受命令,就是在日寇的“扫荡”中开展“反扫荡”,具体的任务就是牵制松井部队,使得鬼子不能进山增援,保住李庄的公粮,而这是任务的第一步,完成第一步是为了第二步,就是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合力打击日寇吗,“咬住他,就是咬掉牙,也不能松口。”这就是李向阳对这一任务的理解。1943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持久战阶段,持久战对于游击队来说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所以故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正好通过李向阳将持久战的理论变成实践:李向阳率领人员在李庄和县城之间进行游击战,由此形成了一种极富戏剧性的真正叙事。

一方面,为了贯彻“不能松口”的战略目的,李向阳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从李庄到县城,而松井率领的日寇为了找到公粮,从县城来到李庄,敌我双方就在这声东击西中展开对决:李向阳现将游击队分成几股,在城北、城南制造麻烦,让松井辨别不出游击队主力的进攻方向;送进终于从地主杨老宗那里得到了在李庄的消息,便带领部队来到李庄,闻讯的李向阳带领乡亲进入地道,当松井的部队来到村里,李向阳率人绕道鬼子的背后进行袭击,但是松井并没有因此离开李庄;于是李向阳带领人第一次进城,轻易扒掉了敌人的炮楼,得知炮楼被袭松井率领鬼子要返回县城,但是松井并没有上当,他又返回李庄,要找到李庄的地道;李向阳再次袭击了敌人的军火列车,松井这刺似乎要离开李庄了,但是诡计多端的他再次调转返回李庄,“杀他个回马枪”,但是这次李向阳的游击队和八路军兵分两路,一方面县城被袭,另一方面李向阳真的返回了李家庄,松井这才撤离李家庄;最后李向阳再次进城,假扮运粮队袭击了鬼子的粮仓,而松井得到情报说李向阳和游击队回到了李庄,而且李庄还有公粮,于是再次进村,只是这次松井终于进入了包围圈,最后李向阳以“登门拜访”的方式结果了松井的性命。

导演: 武兆堤 / 常甄华
编剧: 《平原游击队》创作组
主演: 李铁军 / 谷子 / 刘燕瑾 / 李凤萍 / 杨中路
类型: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5-02-11
片长: 99分钟
又名: Guerrillars Sweep The Plain

李向阳几进县城,松井几进李庄,敌我双方就在这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虚实难辨中展开游击战,其实这才是这部电影、这个故事具有的魅力,但是电影并不注重叙事性,和当时的电影一样,都犯了模式化的问题。首先是一切的战略战术都归于领袖的思想指引,这就容易变成政治宣传甚至政治教化,口号化的台词,舞台化的表演,让电影也变成了“样板戏”,“游戏战就是让人敌人疲于奔命”“毛主席的战略战术威力大”“我们是谁,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人民”……在李向阳第一次进城缴获了保安队成员武器的时候,孟考就对他们开展了思想教育,指出了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而在松井抓住李庄的百姓质问他们公粮和李向阳在哪里时,侯大章站了出来面对鬼子的刀枪,义正言辞地强调了战争最后的结局,这些言语表达显得空洞和教条。而且这部电影还加入歌唱部分,老秦爷和小宝子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歌唱道:“烈火冲天烧,山河齐怒吼,斑斑血泪斑斑恨,滔天怒火滔天仇……”而最后敌人被围,李向阳将小宝子的那颗自然推进枪膛,然后向着松井射出复仇的子弹,“中国的土地上决不能让你们横行霸道……”此时再次响起“反帝大旗”的歌声。

李向阳在迷惑敌人的行动,已经变成了符号化叙事的重要部分,“李向阳在哪里”是松井除了公粮在哪之外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但是他一会儿在县城,一会儿在李庄,一会儿袭炸掉了炮楼,一会儿袭击了列车,一会儿在城北,一会儿又在城南,他就是“游击战”的代表,这个战无不胜、足谋多智的英雄人物也成为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致命武器,所以面对松井的威胁,侯大章的回答是:“我就是李向阳,我们都是李向阳!”身后的百姓也齐声说“我们都是李向阳”。除了李向阳从个体变成集体的符号,电影具有的样板设置还包括初出茅庐的郭小北的成长,“拼命不行、蛮干不行”的教导使他得到了锻炼;我们的同志或者百姓需要牺牲,这牺牲就能激起更大的仇恨,老秦爷被杀,小宝子被杀,“奶奶,打鬼子……”说完最后一句话的小宝子手中拿着那枚子弹,就是用这没子弹李向阳打死了松井,为小宝子报仇……

年轻人必须得到成长,百姓必须在牺牲中激发复仇,英雄则是永远屹立的坚强堡垒,“李庄的百姓都是炼出来的钢”,这便是战无不胜的革命精神,“我们都是李向阳”,这便是激励人心的英雄主义,“中国的土地上绝不能让你们横行霸道”,这便是同仇敌忾的反帝决心。

《平原游击队》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11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