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警察故事》:我们患了战争后遗症
搜索“警察故事”,跳出来的都是和成龙有关的系列电影,1975年雅克·德雷的电影在不起眼的位置,甚至完全可以被忽略,这种隐秘的、小众的位置似乎也和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相契合,“Flic Story”中的“flic”就是法语中用于非正式场合的警察,当警察作为惩恶的执法者、秩序的维护者,甚至公正的代言人,为什么会用一种俚语来表达?这种俚语的口气是随意的、傲慢的,带着不屑、轻视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带着这种口气说话正是对警察的不尊重,甚至说话者站在警察的对立面。
电影资源的现状、电影片名的情绪,其实展开的正是对这部电影解读的一种“画外音”,而雅克·德雷似乎在1975年就将这种“画外音”变成了对战后法国现状的一种映射。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罪犯就是战后法国国家公敌埃米尔·比松——但是搜索资料并没有查到比松相关的介绍,电影也只是隐秘透露出他的犯罪经历:1947年他抢劫了银行,被捕后送进了精神病院,后来从精神病院逃脱,被警方通缉的他在藏匿期间继续抢劫、杀人,最后落入法网,“他被判处死刑,1956年2月28日被处决。”这是电影最后由阿兰·德龙扮演的警察罗杰·博尼切说出了这个头号罪犯的下场——当时的罗杰面对镜头,在打破第四面墙的叙事中对着观众宣告了结局,这一意味深长的叙事是不是也在告知历史的真相?
的确,罗杰在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仿佛置身在事外,仿佛自己并没有参与追捕,这种不紧不慢的态度也是整部电影的基调,虽然在一开始罗杰的独白是:“我是一名警察,我爱这个该死的职业。”他的目标就是成为首席警探,为了这个目标甚至延迟了和爱着他的女友凯瑟琳的婚姻,如此强烈的身份意识,在追捕比松这个头号罪犯的时候,应该表现出足够的激情,但是在猫与老鼠的对决中,电影并没有表现出罗杰作为警察的过人之处,勇敢、智慧和身手似乎都不是最杰出的,甚至在比松从楼顶逃跑时,罗杰奋力追捕从上面往下跳,他没有站稳,失去控制的他重重摔在地上,而在战争中他竟然还是伞兵。这种出乎意料的结局颇像他在1975年塑造的“佐罗”,只不过是在弗兰科·洛·卡索导演的《佐罗新冒险》中,狭义化身的佐罗从高处跳落准备骑在马背上时,因失误竟重重摔在地上导致屁股严重受伤,这才有了冒牌的佐罗。
导演: 雅克·德雷 |
警察罗杰虽然不是冒牌警察,但是大有一种技不如人的感叹,而且在追捕比松的过程中,他一直是按部就班推进,而且其中也有不少“失误”,监视时淋雨挨饿,完全是苦差事;地铁上跟踪马里奥,竟然让马里奥计高一招,在地铁最后关门时顺利摆脱;在获得比松将和马里奥接头这一重要线索时,由于警方的车辆太多,竟然被比松察觉不对,接头被取消,警察又扑了个空……对于罗杰来说,他能够最终抓到比松,靠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获得线索,一条线索断了,继续寻找新的线索,如此顺藤摸瓜,最后终于在鹅妈妈饭馆抓住了比松,而这个最后高潮部分看上去也是波澜不惊,他和同伴以及凯瑟琳装扮成路人,坐在饭店里吃饭,而比松并没有怀疑他们,在和弹钢琴的凯瑟琳搭讪了几句之后,他也坐下来用餐,罗杰便假装接电话去了厨房间,而厨房间就在比松背后的地方,透过厨房间的玻璃可以看到正在用餐的比松,于是罗杰从后面一把抱住了比松,同伴将比松身上的手榴弹扔掉,准备逃离法国的比松终于束手就擒。
和罗杰缺少大智大勇的追捕相比,比松却完全是一个冷面杀手,他自带的冷峻目光让他在逃亡中不断上演杀人大戏:在夜总会里不由分说拿起枪就解决了台上的风琴演奏者,在抢劫之后被骑警发现,他又毫不手软地干掉了他们,之后又解决了为罗杰提供情报的雷蒙特,在发现接头情况不妙时怀疑马里奥,最后也是不容他解释就杀死了他……对于比松来说,所有的判断都是基于自己的犯罪经验,当然敏感的他也变成了滥杀无辜,也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一个是警察,一个是罪犯,一个是总是缺少有效信息的警察,一个是总是消弭罪证的罪犯,一个是慢条斯理的警察,一个是穷凶极恶的罪犯,一个让人体会不到英雄的光芒,一个则让人随时感觉到恐怖,这种反差使得这个猫和老鼠的游戏永远不会上演对击、飙车的激情大戏。
这样一种电影叙事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映射的正是法国战后的普遍情绪,警察作为秩序的重建者,总是陷入在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中,罗杰自己曾是伞兵,哥哥则被纳粹杀死,但是这是属于战争期间发生的事,但是伞兵的他在追捕时失误,是不是对法国在战争中态度的一种讽刺?比松在战争期间就抢劫了银行,被送到精神病院并没有被治愈,反而逃离对社会形成了更大的危险,这是不是战后的一种后遗症:提不起精神,对一切感到无力,但是新的危险却处处存在?而雷蒙特被审讯时,竟然骂警方是纳粹,和党卫军一模一样,这是不是又是对战后暴力的表达?再加上警察系统本身还存在官僚做法,这更显战后秩序重建的困境。
暴力还在,血腥还在,人性之恶还在,体系困境还在,这就是战争的后遗症,当然,雅克·德雷对于这些战争后遗症,还是选择了一种从情感切入的解决方式,雷蒙德最后成为罗杰的线人,因为罗杰相信他不在场的证明,罗杰也没有采取暴力严刑逼供,他提供给雷蒙德的就是“信任”;得到比松最后在鹅妈妈的线索来自保罗,保罗和比松是同伙,他有一个在精神病院的妻子,他也经常去看她,罗杰找到他希望他和警方合作,否则他就会被送进监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妻子,对妻子深爱着的保罗选择了“背叛”;同样在抓到了比松之后,罗杰虽然是审讯者,但是警察和罪犯却成为了好朋友,比松一只手拷着手铐,另一只手则打开了罗杰给他提供的波尔多葡萄酒,还一边看着费加罗报,“没有人会怀疑看费加罗报的人”,这条经验之谈在轻松的氛围里被说出,而最后罗杰看着对面空出来的位置,打破第四面墙宣告比松之死,似乎话语中还有着一丝淡淡的哀伤。
《警察故事》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