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葛饰立志篇》:“认识你自己”已是完成式

20250826.png

依然是开场“热身”的“戏中戏”,依然在“戏中戏”中表达和妹妹“樱花”的兄妹情,只不过这次寅次郎化身为西部牛仔泰格吉特,他身手敏捷,枪法精准,三下五除二就杀死了酒吧里的“坏人”,然后一骑绝尘消失在西部荒漠的血色夕阳中;依然是故事开始的独白:“我生长在东京的葛饰柴又,是帝释天的水把我养大,姓车,名寅次郎,大家都叫我‘疯疯癫癫的阿寅’。”《寅次郎的故事》第16集甚至和四个月前上映的第15集依然是关于“未完成”的旅行,但是山田洋次将其命名为“立志篇”却是在传递着未完成而完成的故事,这个未完成的完成就是全篇的核心:认识你自己。

未完成的完成像是一个悖论,这一集中寅次郎从旅行到回家,从做学问到和女人的接触,从立志到情感,都在这个看似悖论的命题中展开,这就是“误解”。第一个误解来自于17岁的女孩顺子,她在休学旅行中和同学来到了柴又,找到了寅屋,最终也见到了自己想要寻找的寅次郎,当她开口叫寅次郎“爸爸”,误解就产生了,因为寅次郎写给顺子母亲雪子的信中,都会夹着一些钱,这些钱解决了母女的基本生活问题,当雪子去世之后,顺子以为这个给他们寄钱的寅次郎就是不肯现身的“爸爸”。寅次郎解释了这一场误会,在十多年前的山形县,旅行中寅次郎饥寒交迫,他来到了雪子开设的一家饭店,雪子给他提供了热饭,这使得寅次郎一生难忘,之后每次写信总是不忘记寄钱给他们。

寅次郎当然不是顺子的父亲,他回忆说当初见到雪子的时候,她的手里就抱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刚出生不久的顺子,而对于雪子的形容,寅次郎说她像雪一样纯洁。这是一段相互帮助的感人故事,寅次郎为雪子的纯洁和善良感动,他也回报这对母女,而即使顺子误解了,见到寅次郎的她也带着美好的祝福离开,这对于失去了母亲的她来说,也是生活的希望和动力。而和雪子不是夫妻关系,而当寅屋来了学考古的教师礼子,寅次郎和她的相识相处,带来了关于情感问题一个更深的误解,这里甚至对于观众来说,都可能形成一种观影的疑惑:礼子到底有没有爱上寅次郎?她所说的结婚对象是不是就是带给她快乐的寅次郎?首先这个问题被推上疑惑之路,在于礼子的老师田所的到来,在棒球比赛结束的聚会上,田所喝多了酒,礼子把他送到住处,田所把一封信交给了她,礼子回去之后打开了这封信,信是田所对礼子的表白。在这封信以及田所的表白之后,礼子找到了寅次郎,说自己将要结束单身生活走向婚姻世界,寅次郎不便问她结婚的对象,心里当然也有一些难受,所以短暂回到寅屋的他决定再次旅行,而礼子知道寅次郎因为自己而选择离开,便对寅次郎的妹妹说起这场误会:“我的烦恼因为他而消除了。”樱花似乎心领神会,急忙赶到车站,但是寅次郎已经踏上了旅程,而有趣的是,同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被礼子拒绝了的田所。

导演: 山田洋次
编剧: 朝间义隆 / 山田洋次
主演: 渥美清 / 倍赏千惠子 / 樫山文枝 / 樱田淳子 / 米仓齐加年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75-12-27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Tora San, The Intellect

这是一场误会,礼子收到田所的表白信,礼子告诉寅次郎自己将要结婚,按照因果链条她所接受的人就是田所,但是她却在电话中对田所说了对不起,但是礼子想要结婚的人是寅次郎?她告诉寅次郎自己的情绪变化,在樱花面前说起寅次郎解决了自己感情的困惑,的确已经暗示了她的中意目标是寅次郎,但是山田洋次并没有明确交代,这一种暗示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其他的可能性,在这个开放的结局中,寅次郎的离开在某种程度上既是一种误会,也是对误会的消除,山田洋次故意在寅次郎的情感问题上留白,也是为了他再次出走创造机会,而这也是这个系列电影的固有模式:都是在一种最接近爱情的地方戛然而止,如果有了爱情寅次郎就不再旅行不再流浪不再有新的风景也不再遇见新的女人,那么即使这是真正属于他的爱情,藏在心里也是一种恒久的美好。

顺子把他误认为“爸爸”,礼子的感情归宿在可能和不可能中留白,这些都构成了寅次郎“未完成”的状态,同样,这一集电影的主题是“立志”,寅次郎在为雪子扫墓时寺庙里的大师告诉他,雪子的一生其实吃了没有学问的苦,那个抛弃他们母子的男人是个好色、不负责任的男人,雪子竟然把他当做生活的依靠。这一番话对寅次郎触动很深,因为并未受过多少教育的他,也体会到了没有学问的尴尬,所以寅次郎“立志”学习,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而这个“立志”的故事同样充满了各种“误会”:大师引用“朝闻道,夕死可矣”来说明学习没有早晚,寅次郎将其理解为:“想要问明天的事,当晚就会死去”,厂长甚至还问他,到底是怎么死的?难道是交通事故?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在礼子面前寅次郎也说要开始学习,还买来了眼镜附庸文雅,当例子说到“认识会思考的芦苇”,寅次郎不解芦苇如何思考,这个话题竟然引出了多脚动物的行走等笑话;后来礼子答应每周三给寅次郎教课,讲的是日本的历史,寅次郎也没有记住多少。

在这里,做学问是寅次郎立志的一个目标,或者像礼子一样成为考古学家,或者不像雪子一样人生误入歧途,或者戴着眼镜是有学问的标配,或者正襟危坐学习是必要的态度,实际上这些都是一种误解,甚至都是让生活充满笑声的一种调剂,山田洋次让寅次郎做学问失败,其实是为了引出真正的学问就是生活本身,在遇见礼子却还不知道她身份的咖啡馆里,寅次郎对正在看书的礼子说起学习的目的就是“认识你自己”,从这一点来说就是有学问的标志了,而“认识你自己”对于寅次郎来说,就是一个完成的状态:他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旅行就是另一种“读万卷书”,他的乐观、幽默、善良甚至爱发脾气难道不也是真实自我的体现?寅次郎早就认识了自己,也一直就是自己,他也永远在做自己,这就是一种完成式的学问,所以礼子会在教他历史的时候被他那些传说故事吸引,所以田所会把寅次郎看成是自己人生问题的老师,那么当礼子最后说她的感情问题被寅次郎消除了,是不是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这就回到了这部电影乃至整个寅次郎系列的初设,寅次郎不断离开家回到家,就是在人生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寅次郎去往不同的地方旅行,就是在行万里路中丰富自己,那句临行前对礼子的话就是“认识你自己”的另一种境界:“很遗憾学习半途而废,只有在旅途中去弥补了……”

《葛饰立志篇》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78]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