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2 一个人的起跑线

小五的班主任是上个礼拜发短信给我的,说新学期开始已经三个多月了,各方面教学正在有条不紊开展,但也许需要跟家长沟通一下,所以她建议召开一次家长会,我自然同意,而且也喜欢趁这个机会了解一下小五的学校学习情况。但是她的想法是让我们家长委员会组织,一个月前,我和班里的其他两个家长成为家长委员会委员,对于这样一个组织,我似乎知之甚少,但是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似乎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于是,没有什么顾虑,欣然同意由我们家长委员会召开一次全班的家长会。

其实,这次家长会从话题组织和家长通知,都是班主任在具体落实,我们也只是借了个名义。时间定在今天晚上,下雨,还有些冷,但是家长基本上都来了。语文老师先发了一张上周的测试试卷,小五位居中列,并不是分数不理想,而是有些地方实在马虎,我从试卷里依稀辩得,在第一次书写中是对的,但是橡皮擦掉重新书写时却重复了一个数字,虽然不是大问题,但也却是反映了小五的粗心,心里有些不悦,但也不知道如何培养他细心的习惯,也是趁这个机会,好好跟家长交流一下。

家长会的主题当然是在三个月的学习中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请来了高年级的家长,分享了家庭教育中一些心得,大致说来,就是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一些鼓励,给孩子更多兴趣、毅力和习惯的培养,而这其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显得什么重要。家长们都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底下也是议论纷纷,走过的人可能更多可以总结,而在路上的更多只是摸索,因为有很多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家庭。

一位家长通过早期的教育,使孩子掌握了很多词汇,而且孩子也表现出对于文字的极大兴趣,新华字典竟然三岁就翻完了,现在已经能够独立阅读一些不带注音的书籍和报纸,但是从小父母强调自己的事情独立完成,而且父母几乎不插手,也不帮忙,这就造成孩子动作迟缓,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正因为如此,孩子的压力也特别大,甚至有过在父母面前说过死了算了这样悲观的话。

当然无法从家长简单介绍中判断孩子的性格发展,但至少孩子世界里的有些东西是家长永远无法触及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灵世界,或舍或得也只是一种实践的不同。像小五这样的孩子,或许最主要的还是良好健康心智的培养,而我面对正在成长、独立意识慢慢变强的小五,总是手足无措,或许是化的精力不够,或许还没有真正深入他的内心,总之在孩子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盲点,让我有些找不到北。

郑渊洁说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致意思是,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而不是短跑,不是百米冲刺,所以教育界和家长流行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误读,所以从自身的经历和对孩子的教育来看,郑渊洁呼吁家长:“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其实,郑渊洁说的是一个过程,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更多的是如何从一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智和习惯,这一点倒是没什么必要去反对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起跑线。

每次还是能得到一点收获,冬雨霏霏,黑夜沉沉,其实就想回家走在这路上一样,也都是需要慢慢摸索,有一点光过来,起初或者是不适应的,但总能从中看到一点前进的方向。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15]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