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 《最后的黑胶唱片店》:音乐即生活

没有黑胶唱片,至少还有CD,没有CD,或者也还有音乐——对黑胶唱片的独爱就是对音乐的坚守,或者反过来说,对音乐的挚爱,必须用坚守黑胶唱片店的方式得到体现和证明。“Sound It Out”是英国东北部提塞得地区斯托克顿的一家黑胶唱片店,在过去五年里,每三天这里就会有一家唱片店关闭,而当其他的唱片店都已经关停或者转行的时候,只有“Sound It Out”还在开门迎客,还会飘出美妙而怀旧的音乐,甚至还会举办相关的演唱会,当人们在这家最后独立经营唱片店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唱片,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的时候,世界对他们来说还是完整地保留着那种叫做音乐生活的东西,弥久而又永恒地成为现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微胖的TOM总是一个人抽着烟,站在店门口,看着从街上走过的那些陌生人,若有所思。在个英国相对贫穷和偏僻的城市,他的“Sound It Out”唱片店有些另类,黑白的颜色,非主流的装饰,在这个布满酒馆、店铺的街上有些不合时宜,这是这个城市租金最便宜的地段,或者也是这里最少有人光顾的地方,但是对于爱好音乐,爱好黑胶唱片的那些人来说,这里却成为一个停驻的港湾,TOM说:“唱片店是人们逃避现实的避难所。”避难所其实也是庇护所,在这个差点被开发成房产楼盘的地方,呈现的是一种纯净的生活追求,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生活态度,SAM说:“Sound It Out是温暖的家,是世界上最后一片励志的圣土——至少在斯托克顿。”

: Jeanie Finlay
类型: 纪录片
官方网站: http://www.sounditoutdoc.com/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58 分钟

这一个小小的黑胶唱片店如何成为一个温暖的家,如何成为音乐的庇护所?当那根指针划过黑胶唱片,当唱片在留声机里发出经典的声音,当音乐弥漫在这小小的空间的时候,世界其实开始慢慢沉淀,那城市的贫穷可以忽略,那街上来往的人群可以忽略,那工作的困扰可以忽略,那每个人命运的曲折可以忽略,只有歌声,只有音乐,成为这里的一切。陪伴着这家黑胶唱片店17年的TOM了解这里的一切,他听过所有的歌曲,编目所有的唱片,这些音乐就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和自己一起成长,也和自己一样慢慢沧桑。所有的五万张唱片他都如数家珍,只要顾客进门想要什么名字的唱片,想要什么歌手的音乐,他都能迅速找到,并且告诉你这张唱片的有关背景,音乐的特点,他用自己的经验服务这里的每一个顾客,让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而这样的周到服务也只有懂音乐的人才可以做到,而在“Sound It Out”店里,不管是刚过来销售的店员,还是胖女孩Kelly,也都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也将这种感情感染给来这里寻找唱片的每一个顾客。

《最后的黑胶唱片店》海报

而来这里购买唱片的顾客很少是匆匆过客,他们就在这个城市成长,在这个城市生活,也见证了那些独立唱片店的衰落,当然对于他们来说,也都怀着对音乐的一份真挚感情。SHANE喜欢Me Music,而且还是现场版的,TOM马上就能为他找到想要的唱片,对于SHANE来说,收集唱片是一个让人享受的过程,当他买到自己喜欢的英国长寿摇滚乐队的唱片时,可以兴奋好几天,可以连续听歌,甚至需要两星期来平复疯狂的心情,在他家里,有一件STATUS QUO签名过的夹克,上面挂满了各式图徽,而自从SHANE得到这件夹克之后从来没有去洗过,这是一种痴迷,也是一种生活。对于他这个独身男人来说,生活似乎没有了过多的欲望,不抽烟不喝酒,没有女人没有孩子,也只有音乐成为他生活的全部,而其实,他曾经是一个特殊儿童,上过特殊学校,当过百安居的搬运工,在一种底层式生活中,音乐却拯救了他,让他体会到了另一种信仰,“我的爱好解救了我,”他说,“大不了和唱片过一辈子,死后可以把黑胶唱片溶化在我的棺材里,带到地下,永远陪伴我。”

生与死,似乎只有音乐让SHANE感受到活着的力量,而身为保险公司审计员的CHRIS则在黑胶音乐的数目字排列中感受到一种拥有的快感。近20年选购黑胶唱片的经历,每月100英镑的花费,让他小小的家里放满了2000多张唱片,这些张片是岁月累积的见证,也是时间划过生命留下的痕迹,它们一排排一列列地布满房间,它们按照字母被一一编码,而这些黑胶唱片已经成为CHRIS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不听的时候,看着这些黑胶唱片,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

如果SHANE和CHRIS还只是普通市民层面对于黑胶唱片的喜爱,那么对于FRANKEY、JOHN和SAM、GARETH这两对组合来说,黑胶唱片是他们音乐事业的启蒙,是他们歌唱生涯的坚守。FRANKEY、JOHN是一对唱作歌手,他们自己写歌,把生活变成了音乐,而通过音乐,更多的人会看见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感受岁月的积淀,这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也只有真挚的感情和浓烈的激情,才能将生活变成音乐,把音乐变成感悟。当过DJ的FRANKEY在房间里搓歌,而后颈纹着自己名字的JOHN则对着话筒唱着RAP曲风的音乐。而音乐创作对于SAM、GARETH组合来说,似乎更直接地找到了方向。他们喜欢金属音乐,也经常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唱片,生为斯托克顿本地人,他们把黑胶唱片店看成是自己音乐生活的起点,那件印有乐队照片的服装,“仿佛有一股奶酪的味道。”而那些金属音乐打开了令人奇异的世界,“化身为身心的一部分”。GARETH说,“如果没有音乐,不会像现在这样审视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审视是一种态度,不是拥有一件D-Beat乐队的衣服,不是拥有稀奇的碟,而是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力量,“这里是我的家乡,我更有安全感。”就像音乐,有一种家的感觉,有一种温暖和安全的力量,正像JOHN所说的那样:“这里的人天天喝酒抽烟,只有组建乐队才能让自己不像他们一样无聊,才可以摆脱困境。”

而其实,这些人都是从音乐的世界里感受激情,感受温暖,感受力量,从而摆脱某种现实的困境。这是一个偏僻的城市,这里弥漫着世俗的味道,为生计奔波是很多人的选择,无聊虚度光阴也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唯有一种叫音乐的东西将TOM、SHANE、CHRIS,以及FRANKEY、JOHN和SAM、GARETH这些人从现实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似乎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生活的另一面充满了艰辛,但是在那个经常光顾的老头来说,生活的另一面却是乐观,他开玩笑说自己是单身,却为老伴挑选喜爱的碟片,他离开的时候都要对着镜头前摄影的Jeanie Finlay说一声“宝贝,再见”,他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那种戏谑让人感受到一种活力,而这也是音乐对人的陶冶。

17年的历史,对于“Sound It Out”来说似乎足够漫长,而当其他的唱片店相继关闭的时候,那种孤立的感觉越发让人感觉岁月的无情,但还好有音乐,有黑胶唱片,有那些喜欢音乐的人,有每天都在继续的生活,“听每一张唱片,我都能够想起来在哪听的,和谁一起,在干什么,每张唱片里都有我自己的回忆,所以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这是唱片店的魔咒,永远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觉,新的收获。”TOM手上拿着那张黑胶唱片,仿佛在唱片沉默的世界里看见了所有的历史,历历在目,没有走远,反而更近了。

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找到生活的影子,岁月的积淀,以及未来的向往,音乐是一种归宿——只有家才是你停留的地方,也是你重新出发的起点,来自伦敦一个乐队的SAINT SAVIOUR回到了故乡斯托克顿,也来到了这最后的黑胶唱片店,这个曾经是满脸雀斑、顶着黄头发的瘦小姑娘,曾经讨厌学校讨厌成长的另类孩子,如今已经是一个漂亮的姑娘,也是乐队的主唱,回家对于她来说,是一次感恩之旅,在“Sound It Out”里,她用简单的器械开始唱起那首《当你微笑》,舒缓的歌声里有她对于音乐、故乡和生活的理解,音乐声罢,是顾客的掌声,也是他们对于音乐的感悟。而当“罗素和狼”乐队在黑胶唱片店举办演唱会的时候,带来的是音乐的另一面:激情和力量,主唱爬上桌子,顶着天花板大声歌唱,或者跳下桌子,趴到地上,像狼一样嚎叫。整个唱片店弥漫着High的音乐,弥漫着不羁的声音,弥漫着非现实的音符。

这是一个城市的另类声音,独立生存,甚至是封闭生存,但是它似乎从来不会被遗忘,“Sound It Out”就是让每个人能够大声喊出来,喊出生活的故事,喊出音乐的追求,“如此孤单,但心底还残存些希望。”在背景音乐里,KING CREOSOTE的《So Forlorn》缓缓流淌,流进音乐的每一个细节,流进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也流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孤单的生存,却总有希望在心底,一如“Sound It Out”黑胶唱片店,永远留下一个不会消逝的背影。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11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