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5 《珊瑚礁历险记》:深海里的敌人
在南太平洋350英尺的深海里,6000万年的珊瑚礁一直在旺盛地生长,而在这个被称为人类梦寐以求的多彩世界里,珊瑚礁却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是物种的生老病死,还是有其他更可悲的原因?当科学家深入珊瑚礁,抵达人类潜行极限的时候,他们在探究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却也见证了珊瑚礁向死亡迈进的速度。而对于人类来说,海底正在发生的死亡却并非是一种远离,一种旁观,甚至当人类的活动导致环境和生物链的破坏,人类才是珊瑚礁濒临死亡的罪魁祸首。
南太平洋的深海处,珊瑚礁是一个天堂,这里有着光怪陆离、色彩缤纷的美丽珊瑚,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生命体系,由石灰石组成的珊瑚礁也具有极大的医疗开发价值,可用于人类恢复健康。微笑的生命构造成世界上最大的活体雕塑,但是这个美丽的世界并不都是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当珊瑚这种生物走过了6000万年的生长历史,却也陷入了死亡的威胁中,在斐济,发生的可怕事件,就是许多珊瑚开始成批死亡,从而威胁到和珊瑚有关的生命体系。鲁西是斐济的居民,对于珊瑚礁遭遇到的危机,他的疑问是:是谁杀死了珊瑚?
寻找问题的答案,必须深入到珊瑚的世界里,所以由海洋探险家与水下摄影师组成的研究团队,便开始了科学考察,而这样的科学考察其实也意味着天然的危险。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到斐济的帝王岛,再到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在不同的海域,通过对比寻找深海处海洋环境的变化。10个月,潜行500次,最深处在海底350英尺,这样的时间、频率和深度似乎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壮举,所以在这些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壮观,同时也是最危险的珊瑚礁群,他们的探险旅程也就意味着像某种极限挑战。对于人类来说,潜行得越深,看到的东西越丰富,也意味着危险也越大,就在两个月前,科学家霍华德不幸患上了一种可怕的疾病,不仅呼吸困难,连左脚也失去了知觉。在特殊的压力装置治疗下,霍华德终于摆脱了疾病,最终被救活,而一场新的探险即将开始。
| 导演: Greg MacGillivray |
![]() |
是的,在珊瑚生长的海底世界,的确有着太多新奇的发现。在大堡礁,他们发现了12个巨大的蛤,看见像打着补丁的斑斓石斑鱼,而在珊瑚礁周围,生活着成群的小鱼,他们把珊瑚礁当成了家园,一方面是五颜六色的美丽珊瑚,另一方面则是这些依存着珊瑚而生活在一起的生物,虾虎鱼和虾是最讲究合作的两个物种,虾虎鱼驻守在洞口,观望者四周的情况,而虾则在洞里寻觅食物。而在珊瑚礁的周围,也生长着很多的藻类,他们也成为关系最紧密的伙伴。这是共生共存的生物世界,甚至当科学家到来的时候,它们也没有一丝的畏惧,当科学家张开嘴巴的时候,那些生物友好地在嘴巴周围爬行,甚至差点爬进口中。而在斐济的深海处,潜水员身边会游过来海洋世界毒性最强的海蛇,但是大胆的科学家还是和海蛇在海底共舞,并非是他们不怕海蛇的攻击,而是在着没有人类活动的深海里,海蛇也从来没有把人当做是敌人。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海底,科学家在海底深谷里发现了300多条鲨鱼,但是在它们身边游动的时候,鲨鱼也没有把人类当做天敌而开始进攻。300多条鲨鱼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海底力量,但是它们在自己生活的世界里无忧无虑,也没有对人类的科学考察造成威胁。
|
《珊瑚礁历险记》海报 |
看起来,不仅海底的生物之间共生共存,充满和谐,而且人类的到来并没有打破这种和谐,但是这似乎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鲁西家乡,那些珊瑚却在大量死亡。在潜行至更深处,这里原本是一个奇幻美丽的珊瑚世界,但是现在却是一片灰白,没有鱼类虾,当然也没有藻类,死去的珊瑚将这里变成了一片死寂的世界。只有一只觅食的章鱼,张开爪子沿着死去的珊瑚礁在海底寻找食物。在这片海域里,水温比正常温度高2度,也就是海洋温度上升导致了珊瑚的大量死亡。而过度捕捞是导致海洋温度上升的最重要原因。而在那些汇聚到海洋的河流上游,森林砍伐导致大量淤泥沉入水底,致使光照减少,也成为珊瑚死亡的原因。而不管是过度捕捞,还是森林砍伐,罪魁祸首当然是人类,所以看起来,海底世界距离人的生活很遥远,但是却两个世界却息息相关,也就意味着人类应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审视与海洋的关系。
而在玛丽亚岛上,这种情况却有着相反的结果,这里也有不断发展的海岸经济,珊瑚也只是环绕着海岛在海底生长,10年前甚至还有一场龙卷风破坏了这里大片的珊瑚,但是10年过去了,这里的珊瑚重新开始生长起来,而在深入海底世界里,发现这里的生命依然旺盛,全没有斐济海底的那种苍白的死寂,而究其原因,是这里的人类活动并没有超出环境的承载力,并没有大量的淤泥,海水温度也没有升高,所以当环境维持在正常状态,珊瑚的死亡悲剧就不会发生。这似乎是一个乐观的发现,但是有时候人类的威胁却是潜移默化的,从大环境来说,全球变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驱使,这必将导致海洋温度慢慢升高,而在此次深海科考活动中,500次的潜行看起来是个体的行动,是零散的活动,没有对生物造成多大的威胁,但是人类的足迹一旦深入到深海世界,这种改变就已经不可逃避,在深海发现的新物种,科学家还是将他们带离了原本生长的环境,那条没有人见过的红鱼就这样变成了科学家研究的对象,进入到了人类世界里。
深海世界有海蛇,有鲨鱼,对于人类来说,它们也会成为潜在的敌人,但是对于这个海洋世界,整个自然环境来说,最大的敌人一定是人类,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甚至是破坏者,所以在科学考察的层面,这些科学家带着某种责任去触及这个威胁海洋生命的课题,却也成为海洋世界的闯入者,如何去保护海洋生物或许有了答案,但是在这个答案面前,几个科学家还是显得势单力薄,甚至也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最后的那些警示看起来更像是说教,“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一座珊瑚礁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它们的生存离不开伙伴,而人类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真正的伙伴是你和我。”你和我组成了人类的个体,我们改变态度,我们改变做法,我们认识到自己也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但是在微弱的个体力量面前,海底世界依然面临着最大的敌人,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其实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离开,离开我们的窥探的好奇心,离开我们征服的欲望,离开探寻的行为艺术,离开我们改变世界的思维,也离开遥远而神秘的深海。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313]
思前: 被切割的叙事
顾后: 《革命之路》:因为它看起来像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