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9 《创造者》: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5分30秒,是电影的时长,从第一帧开始到最后一帧结束,故事被放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看上去它是完整的,在时间的标注中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但是当一个世界被展开,5分30秒是不是时间的全部?当一个故事被关闭,是不是再没有往后?
5分30秒,就像那个沙漏,它是时间的唯一标记,当沙子从上往下,穿过细长的通道而堆积在下方的时候,是时间的流逝。沙子隐喻了时间,就像沙子是可见的,时间也是可见的——不管是沙漏作为时间的符号,还是5分30秒一个故事的讲述过程,可见的时间是一种物理时间,但是当创造者在场,他却在改变时间,甚至在颠覆时间。
突出的牙齿,玻璃一般的眼珠,黑暗的房间,寂静的世界,这是一个怪诞的空间,陶土兔是唯一在这个空间里的人,当人出现在物理空间,他能改变什么?沙漏被放置上去的时候,沙子不断往下漏的时候,他一定在遵循时间——而这个时间在他看来也是封闭的,它以第一粒沙的出发为开始的标志,以最后一粒沙的掉落为结束的时间,所以陶土兔活也活在这个封闭的世界里。但是他需要创造,创造一个同类,创造一个伙伴,甚至创造一种爱情。
| 导演: Christopher Kezelos |
![]() |
而创造也是从物理过程开始:翻阅那本神秘的图书,按照上面的提示,从原材料里拿出必需的物品,然后一步一步开始制作。从头部的形状,到眼睛的位置,从脸上的族类标记,到可以穿的花衣服,从烤制好的脸庞,到塞入棉花的身体。当他完成了制作,在他面前的也是一个物,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一个不会交流的物,所以实际上,这创造只是在制造一种工具。即使一起坐着,即使紧紧抱着,即使放在身边,没有言语没有互动没有爱情。
但是时间在流逝,沙漏里的沙在不停地漏下来,在被控制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时间,但是可以改变物:他把书翻到了后面,才发现真正的生命需要音乐——那脸上的符号正是乐器的标记,于是他拿起大提琴,开始演奏音乐。音乐是活的,它逃逸了物的控制,蔓延到房间的各个角落,也正是着活的生命刺激,终于使得被制造的物醒来:她睁开眼睛,她站起身来,她走到他身边,然后伸出手臂做出拥抱的动作,而他也终于在四目对望中握住她的手,紧紧拥抱。
|
《创造者》电影海报 |
曾经是物的创造物被激活,这是音乐的作用,也是情感的意义,在他们拥抱的时候,那个制造物不再是物,而是同伴,是爱人。但是被激活的生命和爱能否逃逸出时间的控制?看起来不能,沙漏里的沙终于全部漏到了下面,时间终结了,相伴终结了,爱情终结了。而他,交给她那本神秘的书之后,也终于随着逝去的时间而消失,他化作尘土,变成空气,在她的眼前成为了一种空无。从创造一个物,到赋予她生命,这是他作为创造者的意义,但是当一种时间消失,创造是不是只是在一个封闭世界里的过程?
一本书是延续,一种创造是延续,沙漏可以倒转过来,时间可以重新开始,即使他已经化作了尘土和空气,但是获得了生命的她也可以成为一个创造者。看起来像是一种轮回:她成为创造者,依然在固定的时间里制作物,依然在封闭的时间里用音乐唤醒他,依然在最后接受消失的命运。她被创造,接着被创造者创造另一个他,在自己消失之后他又成为创造者,反复地创造,反复地消失,在这个循环世界里,时间似乎只是一个过程的标记,在创造中,再无开始,也无结束,无休无止,无边无际。
时间对时间的超越,时间对时间的更替,时间对时间的延续,物的时间会终结,但是生命的时间没有停止,而一种生命之存在并不是以另一种生命之终结为基础,相反,一种生命之终结,是为了另一种生命之开始做好铺垫,生命被赋予了新的时间,所以即使来过而离开,也不再是一种空白,他活在那个被创造物的身上和心里,活在没有终止的时间里,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而且一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113]
思前: 《鹬》:关于成长的冰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