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8 “黑蓝“生存

关于题目,黑蓝在自己的网站上作出这样的注解:“黑蓝文学网为无营利网站,以募集资金而生存。”我不是要对纯文学网站做一个理性的形而下分析,作为当下还具备不死的生存状态,并呈现以崭新面貌的,似乎只有黑蓝,这个被网站创始人陈卫喻为“宇宙的颜色”的命名,已经完全具备了真正的独立形态,“有些梦想就像悬在天空的水之于干渴的人,值得永久而静谧地追求,使之尘埃一般成为现实。”

在一个零零年代的黑夜,闯入黑蓝的领地,实在是一件冒险的事。我端坐在电脑前,惯性一样阅读新闻,浏览关于地震和烈士,域名和整治,关注金球和《阿凡达》,关于一切的一切可以具体呈现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的网络新闻,这是我最为日常的形态,我甚至觉得我的鼠标不会漫出这样的边际,显得平安缭乱。

黑蓝小说季度奖作品集

但我是实实在在看见黑蓝的,以及《诗生活》,误闯进入。这实在是一个事故,我很害怕我的闯入会让我付出脱离生活和现在,变得郁郁寡欢,变得支离破碎,变得回到90年代却无法自拔。是的,黑蓝所呈现的就是90年代的精神品质,对“形而下的道德感、意识形态和实用主义遍布主流媒介推崇的被称为“小说”的文字”的鞭挞和抛弃,虽然2001年在纸刊被勒令停刊后创办的网站,但是它一如既往,生存着,小说者。

在21世纪初,我是早就认识黑蓝的,那种简洁而实验的页面风格在当时也是极少的,多数还是那些急于上马、粗制滥造的文学网站,标榜所谓的自由和个体,实际上是他们沉沦的开始。10年了,黑蓝的风格几乎没变,连首页的那些关于理念的文字也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坚持,使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恍如隔世地把我拉回一个“纯粹、独立、冷静、客观,具备着一种宽广的个性”的世界,我是相信这样的邂逅,是因为我远离了黑蓝一样的生存,所以才感觉是重拾遗落的散片。动态、理念、网刊、小说集、诗集、出版,还有小说奖,都还活着,都还以最新的面貌打上“黑蓝生存”的记号。

相比之下,实在有些悲哀,2001年,网络文学的发端之年,网络诗歌时机逐渐成熟,出现了大批诗歌网站,诗歌论坛数量也以爆炸速度增加。进入2002年,“他们”、“北回归线”等网站及论坛先后亮相,完全具有网络特色的 “四季诗会”、“诗歌报金秋诗会”、“诗家园”诗会的成功举办,拉开了民办公益性诗歌聚会与诗人串联的一道风景线。网络这个特殊的传播渠道一下子改变了原先的诗歌写作、交流和论辩方式。《诗歌报》季刊、《扬子鳄》、《或者》、《唐》、《诗江湖》、《诗家园》……这些名字都是改变了曾经的阅读和协写作方式。但是时间往往是锋利的,现在你可能很难找到还在兢兢业业把诗歌或者小说当成精神信仰的网站,就在我发现黑蓝的今天,我试图打开那些网站,希望用集体的方式把我拉回到寂寞年代的时候,我才发现,有些东西死得更快,网络诗歌根本没有对诗歌进行了所谓的复兴,却制造了另一场文学死亡事件。那时候,诗歌作为一种受全社会关注的大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而在文化背景变化和大众生活日益庸俗化的当今,诗歌的复兴是一些人一厢情愿,在诗人和诗爱好者之间,自足的交流和交换系统根本没有形成,诗歌从大众又回到了小众。

我们的颠覆和革命显得如此弱不禁风,而在黑蓝身上,我们只要拥有这样一份坚持也就够了,陈卫说,“ 黑蓝”有信心尝试下去,营造与这个纯粹的写作群体相配的环境和氛围,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时代的一块黑且硬的石头。我们并不能保证什么,我们甚至不能表达所谓的“目标”。

黑蓝是黑蓝的,黑蓝也是我的。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690]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