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灰猎犬号》:穿越“黑暗海沟”的单一行程
天上没有空中掩护的盟军飞机,水下有不断构成威胁的德国U艇和潜水艇,当以“灰猎犬号”驱逐舰为首的27艘盟军战舰构成的护航舰队穿过了北大西洋“黑暗海沟”,抵达了英国利物浦,经历了50余小时战争考验的舰长厄尼松了一口气,他走进了自己的船舱,拿起圣经,跪在床边,然后躺下休息,当战役结束,当护航任务完成,厄尼终于可以放下心来,这时一道光线穿过舰窗照射进来,像上帝的护佑,和他卧室镜子上挂着的那句“昨日、今日、直到永远”形成了一种呼应——《希伯来书》13章8节上写着:“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昨日、今日,直到永远,一样的虔诚,一样的护佑,在耶稣的神光里,世界仿佛是一种永恒的存在,而这种永恒性对于这一场历经了50个小时的穿越战来说,变成了一种单一的行程。这是1942年2月,这是北大西洋,HX-25号船队由37支盟军船舰组成,“灰猎犬号”便是这一护航舰队的指挥舰队,而舰队舰长厄尼无疑成为决定这次护航任务输赢的关键,而在这次行程中,最困难的便是穿越险恶的“黑暗海沟”——正因为在这一区域里,空中没有飞机护航,而水中有德国U艇组成的“狼群”威胁,所以这50个小时的行程尤为关键。从“距离空中掩护50小时”的星期三,一直到看见战机出现的星期五,时间轴构成了事件的单一向度,也正是在以“灰猎犬号”和厄尼为主体的单一视角中,这场看起来严酷甚至面临生死考验的行程,却在最后变成了只是遭遇波折却顺利抵达的一次经历。
“在大西洋之战中,超过3500艘舰船及其运载的几百万吨货物被击沉,72200人永远离开了人世。”最后的字幕显示了二战期间大西洋之战的无情和惨烈,但这只是对于历史的一种交代,返回到这50个小时的经历,完全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那些被击沉的舰船和货物,那些死去的士兵,甚至连背景都够不上。在用电影还原这一次穿越中,的确有危险,的确有牺牲,的确有考研,但是基本上算是一种正常状态。在进入“黑暗海沟”的第三天,“灰猎犬号”才收到被截取的德国信息,才第一次发现敌军,在进入完全警戒状态之后,厄尼通过对目标坐标的定位进行指挥,但是这里出现的一个波折是:当一开始确立目标在前方9.5海里并已经进入射程时,突然得到的信息是:目标消失。于是重新进行搜索,于是再次发现目标,德国U艇似乎正在逃跑,厄尼果断指挥,在惊涛骇浪中锁定目标,虽然在中途目标再次消失,但是最后还是被击中,“击沉它了!”
这是进入“黑暗海沟”第三天才发现并击沉的目标,当取得第一次胜利,厄尼为了庆祝胜利,给船舰的指挥者加了热菜,在这次行动中,“灰猎犬号”击沉一艘U艇,打死50个德国士兵。初战告捷,波折并没有结束。在之后的行程中,包括“灰猎犬号”和其他艘战舰都在穿越过程中遭遇危险:在这场胜利后不久,他们发现了求救信号,希腊商船着火了,于是前去救援,而此时,他们发现了鱼雷,哈里号还发现了两个目标,但是目标方位不断在改变,那艘被发现的U艇下潜消失了。在距离空中掩护还有36小时的时候,正是夜间值守时间,又发现了目标,但是在即将开火时,发现有一艘货船正在弹道上,于是只好停火,但是那艘货轮开始起火,而且随时可能会爆炸,在这个关键时刻,厄尼镇定指挥,在货船偏离弹道时,命令全体投弹,但是声呐报告,此时的目标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他们才知道这很可能是德国人的轨迹,那根本不是U艇,而是一种叫做“落片投掷器”的机械诱饵,像冰箱那样大,一旦上当只能浪费深水炸弹。
导演: 亚伦·施耐德 |
从海面上直接较量,过渡到智慧角逐,而之后藏在暗处的德军第一次发出了声音,灰猎犬号接收到的广播信号里,传来的是德军的威胁和嘲笑,“灰狼号会猎杀你们,大灰狼好饿啊!”灰猎犬遭遇的是灰狼,在敌人的挑衅中,厄尼反击:“你们的女人得知你们的死讯,会彻底哭泣,之后他们会投入情人的怀抱。”似乎这种反击更是体现了胜利的决心,之后又接收到地方的信息:“你和你的同伴今天就会死去!”但是这些语言上的威胁和冲突,或者只是为了弥补“灰猎犬号”战舰和厄尼这一单一视角的缺陷,但是这些对话既不能增添战斗的激烈程度,也无法折射出战争的残酷性,一种点缀而已。包括在距离空中掩护26小时的时候,多艘战舰被击中,210人丧生,而且灰猎犬号上的深水炸弹没有了,只剩下16枚炸弹,所以在这个严峻的时刻,厄尼决定停止完整投放,并计算最快进入空中掩护区的时间——在还有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厄尼在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吃过饭。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此时发现了目标,厄尼下令迪基号开火,而U艇竟然和迪基号并排在一起,近在咫尺无法开火,灰猎犬号变对准目标,将U艇击沉。
在行程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在距离空中掩护仅仅三小时的时候,两个目标被发现,两枚鱼类朝着不同方向向着灰猎犬号射击,形成了夹击的态势,厄尼发现两枚鱼雷中间有时间差,于是他果断指挥,灰猎犬号开始转向,一枚鱼雷从旁边掠过,但是这个转向的位置刚好是第二枚鱼雷射击的最舒服位置,在避开第一枚鱼雷之后,灰猎犬号再一次迅速转向,在赢得时间之后,鱼雷刚好从舰体擦肩而过,而擦过灰猎犬号的鱼雷击中了前方潜艇,在爆炸中他们发现了另一艘潜艇,在这个关键时刻,空中出现了战机,而这也预示着他们穿过了恐怖的“黑暗海沟”,进入了盟军空中掩护区,前方出现的船舰正是迎接他们的英国“钻石号”。
《灰猎犬号》电影海报
一次单一行程结束,在50个小时的护航行程中,灰猎犬号第一次完成了穿越大西洋的护航任务,在没有空中掩护的过程中躲过了狼群的一次次攻击,电影还原了这一次过程,但是在集成处理雷达、声呐、无线电的不断运用中,在回波、转向、射击的命令中,在电话通讯兵、传令兵、舵手、车钟手、值班官兼航海长、副水手长和厄尼组成的指挥系统中,影片或许展现了专业知识,但是在线性的时间里,这个过程几乎没有真正的戏剧冲突,甚至这50个小时的护航任务能够圆满完成,几乎只得力于厄尼的临场指挥,他的智慧、勇气、果敢和牺牲个人安危的精神,成为完成任务的关键,在单一视角中甚至成为唯一的主宰者。而除了德军喊话成为一种挑衅,“敌人”的隐秘性也将这种势均力敌形成的紧张状态抹除了,而且,在50个小时里,他们甚至没有遇到大自然的威胁,虽然镜头里有惊涛骇浪,但是在镜头里几乎成了小风小浪。
也许影片唯一的亮点在于用人性的角度关照战争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厄尼在出征之前和女友伊薇见面,他告知女友自己将完成一次重要任务,然后问她:“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我可以在热带海滩上向你求婚。”而伊薇的回答是:“世界已经疯狂了。”伊薇口中的疯狂似乎是对于战争的一种谴责,花前月下的浓情被出征护航的任务取代,这当然是一种疯狂,但是在电影里却变成了一种对于同行的拒绝,于是厄尼只好对她说:“那我期望在转角处遇见你。”带着对爱情的期望,带着重见伊薇的希望,厄尼才在50个小时的护航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那个挂在镜子前的“昨日、今日、直到永远”似乎也成为他对于爱情的坚守。但是很明显,这条线索过于微弱,除了中间闪现了伊薇拿着的勋章的镜头之外,在穿越黑暗海沟的过程中,爱情几乎没有被提及,而最后休息的镜头里,那句箴言再一次出现,也仅仅是一种点缀。
对于人性展开的真正亮点来自于那个在灰猎犬号尾部起火后死去的厨师克利夫兰,在进入黑暗海沟的第三天,坐镇指挥的厄尼听到有人提醒他说他还没有吃饭,厄尼问了他的名字,才知道他叫克利夫兰,于是,克利夫兰给厄尼留下了印象。后来在击沉了U艇之后,克利夫兰将刚做好的热菜端到他面前,厄尼又一次被感动。但是这热菜还没来得及吃,战斗又打响了,在战斗结束时厄尼问灰猎犬号受损情况,此时他得知舰上有三个人牺牲,其中就有克利夫兰,此时他看见了那盘还放着的饭菜,但是已经凉了,厄尼的双眼热了一下。而在为三个死去的士兵举行海葬的时候,他主持了仪式,拿着圣经的他在立正、敬礼、鸣枪中,看着被盖着美国国旗的克利夫兰尸体滑向大海,那一刻的他是悲伤的,而这也成为整部电影中最具人性意义的细节。
但是,这不多的细节,在全景展示灰猎犬号穿越“黑暗海沟”的行程中,也只是一些点缀,在单一时间构成的线性过程中,在一个人的单一视角中,在平铺直叙的故事里,一切的起伏和曲折,一切的惊险和危难,都在无悬念的结局中,变成了“昨日、今日、直到永远”的恒定性存在。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