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7 《1Q84》第一季
白色的封面,黑色的书名《1Q84》和作者“村上春树”,简洁地只容下一个大写的“Q”符号,本来就是如此制约着你的想象,却又扩展着你的想象,却被绿色夸张的腰封破坏了:“村上春树巅峰杰作:日文版创上市12天销售100万册的空前纪录,荣登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畅销榜年度第1名。”豆瓣读书和各类网络支持的列表看上去像植入了一个怪胎,只有这句话听起来像是村上春树的表白:“现在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为了保护自己,你必须尽快顺应这1Q84的规则。”
《1Q84》:(日)村上春树(著) 施小炜(译) 南海出版公司 36.00元
规则是什么?难道就是顺应这难堪的腰封,难道村上春树也变了,在这个《1Q84》的季节?我不知道,外面的那层塑纸还完好地保存着,看起来像一个整体,我只是在封底,透明中看到36.00元的价格。
5月25日首发,只是《4月-6月》的第一季,发行量120万册,按照计划,年底第二卷将出版,第三卷明年会与读者见面。而我无疑像是一个饥渴者,成为这120万的小小分子,这个春季的末尾,时光泛着和Q字一样的淡绿,这里应该还有猫,还有孤独,还有死亡,但是我在塑纸外面张望,在腰封的狂欢中想象,村上春树到底会把我们带向哪一个季节?
小雨又来了,黄昏,和小五一起找到这本书,很显眼的位置,甚至没有寻找,这是我阅读完《海边的卡夫卡》14天之后,而《1Q84》的写作在这本书之后的第七年,14天的阅读间隔缩短了两种小说架构的距离,我离村上春树更近了,也更远了。
故事还是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一个人要去谋杀另一个人,另一条线索则是一个人帮另一个人改书稿,有这两条线索,最终接近了一个连警察都无法靠近的秘密组织。于是,那个《1984》的影子出现了,是“追究奥威尔《一九八四》式思想管制的恐怖和本源恶的现实批判小说。”从而探讨了“善恶界线崩毁后世界上的幸福的绝对性”。我们似乎也依稀看到了1995年3月造成3800人死伤的奥姆真理教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可是,我们的阅读是要超越文本,超越作者,超越那个低调而又传统的男人:“他(村上春树)从不去银座等地方喝酒,一生只爱自己的老婆。”
这是第一次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施小炜说的,《1Q84》对他来说是个起点,对林少华来说可能是个终点,不再是译者,遗憾的林少华评《1Q84》说:它离诺贝尔文学奖近了,但也远了,因为村上在作为这部作品主题之一的善与恶的界定方面没有充分表现出“理想主义倾向”。
没有撕破塑纸的《1Q84》终究是个迷,在第一季开放的时候,我则读完了阎连科的《风雅颂》,最后一句是:“我就走。走得人单影只,白雪皑皑,古诗城像过眼云烟样消失在了我的身后边。”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235]
思前: 娱乐版的跳楼事件
顾后: 《风雅颂》:精神家园的荒诞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