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0《爱的谎言》:当现实被虚构
修理汽车的工程师塞尔吉奥·雷梦迪脱下工作服,就成为了“演员”,平时搭公交车的安妮,进入摄影室,也成为“演员”:成为演员,进入场景,拍摄照片,然后刊登在报纸上,500-600张照片组成的一个故事,当它出现在报纸摄影版的时候,它是一种虚构?还是一种现实的投射?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关注的是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的“摄影小说”,这种刊载于报纸上的摄影小说成为新的叙事方式,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发行量200万份的报纸,背后是500万的读者——“摄影小说”何以成为一种流行?安东尼奥尼以“爱的谎言”来命名这种形式的叙事,似乎指向的就是一种批判。摄影小说的本质还是小说,一种虚构的文学体裁,只不过是以摄影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当摄影+小说成为“摄影小说”,摄影的真实性取代了小说的虚构性,甚至成为了现实的一种表征——这似乎就变成了“谎言”,它模糊了现实和虚构的界限,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受众来说,则是对现实的回避甚至逃避。
无论是塞尔吉奥·雷蒙迪还是安妮,都不是真正的演员,只是普通的罗马人,这是“演员”具有的真实性;“演员”们站在摄影机前面,摆拍出和情节有关的画面,然后登载在报纸摄影版面上,这也是摄影体现的真实性;报纸上登载的是和现实有关的新闻,它们关涉的是真相,是生活,这当然也是真实性的一种证明。演员是真实的,照片是真实的,题材是真实的,平台也是真实的,所以“摄影小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为了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现实。但是这却是一种“爱的谎言”:虽然演员由真人扮演,他们就是现实的一部分,但是演员却一定要跟着情节,而情节的设置就是一种创作,它是“小说”;故事来源于生活,但是却取代了生活,甚至逐渐向梦境转变,《致命的沉默》《美丽的眼睛》《哭泣的女人》《死神的妻子》,还有关于爱、恨和牺牲的题材,其实和现实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甚至成为了一种反现实的存在;拍下照片,并非是原生态的刊载,而是要对照片进行修正,美化的背后也是对现实真实性的一次篡改……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故事吸引了漂亮的女孩,吸引了忧伤的士兵,吸引了寂寞的贵妇,500万的读者构成了“摄影小说”强大的读者群,当他们成为忠实的读者,并非是对现实的关注,而是一种逃避:虚构从来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对现实的解构,其背后则是一种掩盖式的戏谑,它制造的是梦境,它满足的是梦想:在拍摄的时候,一大群的读者聚在那个窗口,像是在追逐明星;当“摄影小说”被刊载出来,读者的信直接写给了“演员”——一个女读者写给塞尔吉奥·雷蒙迪的信中说:“我希望晚上能入睡,梦见你,你也梦见我,这就是幸福。”另一个
写给安妮的信中说:“如果我爱你,不仅仅是对角色本身的爱,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而在我们这个时代,英雄就是你……”
他是读者梦中的幸福来源,她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幸福”和“英雄”都是被神化的产物,都是被崇拜的命名,它们早已经脱离了现实,它们根本不是因为真实,是故事满足了他们,是情节打动了他们,而这样的故事和情节能有如此的市场和受众,是不是意味着现实本身才是破败不堪的?也许,镜头之外的那只围着演员的脚的猫才是真实的,那个在街上跳舞的女孩才是真实的,但是他们都没有进入摄像机,他们都没有登载在报纸上,他们也没有营造瑰丽的梦。报纸制造了浪漫梦境,镜头让人们逃避了现实,安东尼奥尼却用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了“爱的谎言”,让谎言成为摄像机前面的真实现实,这也许是安东尼奥尼打破梦境回归现实的一次影像意义上的努力。
《爱的谎言》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