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悲凉山掘墓记》:一场朝圣的迷影行动
这是沸腾的海洋,这是狂欢的舞台,这是感动的瞬间:大屏幕的连线,传来的是伊斯特伍德、莫里康内和金属乐队主唱对影迷的祝福,“感谢所有人,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黄金三镖客》最后三个人对决的经典段落在巨屏上展映;屏幕下,伴随着吉他和小号等电影标志性的配乐响起,包括赛尔乔·莱昂内的儿子加西亚·莱昂内三内的三个人重现了这一经典场景……
2016年7月25日,西班牙布尔戈斯的米兰迪拉山谷,这座曾经悲凉的山谷因为一场特殊意义的纪念活动而成为迷影的天堂:《黄金三镖客》拍摄50周年纪念会在这里举行。从50年前电影的取景地,到50年后从悲凉地变成狂欢地,50年的变化是对于一部电影的怀旧情怀,更是对于经典的人文阐述。1966年7月,由莱昂内执导的电影《黄金三镖客》在这里取景,作为“镖客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拍摄电影所花费的投资达到130万美元,是第一步的6.5倍,但是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它的经典地位之确定,并非仅仅是在投资上独占鳌头,莱昂内在电影中设置的细节,莫里康内对于配乐的创新,以及三个人对决充满紧张刺激的镜头语言,都使得它成为一部不可超越的经典。
在纪录片中,50年后剧组成员对拍摄过程的回忆构成了对经典“还原”的一个维度,莫里康内和冬木当然是最重要的成员,他们尤其回忆在西班牙军队的帮助下实施“炸桥”的拍摄,东木说当时他们还在对面的山坡上,爆炸就发生了,“石头从头顶上飞过去”,但是那次爆炸却没有听到莱昂内喊出“开始”,这的确是一个失误,也许现场人员、设备太多,信号不对称,导致桥提前爆炸,对于电影细节一丝不苟的莱昂内决定重拍,于是在喊出“开拍”后,桥再次发生爆炸。在当时弗朗哥政府审查制度下,莱昂内还是让西班牙军队帮助电影拍摄,的确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它也为这部电影成为经典创造了条件。
导演: Guillermo de Oliveira |
美国历史学家费莱茵认为,《黄金三镖客》标志着意大利西部片的真正成熟,这是从历史维度做出的结论,而在纪录片提供的资料来看,在1966年拍摄完成时,当时莱昂内就认为这部电影将成为一种标杆,“这是一部史诗般的流浪汉式的西部电影……”在黑白的影像中,莱昂内正在吃着意大利面。当时这样对电影进行定位,似乎是莱昂内的一种自信表现,但是在50年后,当经典依然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当电影拍摄地成为迷影寻找记忆怀旧的狂欢地,电影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宗教,对于经典的追寻和仰望也完全成为了一种朝圣。1966年7月在拍摄这部电影时,西班牙军队在这个山谷挖掘了5000个坟墓,但是坟墓里并没有尸体,空空的坟墓连同上面的十字架都是布景所需,但是50年前挖掘的坟墓,并不是真的埋葬了一种空无,而是将经典电影的一切以物化的形式被隐藏起来,当50年后完成“掘墓记”,它的意义就在于从物化的一切变成了神化的存在。
一切是巧合,但又是必然,早在1995年5月的时候,作为影迷的迭戈和朋友们来到这座“悲凉山”,当他们爬上对面的圣卡洛斯山顶,从山顶往下俯视的时候,发现了规则的同心圆,通过和当时老照片的对比,确定这里正是《黄金三镖客》最后对决时的墓地。于是自发的“掘墓行动”便开始了:2014年9月,几个加拿大影迷来到了这里,在看到悲凉山还依存当时墓地的规则图案时,他们兴奋地说:“这是我生命中最酷的事。”2014年,影迷协会人员来到了这里,刚好遇到了迭戈和大卫——在大卫的回忆中,5岁时看的这部电影至今无法忘记,“当时深深被音乐震撼到了”,于是来这里寻找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对荒凉山进行掘墓,在电影拍摄50周年之际举行纪念活动;于是从2015年10月开始,影迷们自发进行了“掘墓”,他们清除了上面的杂草,他们在旁边筑起了是石制围墙,他们在网上招募志愿者,他们还竖立了十字架,上面写上的都是捐助者的名字,迭戈的父亲在“掘墓”过程中逝世,当时在现场筹建纪念会的迭戈没有看到父亲最后一面,他最后将父亲的名字写在了十字架上,“这是对父亲的致敬……”
《悲凉山掘墓记》电影片头
加西亚也是掘墓者,而特殊身份的他认为自己在50年后从事这一工作,“也许是命中注定的”,50年前父亲拍摄了《黄金三镖客》,这块人造的墓地对于他来说是命中注定的,不仅在于电影本身,而且莱昂内的出生地就在离这里30公里的昆塔纳拉亚,而母亲则来自阿尔梅里亚省的小镇,那里也是莱昂内电影的主要取景地,50年前父亲在这里拍摄电影,50年后儿子在这里寻找经典,父子共同演绎了跨越50年的经典,“这部电影展现了西部的不可预见性”,而50年后的掘墓,50年后的怀旧,50年后的纪念,何尝不是电影带来的不可预见性?不可预见性的背后却是对经典永远缅怀的精神,“电影就是一种宗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寻找已经埋没的记忆?为什么要用巨大的精力复原电影中虚设的场景?又为什么字啊纪念会上有那么多人从世界各地而来?东木在屏幕上感谢大家,并将其称为“伟大的工程”,就是对这种迷影行为的肯定,而在“掘墓”之外,那件披风存放在吉恩奥特博物馆,更是每天要擦七八遍展柜的玻璃,因为影迷们总是希望用最近的距离感受这份经典,“这是一件神圣的披风……”
经典是因为注入了创造性、革新性内容和形式,才变成了经典,经典更是在历经了时代风雨之后依然散发出它迷人的光芒,经典是沉淀,经典更是沉淀之后再度打开,“悲凉山”和“掘墓”并不指向一种死寂,而是在储存更久的时间里加入梦想,于是这样的行动就变成了“朝圣”:它永远是被仰望的存在,但是在无限接近中能够在那一瞬间抵达灵魂——东木出现在大屏上,莫里康内出现在大屏上,已经老去的他们不是个体在发声,而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种经典的标签,所以众人狂呼:“上帝出现了!”而在50周年的纪念活动结束后,这里变成了主题公园,拒绝商业化,拒绝喧闹,这也许也是每个人对圣地的一份坚守。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