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1 《盗梦空间》:梦的娱乐解析

夏末秋初,午后,对于这样一个时间场景的触摸完全是现实的,活生生地无以颠覆,因为台风的影响,早上下了一场雨,城市湿漉漉的,空气清新,雨过之后,太阳又直直地照耀下来,光天化日下的一切都是真切的,身边的妻、电影票、楼梯、六号影厅,矿泉水,我相信都是现实的一部分,都是这个夏末秋初的午后真的存在。

但是,当银幕开始呈现一个故事,密闭的影厅里呈现一个故事,所有的现实的真开始慢慢颠覆,盗墓者柯布开始闯入,已经不再那么帅气的莱昂纳多把我们带向一个结构复杂的“梦中梦”世界:商业大亨齐藤要求他在另一个大亨费舍尔的脑袋中植入“我要毁掉我父亲的事业”的意识来赢取商业成功。为了成功完成这个盗梦任务,柯布和他的团队为费舍尔设计了3层梦境。整个任务完全失控后,柯布不得不来到最可怕的第四层梦境,在这个混沌、没有时间、没有尽头的世界里,他遇到了已经死去的妻子梅尔……

昏昏欲睡也有,窃窃私语也有,但是在一个强大的无以复加的梦境面前,都被忽略了,148分钟的世界里,你能触摸到的就是不能触目却变得真切的梦境,疯狂把你带向无尽,现实的一切都被解构了,而那些数学、哲学背后的“智力狂欢”仿佛要把现实带向一个被梦境缠绕的迷宫,植入、图腾、穿越、潜意识边缘、联梦机……这些梦中的元素构筑的强大的梦帝国把你带向比电影更深的N层梦,最后的最后,你不是在颠覆梦境,而是在颠覆现实,让你觉得现实是多么不可靠,是多么欺人,把一切永远想保留的美好和永远想躲避的罪恶都颠覆了,等待你的只有最后旋转不停却又不是在梦境中的陀螺,图腾死了,所有的记忆却复活了。

我不知道梦是什么?梦境是历时性的还是共时性的?梦境是个体的还是可以共享的?梦境是理性逻辑的还是感性混乱的的?梦境是记忆的重叠还是想象的虚构?在这样的疑问面前,其实所谓的梦境无非是一个好莱坞的娱乐梦工厂,那里其实都是梦,都是虚幻。“梦的解析”从几何、哲学之后就是娱乐,娱乐的解析让你云里雾里,但是最后却只是一个陷阱,让你陷入其中。柯布的精英团队所进入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甚至第四层梦境,除了联梦机带来的共享,谁是梦中的主导者?为什么柯布在第四层所看到的都是记忆里的东西,和妻子曾经创造的世界叠加在他最后的解脱之中?作为图腾的陀螺可以识别现实和梦境,那么到底是现实的理性在判断还是梦中的感性在判断?所有的一切看起来没有答案,在反逻辑的梦中却呈现了一个高度逻辑,甚至被数学、建筑、物理等支撑的理论下的解析世界,也就是说,所有的混沌都是有着清晰的叙述理性,用好莱坞的二律背反把你唤醒,把你带回到现实世界。

柯布的梦工厂就是一个回归现实的大计划,梦被利用,成为商业的工具,如此完整的造梦计划对梦的解析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柯布和所有的造梦者一样,真不不知道什么是现实。他和妻子梅尔就是从造梦开始而遗忘了现实,而梅尔最后真的分不清现实和梦境了,所以梦中她不肯醒来,在现实中她又跳楼自杀,女人对爱情的忠贞是牺牲现实作为起点的,当然还有生命,“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影片所呈现的“庄周梦蝶”的虚无、迷乱,其实揭示出作者的另一层深意:现实与非现实境界的边境到底分清还是分不清更好?男女主角到底醒来还是不醒来为好?于是牵扯到一个更哲学的议题,知者幸,无知者幸?

在这个颇具中国式的“庄生梦蝶”的迷局中,最大的疑问是:是不是“真”才是现实最终极的意义?所有的一切是为了寻求真还是抛弃真?柯布终归是回到了现实,但是却没有了与妻子梅尔的那份厮守,那份中国式的“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你慢慢变老”的浪漫。《盗梦空间》像是一个电影版的《1Q84》,规则变了,时间变了,虚幻的1Q84年就是那个比现实更真的世界。或者,今天是911的纪念日,那场恐怖袭击对于亲历者来说无非是一个梦魇,是永远死亡的历史呈现,宁愿不是现实一种。而对于很多未曾亲历,只是作为旁观者的人来说,那才是一个更大的梦境,所以,对于梦境和现实的最直接的鉴定方法就是:你是否“在”现场,只有在,才是真的,只有在,才能到马里安巴德。当最后的陀螺旋转不停的时候,谁知道柯布是不是回到了现实生活,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孩子身边?谁又能保证他不是在那个梦境中?

148分钟的梦解析,148分钟的梦工厂,当字幕出现,当人群散去,当影厅又呈现出银幕、座椅和喝完的矿泉水瓶的时候,现实才重重地回到我们身边,夏末秋初,午后,一片光明的太阳下,我们回到真的世界,我们被穿越到现实,其实,那个陀螺在我们进入之前就已经倒了,我们却宁愿相信它还在那里无休无止地旋转。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015]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 1条留言
  • hymer2010-09-14 13:29:01回复
  • 分析的真好,佩服!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