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4《胆包天》:摩托“独行侠”在行动

20250604-0.png

翁贝托·伦齐被称为意大利犯罪电影的引领者,1975年上映的电影还有他的《眼球》,《眼球》虽然有犯罪元素,但基本上是一部引起生理不适的惊悚电影,同年的这部电影的确是典型的犯罪电影,但同样存在犯罪技法单一、悬念设置简单以及人物形象扁平等问题,主角兰博作为伦齐塑造的形象,可能是作为一种冷酷的“独行侠”在当时的电影世界里有着一席之地。

这个形象令人想到的是“佐罗”,开场时兰博驾驶着摩托车,在引擎的轰鸣中踏上了行侠仗义之路,戴着面罩和眼罩的他的确是伦齐镜头下的佐罗,只不过用骑摩托的方式代替骑马的他更像是一个现代版的佐罗。杜奇奥·泰萨利导演的《佐罗》也于同年上映,很难说伦齐是从“佐罗”中得到了拍摄的灵感,而且和佐罗作为正义化身的人设不同,兰博更多是为了私人利益而走上了和犯罪集团争斗之路,也就是说,佐罗代表的是公众意义上的良心,而兰博则是从报私仇的目的出发的:他的兄弟皮诺在一起绑架案中被歹徒杀死,一直拒绝加入警察组织的兰博开始了私人意义的复仇,他挑起了帕泰尔诺和孔蒂这两个敌对家族的矛盾,并让他们矛盾升级最终形成自相残杀的局面,兰博最终救出了被绑架的孩子皮埃尔,也为自己的兄弟报了仇。在这其中,还有自己的相好弗罗拉被帕泰尔诺的儿子和孔蒂手下杀死,兰博旧仇加新恨,一起解决了小帕泰尔诺和孔蒂。

他解救出了皮埃尔,让皮埃尔树立了长大了要成为兰博的英雄主义理想,而皮诺的儿子路易得到了兰博送给他的一辆摩托车,这个礼物具有某种传承性,实际上也意味着骑摩托车的英雄兰博找到了继承者,两个孩子共同滋生出的英雄主义似乎让摩托“独行侠”不再孤单。的确,伦齐赋予了兰博更多的英雄主义色彩,尤其是在被燃烧的卡车上飞驰出一辆摩托,这成为这部电影中的经典镜头,其中的汽车追逐、枪战和打斗,为这个英雄加分不少。但是这个故事又让人联想到赛尔乔·莱昂内的经典西部片,尤其是《荒野大镖客》采用的也是敌对家族之间的争斗,而第三方的侠客处在中间位置,并由此引发出一种错综复杂的不稳定关系,兰博在皮诺被杀死后被卷入其中,但也利用了两大集团的“内斗”,让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并最终扼杀了犯罪集团,就像帕泰尔诺对儿子说的:“你对付敌人,要一个一个来。”

导演: 翁贝托·伦齐
编剧: 温琴佐·弗拉米尼
主演: 托马斯·米连 / 约瑟夫·科顿 / Maria Fiore / Mario Piave / 卢西亚诺·卡蒂纳齐
类型: 动作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1975-08-16
片长: 90 分钟
又名: Syndicate Sadists

除了几个镜头的确让人血脉偾张,除了里面的台词和兰博一样耍酷,其实剧情本身来说乏善可陈,而且为了塑造独行侠,伦齐也忽略了情节上的逻辑问题:兰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尤其是和帕泰尔诺之间有着过去的恩怨,帕泰尔诺也提及了他们在汉堡的经历,这是一段让帕泰尔诺不堪回首的往事,他的犯罪集团也因此受挫,但是伦齐并没有交代兰博的“前史”,兰博一出场面对皮埃尔被绑案就已经是一个横跨黑白两道的狠角色;皮埃尔绑架案发生,皮诺似乎没有多少铺垫就知道背后是孔蒂所为,这就取消了案件本身的悬念,而且兰博卷入之后也很快知道了杀死皮诺的人就是孔蒂的手下杜瓦尔,他遍访赛车场、赌场、赛马场,很快就锁定了目标,也是不费力气为皮诺报了仇,这同样没有悬念;孔蒂和帕泰尔诺的儿子设计绑架皮诺的妻子和儿子,兰博赶到,面对的就是他们的子弹,在枪声中他倒地,小帕泰尔诺和孔蒂都以为兰博一命呼呜了,但是兰博奇迹般生还,因为他穿着一件防弹衣,两大集团联手要杀死兰博,兰博就是他们处置而后快的眼中钉,对于这么重要的一步,他们射杀之后怎么会那么粗心地离去——为什么不仔细看看死去的兰博有没有流血?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竟会忽略这样的细节?同样忽视细节的当然也包括兰博,如果他们要查看死去的兰博是不是流血,兰博是不是必死无疑?最后把皮埃尔解救出来后来到了小屋,兰博潜入地下室进行击杀,他让皮埃尔在楼顶释放信号弹,这的确让兰博有了更有利的位置杀死仇人,但是也把皮埃尔置于危险境地,果然皮埃尔被小帕泰尔诺劫走,在打死了孔蒂之后兰博骑着摩托车去追击,最后打死了小帕泰尔诺,但这同样充满了危险,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兰博为了皮埃尔的安全着想不能再谨慎一些?体现他的英雄主义难道就应该牺牲一个孩子?

《胆包天》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15]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