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7 基层中国的新小说
昨天很猝然地下单,是为了完成某一个“微心愿”的活动,一个从未谋面的孩子,心愿是一套《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于是上网查找,于是点击下单,于是等待送达,仅仅一天时间,那6卷本的心愿图书便拿到了手上,还没有焐热,又将其捐献出去,送给一直只看见名字的孩子。
77.0元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距离亚马逊正在促销的“满100元减20元”还差20元,所以以搭便车的方式找寻两本为自己购买的书,优惠价13.80元的《为了一种新小说》和9.80元的《要塞》,三本书加起来是101.50元,减20元是81.50元,实际上,如果不参与活动,整套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要付77.0元,如此一来,两本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作品只花费了4.50元,搭售的图书看起来也会带来惊喜。
将曾经没有编目在九品书库的《治理基层中国: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1995~2009》也一并收入。
![]() |
要塞 阿兰·罗伯-格里耶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2.00元亚马逊7.20元
“很多导演都渴望围绕着个生理上无法说话的人物拍摄一部电影。在眼下这部电影里,失声大概是与一段无法言说的过去所带来的剧烈创伤联系在一起的:乱伦的疯狂让一位高级官员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女儿……”1992年,阿兰·罗伯-格里耶面对着最后一部电影小说,这样说道,这部电影小说原本与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合作,但是电影的拍摄最终没有付诸实施,“让我激动而迫切地找寻能够拍摄这部我为他而写的电影的办法”终于没有最后变成现实,但是在一个不会说话的人那里,阿兰·罗伯-格里耶似乎并不是在失声中体验绝望,而是在寻找另一种意义:“从他犀利的目光和突然的温柔微笑中都看得出来。有时候,他理解的敏锐,他对所见所闻的参与,不仅毫无减损,还仿佛几乎在他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可怕禁闭作用下增强了。”
![]() |
为了一种新小说 阿兰·罗伯-格里耶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00元亚马逊11.40元
“如果我故意在许多页里用了新小说这个字眼,这并不是为了指一个流派,甚至也不是指由在相同意义上工作的作家们所指定和组成的群体;它只是一个方便的称呼,包含了所有探寻新的小说形式、能够表达(或创造)人与世界的新型关系的人,所有决心创造小说也就是创造人的人。”阿兰·罗伯-格里耶用“新小说”作为自己构建世界的标签,仅仅是为了表达需要,而在他看来,这种“当代文学中的关键”是为了反对刻板和重复,因为,“它让我们在当前的世界里对我们的真实状况闭起眼睛,最终是阻止我们去构建明日的世界和人类。”所以为了探索和实验,“为了一种新小说”,其最终的指向是那些“人与世界的新型关系的人”,那些“创造人的人”。本书是罗伯-格里耶1963年结集出版的理论文集,收入论文8篇,分别讨论了新小说、形式与内容、人本主义等等,还分析了鲁塞尔、贝克特和潘热等人的作品。
![]() |
治理基层中国 田先红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信访制度是了解下情和上下沟通的一个重要制度,但是在田先红看来,国家基础权力的弱化加剧了农村基层信访治理的严峻形势,基层政权因无法对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进行区分而影响了信访治理的绩效,信访治理陷入“内卷化”困境之中。当信访治理的既有逻辑依然在延续,它只能陷入“越维稳越不稳”怪圈之中。所以,欲推动国家转型、建构现代国家,需要重塑乡村治理结构,增强乡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再造中间层。而这又要求从根本上增强基础权力的同时,还原专断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让国家权力能够在正常的治理轨道上运作。本书以一个镇的信访治理为案例,展开了转型期间中国乡镇治理的逻辑,总结为转型政治学这一思路,并用基础性权力这一迈克尔·曼的理论为根基,展现了基层的政治生态以及信访的类型,通过田野调查和具体案例比较客观地分析和论述了信访制度的问题和症结,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治理的方式。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911]
思前: 《米兰奇迹》:向上的伊甸园
顾后: 《地狱门》:通向死亡的五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