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9 《欢乐糖果屋》:甜蜜的高度
《Willy Wonka & the Chocolate Factory》,翻译为《威利·翁卡和巧克力工厂》,或者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本书的名字,是曾经耳熟能详的,大约是小五三年级的时候,他迷上了罗尔德·达尔的小说,甚至接二连三地购买,还到他的网站上去查询相关的资料。这似乎是小五对于文本阅读的开始,当打开那个奇妙世界的时候,他或者看见了一种童话的光,一本又一本,就这样叠放在他不大的书桌上,也成为成长路上被看见的启示录。
却有些遥远了,从小学到初中,似乎成长还在继续,可是那些罗尔达·达尔的小说,却以整体的方式被搁置在书架最上面的那一层,从此没有翻阅过,没有复读过,甚至也积满了岁月的灰尘,但是不再打开是不是对于成长的一种遗忘?它在时间的别处,却在某一个高度里,这样的高度,便也成了一种仪式的表达,它或者正以俯视的目光看见了另一种成长,就如这部1971年的电影,最后就是在一种高度的仪式中看见了爱心与诚实:翁卡飞车终于突破了巧克力工厂的束缚,不断地上升,飞向天空,当城市在脚下,查理用一种上帝的视角俯视这个世界,在那一刻,他得到的不仅是超越现实的刺激,更是收获了一种成长的快乐,正如“糖果大王”在完成了考验之后说的那样:“你是一个诚实、有爱心的孩子,以后我的巧克力工厂就交给你了,你要照顾好那些乌帕兰小人。”
因为诚实和有爱心,查理在参观完巧克力工厂之后,在没有得到任何奖品的情况下,还是将那一颗“嚼得爽”口香糖放在了翁卡的桌子上,对于他来说,找到全世界五张奖金券的一张,能参观巧克力工厂,看见那么多新奇的东西,就是此行的真正意义,“嚼得爽”是一种诱惑,当初他找到最后一张奖金券的时候,那个神秘人就在他耳边说,只要他得到了“嚼得爽”口香糖的秘密,就能得到无数的金钱,但是最后他交出口香糖一无所获地离开巧克力工厂,就是对于这种诱惑的拒绝。而诱惑只是一个设计好的陷阱,根本没有什么间谍,也没有什么金钱,当查理用这样的方式回归自我的时候,他通过了物欲的考验,也就完成一种成长,而在最后的喜悦中,上升到城市上空俯视世界,就是达到了甜蜜的高度。
| 导演: 梅尔·斯图亚特 |
![]() |
但是,那张巧克力奖金券却被查理意外获得,似乎也是一种命运改变的预兆,但是童话世界的寓意也是明显的,它只不过是为了打开那个神秘的巧克力工厂,只不过是为了发现甜蜜的世界,只不过是为了看见在诱惑面前的态度,甚至只不过让他接受成长的考验。一个全世界都注目的巧克力工厂,为什么总是关闭着大门,“从来没有人进去过,也没有人出来过。”当那个拉着车的老人告诉查理的时候,这个神秘的巧克力工厂就是我们未知世界的一个隐喻,我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并不在于用一种想象来完成命名,它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进入,只有进入才能发现所有的对与错、喜与悲、苦与甜。
|
《欢乐糖果屋》电影海报 |
封闭的世界是为了打开,尤其是对于查理来说,越生活在贫困和苦难的底层,就需要探知那个未知的世界,当妈妈告诉他,“大多数人和你一样得不到。”而查理却说:“我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而爷爷也说:“世界要给他希望,让他做最后一次梦。”和别人不同,正是一种独特成长对自己的考验,而那些“别人”,却在查理的对面,却站着那些被贴着贪欲、财富、地位、权势等标签的人。五张奖金券,除了查理最后意外获得的那张,其余四章似乎都代表着别样的生活和人生。
那个最先得到奖金券的孩子是德国一个屠夫的孩子,奥克斯沃几乎整天都在食品堆里,他有着强烈的食欲,而一张奖金券只不过让他的食欲以另外一种方式满足,当他进入巧克力厂参观,看见的是那条巧克力瀑布汇聚成的巧克力河流,于是他蹲下身子用手去舀巧克力,在不停用嘴巴接住巧克力的时候,却不幸掉了下去,之后被吸走,进入到了巧克力管道中。花生糖厂老板的女儿找到了第二张奖金券,而这张奖金券的获得花费了工厂几千名女工五天拆剥巧克力的时间和经历,生活在权力下的维罗卡,对于想要的东西,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而她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让她失望。但是当进入巧克力工厂之后,蛮狠的维罗卡想要金鹅和金蛋,最后却站在了测蛋仪上,当指针偏向“坏蛋”的时候,维罗卡便掉入了坏蛋通道里,连同他的父亲,也一起跌入其中;那个整天嚼着口香糖的女孩,父亲是一名政治家,当女孩找到了奖金券,镜头对准她的时候,发表演讲的却是她的父亲,而在进入巧克力工厂之后,女孩把“嚼得爽”口香糖放进了嘴巴,最后随着身体不断膨胀,她变成了“紫浆果”,最后只能通过榨汁得到解救。还有那个整天看着电视的男孩,模仿着电视里的角色,把自己当成了电视明星,当进入巧克力工厂,被那台巧克力摄像机所吸引,竟然让自己站了上去,一阵闪光,他变成了被传输的图像碎片,最后在电视机里成了微缩形的人,“我出名了,我成了电视明星。”
不管父亲是老板、政治家,还是孩子本身的贪欲,四种结果提供了几乎相同的人生隐喻,他们需要的是物质,是名利,是欲望,而得到这些也都是通过财富、权力甚至溺爱,当翁卡的巧克力工厂向他们开放的时候,他们只不过为自己的欲望增加了另一个表演的舞台,而在这个舞台里,他们却以警示的方式提供了成长的反面教材,被吸入管道,被跌入深渊,被微缩成小人,被膨胀成紫浆果,他们都失去了自我,是物质引诱了他们,也是他们完成了自我异化。
但是,翁卡的巧克力工厂本身就是一个考验人性的地方,从来不开门,是因为三年前被同行不公平竞争所害,在巧克力中藏着五张奖金券,是为了在席卷全球的搜寻风暴中寻找真正善良、天真的人。而在工厂内部,那些神秘的乌帕兰人也成为某种象征,翁卡说他们的国家有洪水有猛兽,他们是灾害世界里的幸存者,把他们全部安排在工厂里,不是为了榨取他们的劳动,而是给他们一种和平的环境,从来没有走出过工厂,也从来没有让别人进来,这里就是他们的伊甸园,封闭就是为了避免外来世界的侵蚀,就是杜绝物欲世界的干涉。
一个和平的世界,一个甜蜜的天堂,巧克力工厂对于那些充满贪欲的人,才是一种地狱般的存在。而查理,生活在最底层的孩子,他需要的仅仅是一种希望,一种生活的甜蜜,当好运降临,他20年没有离开床的爷爷忽然能够下地走路了,仿佛是神迹的出现,而这种神迹就是自我的肯定,是对于困难的不屈服。尽管在进入巧克力工厂之后,查理和爷爷也被诱惑,他们偷偷打开了汽水瓶,满足了自己的欲望,而这个行为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惩罚,他们离开了地面,逐渐上升,但是这种上升和最后在飞车上飞向广阔天空不同,他们的头顶上是电扇,也就是另一种困难,而在这个困难面前,当一阵嗝让他们重新落入地面的时候,查理和爷爷悟出的道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就是没有贪欲,不好高骛远,不存有幻想,不期待奇迹,而当最后的“奇迹”降临于他们的时候,也只是对于他们诚实、善良和爱心的肯定,所以在这个成长的考场里,翁卡的巧克力工厂就展现了一种世界本真:“因为糖果里有他的爱,他让世界更精彩。”甜蜜是世界的本色,但是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真正品尝,才能真正拥有。所以从低处的现实变成高处的飞翔,对于查理来说,就是在人生的考验中完成了对自我的命名。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996]
顾后: 《飞向太空》:“它们”正在变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