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5 《德州电锯杀人狂》:我们内心的恐惧情结
突然想起又持续不断的电锯声,从1974年传来,当托比·霍伯用一把锋利的电锯切割开活生生的肉体的时候,完全触及了人的感官底线,而在感官底线被击破的观影体验中,内心的恐惧情结似乎就这样以影像的方式被唤醒了,未知,畸形,病态,恶心,血腥,诸元素结合在一起,是彻底打开了那一个在痛苦和折磨中上演的死亡入口,甚至没有正义,如何才能完成最基本的自救和他救?
即使1974年的电锯声远去,当内心的恐惧情结被唤醒之后,那种恐怖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在影像世界里消失后,于是有了《德州电锯杀人狂》的前传,有了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有了翻拍版、3D版,诸如此类的“电锯杀人”系列,在揭开那个隐秘的世界同时,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刺激着人类的感官体验。“30年前的档案解封,查找到了1300件物证,最重要的是那把电锯。”2003年马库斯·尼斯佩尔的同名电影里,崔维斯郡立警局打开这个尘封的档案时,提到的关键物件就是那把电锯,这是作为电影道具的电锯,也是托比·霍伯第一次触及感官底线的电锯,更是不断唤醒恐惧情结的电锯。
没有看过1974年的版本,对于马库斯·尼斯佩尔翻拍的电影,亦是充满了某种曲折的味道,先是从网上搜索,由于中文和英文都同名,所以无法辨析是1974年的版本还是2003年翻拍的版本,总之是放入了收藏夹,而在打开第一个镜头开始,似乎也不再分别是哪一个版本,顺着打开的恐怖气氛而进入其中,但是在中间却突然无法打开,未名网站的不稳定性,使得对于资源的查找更加困难,终于还是在茫茫网络中找到了版本,只是在还算流畅的观影体验中再次被隔断,镜头停滞在那里,对话隐秘在那里,不向前也无法后退,甚至一点击就又返回到开始:1977年的初夏午后,休威特住宅,被发现的第一具尸体,墙上留下的指甲抓印,留在现场的头发丝……诸如此类,又必须再一次进入到预设的恐怖之中。
充满波折,似乎也是对于电锯杀人的某种阐释,越是不顺畅,越是制造恐怖,越是恐怖,却越是需要深入其中,这大约就是我们内心被激活的情结,进入而看见,是期待我们的眼睛发现真相,可是在整个电影根本不提供完整因果的时候,这种真相也仅仅变成了案件本身的还原:小男孩杰戴到底和死去的女人有什么关系?那个在女人身边的小孩是不是偷来的?警长和加油站里的老太婆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他们会对杀人狂的屠戮行为视而不见?如此种种,其实没有提供答案,或者马库斯·尼斯佩尔根本就不想在结果出现之后回溯原因,因为这是一个必须被封闭在恐怖世界里的故事,一切的原因,一切的真相,都在压抑、诡异、变态的世界里,被化解为一种永远的悬疑。
| 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