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医院》:生与死的十二时辰

20220526-0.png

早上八点,医生斯辛斯基穿上白大褂,拨打手术室的电话,得知一个28岁的女人从四楼跳下去造成了重伤,得知一个92岁的老妇人骨折,询问了病房还有空床位的情况;这是属于医生一天工作的开始,从八点到九点到十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斯辛斯基和同事们聚集在走廊上,然后推开了病房的门,开始了新一天的查房……从第一天八点到第二天八点,从白天到晚上再到白天,24小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昼夜,在这“一天”里,他们进入手术室,他们对病人进行会诊和手术,他们接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而“医院”这个特殊的场所发生的一切,在一个接一个的24小时里发生着。

基耶斯洛夫斯基将镜头对准医院,还是一如既往关注波兰普通人的生活,还是记录弱势群体的平凡故事,只是这一次他不是单纯记录某一种人的生活,而是全景式展现医务人员和病人的真实状态。从第一天八点到第二天八点,医院接诊和手术的病人有从四楼跳下去的女人,有92岁骨折的老人,有肋骨断了的病人,有膝盖疼痛的男人,有64岁的盲人病人……他们被送进医院,他们被病情折磨,他们忍受疼痛,医院无疑是充满了痛苦的地方:在车祸中受伤的女子是被警察送来的,她一直在呻吟;肋骨断了的病人,腹腔里积水严重;骨头移位的病人需要进行麻醉,而麻醉之后医生直接用钉锤进行敲击,画面上赤裸裸呈现出来,带来的是巨大的视觉冲击……

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类型: 纪录片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上映日期: 1976
片长: 22分钟
又名: Hospital

而且在第二天早上七点的时候,医生得到消息,一个89岁的老人在手术室死去了,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而医院每天都可能遇到这样的病例,所以这是一个见证生与死的场所。而除了疾病本身对患者造成的困扰,病人面对的社会体制也成为一种问题,64岁的盲人生活穷苦,她得知必须首先提出申请,“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她有些绝望地说。那个从四楼跳下去的女人,一定遭遇了生活中另外的难题,在这一危机中她只能用自杀的方式逃避,但是四楼跳下又没有自杀成功,反而被车子撞了,这也给她增加了另外的痛苦……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镜头里,病人始终没有出现正面,但是他们的声音不断传来,有叫喊有呻吟也有质疑,声音背后的现实其实是无奈是失望甚至是绝望。

而在病人之外,那些救死护伤的医生,也处在自我困境中。似乎从船上白大褂起,他们就要面对各种骨科病人,甚至要面对一台接一台的手术:九点中给车祸受伤的女人拍了X光,十点中便开始了手术;11点给骨折病人诊断,之后也是将他推进了手术室;18点的时候也是一台手术,23点在给病人进行肋骨的X之后又是手术;第二天8点查房的时候,医生又在议论还有好几台手术等着他们。手术几乎没有空档,但是手术室的设备还是有些老化,甚至电力供应都很难得到保障,在手术中,医生在里面抢救,护士则在外面蹲着不断对着仪器下压,似乎是稳定电压的一种努力。除了设备带来的困扰,对于医生来说,轮轴转的生活让他们倍感疲惫,凌晨5点的时候,医生们终于可以休息了,他们挤在一个房间里,除了几张床并无其他,其中一位医生说,自己曾经考虑过提出申请不值夜班,但那只是曾经的想法,在面对这些病人时,他还是没有提出申请。在17点的时候,医生排队领取医院的值班费,每小时17元就是他们的收入……

从第一天早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从白天到夜晚再到白天,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还是有那么多病人,疲惫的医生还是要坚持。生与死的十二时辰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镜头里或者只是24个瞬间,只是20分钟的记录,但是24个瞬间背后是24小时的战斗,24小时的战斗背后则是漫长而苦痛的人生,无论是病患者还是施救者,都是这人生中无法逃离的主角。

《医院》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47]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