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八月之光照见了“黑皮肤,白面具”

20240320-0.png

三月的第二波购书在取舍之间,最后定下了七本,和第一次的数量一样,只不过在继续购置国外哲学、社会学、艺术和文学的同时,也把目光转向了中文世界,《结水浒传》和《续西游记》是古典文学的一次注视,“结”和“续”是对经典的“再创作”,但是,当更负盛名的《荡寇志》隐在背后,是不是在传达着图书之外的某种弦音?

时代的活体解剖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72.00元当当36.00元
副标题:“20世纪观念史肖像”。《时代的活体解剖》是德国哲学家阿克塞尔·霍耐特对20世纪观念史进行研究与诠释的著作,他所选取的知识分子是一群“无所归依的世界公民”,推动他们进行理论思考的是那些关于痛苦、灾难以及驱逐的切身体验。对他们而言,理论就是剖析社会肌体的解剖刀,是揭示社会深层结构与内在生命的利器。无论是弗朗茨·罗森茨威格、奥雷尔·科尔奈、罗宾·科林伍德、朱迪丝·施克莱还是昆廷·斯金纳,他们都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富有历史意义的政治事件密切联系在一起,试图为时代面临的难题提供诊断和答案。阿克塞尔·霍耐特认为,有必要把20世纪的观念史看作“一个从历尽艰辛的领悟中,萃取出充满意义的洞见与无法替代的教诲之过程”。虽然本书并不是对主流观念史书写的颠覆,但是它或许能够为受遮蔽的深层经验提供独到的历史、社会或政治的概念性诠释。

黑皮肤,白面具 【法】弗朗茨·法农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56.00元当当28.00元
为什么黑色皮肤的人如此渴望戴上白色面具?遥不可及的“漂白”之梦,如何扭曲被殖民者的精神世界?“不存在黑人的使命,亦不存在白人的负担。不应试图为人设定界限,因为他的命运是开放的。”法农深刻剖析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精神与心理,描绘了殖民主义对有色人种的精神“奴役”。在白人的话语霸权下,黑人被认为是愚昧的、落后的,白人才是文明人。法农以生活在原法属海外省的安的列斯群岛的黑人为例,描述了黑人是如何在殖民主义中失去自身的主体性和身份的。安的列斯人在法律意义上是法国公民,作为有色人种,在面对白人时始终存在一种自卑感,他们在潜意识中承认白人的优越地位,努力戴上“白面具”,拉近与白人的距离,渴望获得承认。然而,“变白”却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想法,也因此成为了被殖民者永远的精神枷锁。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仍然存在的种族问题和自我身份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建构电影的意义 【美】大卫·波德维尔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56.00元当当38.50元
大卫·波德维尔,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电影史家,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传播学院电影研究雅克·勒杜讲席教授,研究领域涵盖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等多个方面。《建构电影的意义:对电影解读方式的反思》是大卫·波德维尔的一部关于电影阐释与批评的著作,被电影理论家西摩·查特曼赞誉为“一部只有波德维尔才能完成的脉络清晰、纵横捭阖、旁征博引而又严谨的著作”。在书中,波德维尔结合大量的案例,以探本溯源的民族志学者的理性冷静,回溯并检视了西方电影史上的电影阐释和批评实践,对受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学、文化主义等理论影响的各种电影解读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批判,揭示出电影批评是如何成为一种机制惯例和逻辑推理活动的。而在文末,波德维尔更是提出“不要解读电影”,提醒读者在阐释性批评之外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八月之光 【美】威廉·福克纳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59.00元当当29.50元
《八月之光》出版于一九三二年,是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作家所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故事主要分两条线索,一条讲的是克里斯默斯,他从小被送进孤儿院,因为被怀疑是“黑白混血儿”而从此失去了“身份”,受到社会种种虐待,*终促使他杀死了*后相遇的白种情人,自己也被白人处死;另一条讲的是农村姑娘莉娜与情人相恋,怀孕后遭到遗弃,徒步来到杰弗生镇寻找情人。小说通过描述杰弗生镇十天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几个主要人物的一生以及他们的家史,体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亘古至今的真实情感、爱情、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表明了作家反对种族偏见和宗教偏见的态度。这部小说以多重叙事角度和情节结构闻名,福克纳对小说文本的无限可能性进行了前卫性的试验。

死水恶波 【美】蒂姆·高特罗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79.00元当当36.90元
“在同样的地方,重复同样的事情,所有这些就是我的生活。”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言人,罗恩·拉什称蒂姆·高特罗为“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死水恶波》首次出版于一九九六年,是时年四十九岁的蒂姆·高特罗正式结集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本书共收录《死水恶波》《晚间新闻令人胆寒》《赌桌上的调味酒》《梅兰·勒布朗求婚记》等十二篇短篇小说,其中《晚间新闻令人胆寒》曾获美国国家杂志奖,《灭虫人》入选“最佳美国南方新小说”。蒂姆·高特罗积淀数十年厚积薄发,为普通人失意人生立传,正如书名直译“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事情”所透露的那样,绝大多数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重复的错误和失望的沼泽中,就此沉沦是可预见的结局,但意外也正在发生:他们能否抓住这最后的机会,逐步走出各自的泥潭?

结水浒传 [明]俞万春 著 岳麓书社 49.00元当当24.50元
《结水浒传》又名《荡寇志》,是清代作家俞万春创作的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共七十回,结子一回,题“山阴忽来道人俞万春仲华甫手著”。此书成书于清咸丰元年,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其间“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是水浒系列作品中与原著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俞万春有感于嘉庆以后封建帝国严重危机,积极为统治阶级出谋献策,参加镇压农民起义,要“杜邪说于既作”,他非常不满《水浒传》梁山泊受招安等内容,为抑制《水浒传》的影响,因此接其七十回以后,续作此七十回。在本书中,作者反对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所以他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是小说的主旨,作者赋予天神和官军以超群的本领、过人的智慧,同时极力丑化和污蔑农民起义英雄都是“不堪一击”的“杀人放火”之徒。

续西游记 [明]无名氏 著 岳麓书社 39.00元当当19.50元
《西游记》的二次创作续书,作者不详,成书年代据说是明代。讲述的是《西游记》中师徒一行人历经五千四十八天、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的旅程后,终于取得真经,从天竺的雷音寺返回唐朝长安的故事。共一百回。虽然标题被冠以“续”之名,但在《西游记》中,返回长安的过程是通过乘云转眼间完成的,八十一难中的最后一难也是在乘云的过程中遭遇的,所以不能说是完全的续集,故事是从三藏一行人到达释迦牟尼所在的灵山的第九十八回开始产生分歧,是与原作剧情平行展开的故事,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得真经回唐一路上又平妖灭怪,历尽艰辛,终究功德圆满的事迹,宣扬了做人须存正心等思想。本书是《西游记》影响大、流传广的一部续作。 此次出版的《续西游记》是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之日本天理图书馆藏嘉庆十年刊本(金鉴堂藏板)为底本,参校其他善本,进行标点整理而成。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940]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